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據作者多年工作經驗,從閱讀技能的培養方法和閱讀能力培養的教學策略兩個方面對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關鍵詞:教育 語文閱讀 技能與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069-01
1 閱讀技能的培養方法
閱讀技能培養是語文專業學習的重要特征。良好的閱讀技能有利于感悟體驗,更好的深入理解文本,能夠幫助學生閱讀能力的快速發展。在閱讀教學中提高閱讀技能的訓練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激發興趣,喜歡閱讀
教學內容應能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能夠自覺投入其中受到感染與熏陶。對于個別學生不愛讀的課文,教師要注意從中發掘有情趣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去品味、欣賞。要改變原來詞、句、段、篇的分析思路,注重對文本的整體把握,避免將課文分解為單調乏味的知識點。
在教學過程中,應尊重學生主體,允許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主體的積極構建。離開主體構建的書本知識只能是靜止的、凝固的、抽象的符號。因此,閱讀應是學生積極主動的閱讀。不同的學生通過閱讀獲得的感受和樂趣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樂趣在一起進行交流,可能會產生更加好的樂趣。
1.2 培養習慣,自覺閱讀
孔子說:“習慣成自然”,宋代理學家程頤說:“習與性成,圣賢同歸”。如果能夠讓學生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就能夠使學生排除不好的閱讀干擾,自覺地去進行閱讀活動,慢慢的就能夠提高自己的閱讀技能。一些不良閱讀習慣如指讀、唱讀、逐詞閱讀和頻繁查生詞,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閱讀效果。教師應與家長配合、督促小學生制訂較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和讀書計劃,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有效的閱讀技能。比如通過鍛煉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注意力,使學生學會跳讀,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中,通過對關鍵句子的抓取,理清文章的大體思路,強化對文章整體信息的把握;通過對重點詞句的明嚼、品位它的含義,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通過品讀賞析和比較,提高評價、鑒賞能力;通過聯想、想象,提高創造性閱讀的水平等。此外,小學階段還應著重培養如下良好的閱讀習慣。
2 閱讀能力培養的教學策略
閱讀能力培養是學生閱讀教學的最大目標,是學生閱讀教學活動的核心。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可以通過相關詞、句、篇章教學和閱讀技能的培訓來完成。閱讀教學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培養學生能夠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2.1 感知積累,培養語感
語感的培養需要長期的積累,需要大量的閱讀。教師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訓練:
(1)擴大學生的閱讀的知識面,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
(2)采用多種“讀”的形式訓練學生的語感。在朗讀、默讀、精讀、瀏覽等閱讀方法的指導中滲透語感訓練。在讀中咬文嚼字、體味文章的語言是語感訓練的關鍵環節。因此,要注意讓學生在讀中推敲、揣摩、細細品味文本語言,增強對語言文字的了解與感悟。
(3)規定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的每個學段的閱讀量都有切合實際的規定。六年學習時間里不得少于145萬字,能夠背誦優秀的詩文160篇。還要求“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這些方法都是非常好的培養語感的策略。
2.2 喚情人文,體驗情感
語文閱讀的主體是學生,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體驗情感應注意下面三點:
(1)閱讀前指導。閱讀前應注意喚起學生情感投入的意識。教師可以通過精心設置導語、介紹時代背景、電教媒體聲像等渲染情感,引起學生的情感準備。
(2)閱讀中指導。閱讀中應注意指導學生進入融情共鳴的狀態,閱讀的時候,把心放到文本中去,設身處地去讀,去想,去感受,這是體會情感的基本策略。其具體方法有: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富有感情的美讀來品味意境,體驗情感;②依據文章的主要內容,體驗情感;③抓住重點詞句段(尤其是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句段),體驗情感;④讀文章想畫面,通過想象、聯想體驗情感;⑤讀文章聯系生活實際,體驗情感;⑥心里對文章的表達順序進行揣摩,體驗情感;⑦與他人交流閱讀感受,體會思想感情;⑧借助課件等現代教學設備,體驗情感。
(3)閱讀后指導。比如閱讀后的反思、交流、延伸、拓展,讀后感和讀書筆記的撰寫等。
2.3 讀思結合,加深理解
進行閱讀的時候,只有通過一系列的思維活動,才能掌握信息符號所代表的意思。而離開對信息符號的思維,閱讀的感知過程就會受阻,就會影響對信息符號有效的分析綜合。
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讀思結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法:
(1)訓練學生養成邊讀邊思的習慣。要“讓瑯瑯書聲走進課堂”,確保每一節課讓學生把書讀熟讀好。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一邊讀書一邊思考,一邊體會一邊理解。學生口誦心悟,對課文的理解、體會不斷加深,閱讀能力也得以提高。
(2)鼓勵個性化閱讀。閱讀課關注的焦點是“你是怎么理解的”等。學生親身在這種良好的情境中,很容易的對問題作出不同的言說和解讀。
在語文教學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感受,使學生能夠充分和自主的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實踐。把學生自己進行語文閱讀的積極性提高起來,培養學生主動學習。
3 結語
小學語文閱讀技能和能力的培養方法有很多,不同的學生所采用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閱讀材料也有很多不同的閱讀方法,在實際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努力提高小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為培養祖國健康的花朵努力。
參考文獻
[1] 朱才勝.閱讀教學要重視“速讀”能力的培養[J].科學之友(中),2010(6):142-143.
[2] 孟紅巖.閱讀教學中的學法指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8).
[3] 黃少華.也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5):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