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案例教學要求,教師在選擇案例的過程中,一定要保障案例教學的出發點的準確、必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并且所舉的案例還要能夠涵蓋多個知識點,相信只要經過精心的準備和有效的調度,案例教學肯定會在小學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階段發揮出應有的效力,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能力。
關鍵詞:案例促學習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 案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106-01
案例教學是一種開放性強且互動性高的教學方式,和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的是,案例教學在課前必須要經過非常充足的準備,采用一些符合教學情境的特定的案例來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從而形成反復的互動和交流。在小學信息課堂上采用案例教學的方式,以案例促學習,是具有非常重要價值的。筆者根據自己多年教學經驗,總結出一些案例教學的策略,供大家參考,也用來達到交流共進的有效目的。
1 小學信息課堂案例教學過程中案例選擇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案例教學要和理論教學相適應,即通過各種信息的以及知識的交融來實現啟迪學生智慧的作用。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案例不能是瞎編出來的故事,也不是用來闡述一個事實的實例,而要是為了達到某種教學目的,從而建立在一定事實基礎上編寫出來的案例,在信息技術課堂之上,教師引導對案例進行深入的討論和分析,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必須認識到的是,案例的選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信息技術案例的選擇需要遵循以下幾點。
1.1 案例教學的出發點必須要準確
在信息技術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一定的出發點,首先要從學生的興趣點來出發,要結合理論,來選擇一定的案例。小學生一般都對計算機有著非常強烈的好奇心,教師要利用這種好奇心,展現一些計算機非常有趣的實例,來吸引他們的興趣,通過有趣的特效等來促使他們對這門學科感興趣。
1.2 必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在開展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明確的一點是,要通過案例教學實現什么樣的目的,要求學生達到什么樣的能力水平,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很好地控制和衡量。小學生通常都有著很強烈的好奇心,但是他們的學習能力有待增強,教師在開展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這一點。
1.3 所舉的案例要能夠涵蓋多個知識點
如果案例能夠覆蓋多個知識點,那么教師就可以很好地對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舉例來講的話,在教授小學生Powerpoint的處理過程中,教師所舉的案例如果能夠包含模版的處理、幻燈片的切入以及圖片的插入等過程,就可以有效地實現多個知識點的整合,多個知識點的涉及能讓小學生們更好地增強信息素養。[1]
2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案例教學的具體步驟(以Powerpoint教學為例)
2.1 為小學生展示案例,并指導他們針對案例開展討論
教師必須要通過生動有趣的形式來講案例展示出來,并指導學生積極的參與進來。對案例的展示最主要的就是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將學生置身在一個身臨其境的情境教學的過程中,從而為之后的合作與討論進行鋪墊。譬如教師可以展示利用Powerpoint成功的實現文稿的動態化轉換和自動播放,學生也會對這樣的過程往往非常感興趣,然后再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對“Powerpoint演示方法和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手工黑板演示相比,有什么優勢”,類似于這樣的問題展開討論。
2.2 根據案例提出相關的問題,從而引發學生討論分析
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一點,那就是要實事求是和客觀全面,不能就事論事,甚至是牽強附會的進行案例教學。除了要結合案例內容和問題以及相關的理論進行討論分析之外,教師還需要做到言之有理和言之有據。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有機的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通過自己的操作來解決之前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的Powerpoint演示過程中的相關優勢,以此動員學生開拓思維,進行廣泛的討論。[2]
2.3 針對案例進行討論,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井噴
通過長時間的討論,學生對于問題已經差不多有了一個基本的想法,亟需將討論的結果和教師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安排學生匯報相關的分析結果,以小組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評議。學生匯報完之后,教師再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也就是Powerpoint文稿的演示來對學生的結果進行分析和解疑,對學生的思維過程進行科學有效的梳理。對于學生未認識到的問題,教師也要及時的補充,這樣可以擴展學生對于Powerpoint文稿演示過程中的一些知識盲點的掌握,從而輔助他們形成一個完整科學的知識架構。
2.4 對案例討論過程進行總結和評價,提高理論認知水平
學生對Powerpoint文稿演示的相關基礎知識已經有了基本的掌握之后,教師要對學生整堂課的表現做一個點評,包括學生對案例的分析過程,合作參與意識、語言表達能力等等內容,從而促使學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促使自我改進;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進一步重新創設案例情境,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包括Powerpoint、Word等一系列基礎信息技術軟件的使用技術,更多的是在不斷的鉆研和操作過程中掌握的,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只需要將一部分技巧進行講述即可,剩余的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長期操作來掌握,不能講述太多全面,占用太多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3]
2.5 在信息技術課堂之外將案例教學延續
案例教學課堂的結束,并不意味著案例教學的實施就完全結束了,事實上,信息技術課堂的案例教學,完全可以擴展到課堂之外,包括課后的鞏固和下一階段課堂的預習階段,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新的案例,譬如說在Powerpoint文稿演示的相關內容講述完成之后,教師可以為同學們演示利用網頁制作軟件進行網頁制作或者利用Photoshop軟件進行一些簡單的圖片處理,供大家去在課后進行比較和鞏固,然后可以把這些處理軟件和Powerpoint進行對比,分析一下他們在操作過程中有什么相似點。如果學生肯于在課后花上半個小時時間對自己的案例教學進行回顧,將對知識的有效掌握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幫助,可以保障知識架構的合理性和科學性。[3]
3 結語
在小學課堂信息技術課堂上開展案例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督促他們針對案例進行討論,教師在討論之后在進行一系列的點評活動,有助于梳理學生的知識點,幫助他們建立起科學合理的知識架構。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案例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保障案例教學出發點的準確、必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所舉的案例還要能夠涵蓋多個知識點,只有經過精心的準備和有效的調度,案例教學才會在小學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階段發揮出應有的效力,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彭濤,佟建新,范莉麗.基于案例教學的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3(4):86-89.
[2]馮俊麗,樊迎光.案例教學在《信息技術基礎》中的實踐[J].衡水學院學報,2009,11(4):113-115.
[3]商利民.試論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案例及其研究價值[J].教師教育研究,2004,16(6):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