摘 要:聽力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個難關。要想突破這個難關,提高學生聽力理解能力,首先要必須了解學生的困難,針對學生的實際設計訓練方案,訓練做到層層突破,注重各種能力的綜合應用。因此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多聽多練是重要的。
關鍵詞:聽力 困難 訓練 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021-02
英語聽力是英語教學過程中四項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初中學生學習中的一個難關,突破這個難關不僅有利于其他單項技能的訓練,同時,也是為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聽”作為人類語言交際方式之一,在信息劇增,國際交往日益頻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義。并且隨著新教材的出臺,新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運用,英語教學的效果比以前有了明顯的提高,但聽力與其它能力比較明顯處于劣勢。就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是我們廣大英語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因此,要使聽力正真有效,訓練方法很重要。下面我就從中學聽力存在的困難著手,探討一些改進聽力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1 造成聽力技能不如其他技能得心應手的主要障礙
1.1 受本族語母語的影響
學生在聽語言信息時,不善于直接進行思考,習慣于用漢語逐字逐句的翻譯。這樣就影響了信息的反應速度,當聽到與漢語不同或長句時,就無法依賴漢語理解,導致聽不懂要記憶的信息。
1.2 語言基礎知識方面的缺乏
大多數學生在訓練聽力時,由于對所聽到的新詞,新句型和新的語法現象,記憶不夠或是理解不夠,就會給他們的聽力訓練帶來影響,或是由于語音基礎知識薄弱如連讀、弱讀、失去爆破、重音移動等而使在語言中的詞句發生變化,這些都會引起聽的困難。聽力低就是由于語言基礎不扎實造成的。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為了能讓學生聽懂自己的發音,故意拉長音節,放慢閱和口語的速度,不太注意語音語調的變化,沒有教會學生有效地應變技巧,當聽到語速超過平時口語速度時,學生就束手無策了。
1.3 平時訓練時聽力技能的缺乏
首先,缺少對所聽材料重點內容預測的能力,其實絕大多數學生在聽聽力時,不認真審讀聽力部分的內容,甚至連聽力材料中的要求及題目中的選項都不曾審讀,自然就預測不出聽力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其次,在聽聽力時,如遇到個別生詞或是稍難理解的句子,就會鉆牛角尖,把注意力放在個別詞句上,結果會因小失大。最后,有些教師在平時訓練時操作的方法也不科學,例如在聽對話或是短文時,總是一聽一句就給學生按一次暫停鍵,邊聽邊急于作答,這樣對短文整體理解會有很大的影響,尤其對聽力理解有困難的學生更不適合。
1.4 聽力材料內容上的困難
我國許多學生在聽英語時,由于不熟悉英美人的生活習慣,文化特色,志趣,愛好等,常會感到所聽的材料雖無具體的新詞句,但有時也會覺得聽起來很吃力。再者對一些俗語或是俚語掌握的不夠也會是形成聽力障礙的一個因素。例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這句話中沒有生僻詞匯,但大多學生還是理解不了說話人所表達的真正意思。
1.5 學生心理素質和外部環境的影響
聽力理解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活動的過程。首先,中學生聽英語的困難主要是屬于心理障礙,總感到被動、無把握,因此過分緊張,所以本就可以聽懂的也就聽不懂了。其次,良好的環境可以有效的提高聽力水平,而目前教室的語音條件,窗外的汽笛,喧嘩,打球,響鈴等噪音彼此起伏,嚴重影響聽力的正常發揮。
2 提高聽力的策略
針對學生在聽力訓練中存在的困難,在進行聽力訓練過程中,應從基本功的訓練,方法指導,材料的選擇,語言環境的創設,心理素質的培養幾個方面入手,使學生提高聽力。
2.1 徹底消除在練習聽力過程中漢語翻譯式的思維方式
多注意基礎訓練,提高聽力的基本功。在聽力訓練中教師要給學生明確提示,用英語思考英語think it in English。首先,是在選材料時,材料中要無新詞句,只有語音變化,使學生慢慢習慣于聽大意,逐漸適應。對一些語言基礎性的訓練要進行反復聽,例如詞組的固定搭配,一些簡單的連貫語和套語。其次,對于初學者來說模仿是最為關鍵的,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模仿一些英美人的發音,訓練過程中注意語音語調的變化。教師在平時也可以選播一些英語教學節目,例如初級英語復述故事,既增強趣味性有也使學生練習聽力的層面加大。
2.2 加強聽力技巧的指導
我們可以訓練學生把握以下一些聽力技巧:
(1)培養學生的預測和推理能力。預測能力在聽力訓練中對理解口頭語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聽材料前認真審讀聽力材料的內容,要清楚各題的要求,結合題目的選項和題干捕捉所聽材料的信息。當然還可以根據談話人的語氣,身份,地點對所聽材料重點內容加以推理。
(2)培養學生聽寫結合的速記能力。例如在聽短文時,要根據理解的概況,抓住故事脈絡,并圍繞選項內容適當的做些速記尤其是一些數字,人名,地名,時間,顏色,這些內容比較零碎,人容易過耳就忘。當然一些時間、號碼可以用阿拉伯數字記,一些人名、地點名可以以首字母代替。在聽的過程中還要抓住要點,獲取特定信息。在聽得過程中不要期望什么都要聽懂,這是不必要的,要克服每個詞都平均分配注意力的錯誤心理。
(3)要注意拓寬學生的英語知識背景,熟練掌握習慣用語。學生對英美語音系統的差異及西方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習俗了解欠缺,所以在聽力理解過程影響了他們對聽力材料的的正確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介紹文化背景,如學生向老師問好時習慣稱呼名字,兒子和父親講話有時也直呼其名等。
2.3 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
在平時訓練時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因為自信有助于學生保持清醒的頭腦,也有助于學生克服緊張焦慮的情緒。自信是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體現,而良好心理素質是發揮自己正常水平,甚至超水平發揮的條件。
(2)平時訓練時,就注意隨時調整心態。大多學生由于在聽力訓練中有被動,膽怯的心理,所以在聽到課文中第一句或開頭部分沒有聽清楚時,心里就發急,亂了手腳。這是心態不穩定的具體表現。因此,在每次訓練聽力之前,學生可以做一些深呼吸,使身體自然放松,擯棄雜念,放下包袱,消除緊張心理,以最佳的精神狀態,最飽滿的情緒,投入到聽力理解中。
(3)創設英語聽力環境,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在課堂上盡量多使用英語課堂用語,從簡單的詞匯到日常交際語,每天讓不同的學生匯報班級的主要生活學習情況,讓其他學生進行有必要的補充等。還可以通過校園廣播播放簡單易懂的英語故事,一則活躍校園氣氛;二則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不斷增加,經過努力,學生不但提高了英語聽力水平,而且在說、讀、寫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3 結語
總之,中學英語聽力教學理解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聽力也是一種積極的思維過程,若想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首先必須了解學生的困難,針對學生的實際設計訓練方案,做到層層突破,循序漸進,注重各種技能的綜合運用。同時在訓練的過程中還要根據進展的情況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對訓練的方案做必要的調整。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構建自己的教育觀念,尋求對策和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作者簡介:靳菁(1975,10—),女,民族:漢,籍貫:甘肅平涼。本科學歷: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研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