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更多強調的是對課本的理解、知識點的掌握,而缺乏對學生探索歷史學科的能力培養。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步退出教學的歷史舞臺。而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出現,恰恰彌補了這種教學方式的缺點。這種模式在注重現有知識教學的基礎上,更加注重課堂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互動來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文章在分析了互動式教學特點的基礎上,重點論述了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工作中的作用,突出了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工作當中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 高中歷史 多媒體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053-01
1 互動式教學的特點
幾千年來我國傳統的教育思想都是在儒家的指導下進行的。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經歷了十年動亂之后,我國恢復了高考制度,教育事業又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然而,在這一時期培養的人民教師其所接受的教育思想,仍然沿用這過去傳統陳舊的教學模式,不注重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愛好,而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了成績上面,忽視了對學生人性的培養。隨著新課標的出現,這種傳統陳舊的教學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當前的歷史教學情況。而互動式教學的出現,恰恰彌補了這一缺點。
1.1 教學目的明確,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水平
傳統的教學模式由于受到我國數千年教育文化和理念的影響,一直是以老師為教學的中心,學生要在老師的指導之下完成各種學業。這種教學方法在初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教學方法越來越凸顯出其內在的弊端。其主要表現就是弱化了學生的對知識的自主探索,過分強調老師的主導作用。
而互動式教學一改過去陳舊的板書式教學手段,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水平。通過課堂互動式交流,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通過學生自己對課文的講述來鍛煉學生的膽量;通過對歷史故事當中各種人物角色的扮演,來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等等。
1.2 教學手段多樣,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標的提出對我國當前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發展方向和要求。其中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前的世界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每一個人都不可能一直在老師的指導之下學習一生,要在這浩瀚如煙的知識海洋當中遨游就必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而新型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在掌握現有知識的基礎之上,突出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多種互動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內心對知識的求知欲望。將學生學習的外在動力逐步轉化為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例如,通過對各種歷史人物的角色分析,來體會當時人物的內心活動;通過分組討論不同的歷史觀點,來培養學生的知識搜集和分析能力等等。
1.3 優化課堂教學,注重提高課堂效率
在互動式教學方法當中,優化課堂教學方案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優化了的教學方案能夠更加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改變了高中歷史課堂低效的現狀。例如,指導學生在課余時間搜集資料,制作課堂PPT來減少非重點知識的教學,突出重點知識的傳授。又如通過開展課堂辯論來突出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掌握。在辯論當中雙方為了使自己獲勝,會不斷的強化對現有知識的掌握,這種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使得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當中在大腦當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2 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學科應用的新探索
2.1 突出新理念與新技術的結合
互動式教學突出教學手段的多元化、多樣化。而當今時代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可以很好的將這一目的得到實現。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與國內其他高中開展歷史課堂的雙向交流;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我們可以培養學生自己動手搜集歷史資料,自己制作電子課件的能力;我們還可以借助各種影像資料來還原當時的歷史時代,展現當時的歷史風貌,或突出大唐盛世的繁榮景象,或突出古時戰爭的殘酷。通過以學生為教學中心理念與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結合,可以大大豐富我們的課堂教學手段,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和應用。
但同時我們也應當注意,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學手段,而不是教學目的。在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我們要合理把握知識和多媒體技術的結合,注重通過多媒體來達到簡化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而不能本末倒置,過分強調新技術的重要性。只有合理掌握二者之間的聯系,我們的互動教學模式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推廣。
2.2 高中歷史的互動式教學更加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工作當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互動式教學應用的一個重要課題。要想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首先要引導學生對歷史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只有內心產生了原動力,才能在不用老師鞭策的情況下自主學習。因此,互動式教學,非常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在課余時間參觀歷史博物館,可以通過老師的講解來獨自品味濃厚的歷史沉淀;通過開展歷史故事演繹,可以讓學生對特定歷史人物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這些方式都可以在不自不覺當中影響學生對歷史課程的愛好,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2.3 高中歷史的互動式教學更強調“變”
在互動式教學模式當中,我們更加突出“變”的意義。因為只有通過不斷的變化革新,我們的高中歷史教學工作才能產生新的活力。例如,在歷史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的老師可以就當中的一些歷史觀點組織一場辯論賽。由班級學生參與,通過在課外業余時間收集資料,自己編寫辯詞。通過這樣的形式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了他們對歷史學科的愛好,又加強了他們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實現了多目標的提高。
此外,互動式教學的本質為學生和老師互換角色的教學互動,互動活動的主旨是讓學生擔任某一次歷史課堂的主講老師,通過學生自己備課、講課來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同時還可以體會到老師教學的辛苦。而老師通過當一次學生,也能體會到學生在課堂下面聽課、學習知識的辛苦。雙方通過角色的互換,互相理解雙方的辛苦,可以為以后的教學工作清除思想上的障礙,提高學習效率。
3 結語
互動式教學模式所展現出的蓬勃生命力,突出反映了它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潮流。它與多媒體技術的結合,豐富了我們的教學手段,使得學生由強迫式學習逐漸轉變為個人對知識的探索,這種能力的培養在當今的知識大爆炸時代就凸顯的尤為重要。我們要想繼續推進高中歷史教學工作,就必須不斷深化互動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工作當中的應用,不斷完善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工作才能邁向一個更高的臺階。
參考文獻
[1]魯霓.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新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2(21):13.
[2]王麗.激活歷史陳年往事培養學習情趣能力—— 淺談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歷史的創新教學實踐[J].中學時代,2012(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