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老師對學生作文的評析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學生間也可以互相評析他們的作文,相互批改、相互交流。也可以選出若干篇作文在課堂上大家廣泛討論,認真賞析;也可以把老師的評語讓同學們評判,這樣的升級活動一定會更加有效力。
關鍵詞:學生 互相評析 作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141-01
無論教哪種語言的教師,對每個學生的作文都認真地、仔細地批改,指出評析意見,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是一個及其必要的途徑。這不僅是對課堂作文教學指導的有力補充,追加的個別指導,而且也是針對個別學生個別地、針對性地對癥下藥。他們對每個學生的作文,從各個角落都進行客觀地評析,無論是文字的修煉,素材的選擇,主題的提煉,情節(jié)的安排與結構的構成,寫作技巧和特點等等各方面都透徹地批改,寫好及其有價值的評語。有很多教師還經常把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在課堂上讀給同學們以便大家共同學習。并且經常搞作文競賽、征文活動、作文賞析、評論會等多種形式的有益于培養(yǎng)和提高閱讀寫作能力的活動,并且從中選出優(yōu)秀作品,集成作文集;推薦給報刊雜志社發(fā)表他們的好作品。其中一些佳作水準相當高,這是教師高水平的作文指導,認真的批改,詳細的評析與正確的評語,恰當指引的結果。
老師對學生作文的評析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學生間也可以互相評析他們的作文,相互批改、相互交流。也可以選出若干篇作文在課堂上大家廣泛討論,認真賞析;也可以把老師的評語讓同學們評判,這樣的升級活動一定會更加有效力。我曾經給一個題目《送別》,讓同學們僅就這一題目,各自想象自由發(fā)揮,沒有任何約束。寫完一看,同學們的作文參差不齊。首先我讓同學們互相評改,每人三篇,交叉進行。根據(jù)老師平時對他們作文的批改評語,以及平時積累的閱讀寫作知識,同學們紛紛寫出了他們自己的評析意見—— 評語。大部分同學贊同同學們的批語,承認指出的錯誤,接受提出的觀點和修改意見。自然也有一些同學的批改很差,不會批改,不會寫評語、根本沒有寫什么批改意見;很多錯誤,甚至連錯別字都沒有改過了來。與其相對,有些同學批改得很好,評析得很深,我都贊嘆。由于評析的意見不服,一些同學竟互相爭吵起來。不過我認為這也是互相學習的過程。因為爭吵也是由于觀點不同,或評析者沒有弄懂該作者本人的構思意圖,其真正的立意等。為深化透徹賞析,我選若干篇作文,就這些作文提出了評析意見,并且就同學們對這些作文的評語也提出了我的意見。之后我又返回給作者本人和評析者,再次在課堂上討論,大家評判。這下可熱鬧了,大部分同學贊同老師的評語—— 就作文和評語的兩方面的評析意見都贊同。可也有些同學包括作者本人和評析者本人,不完全同意老師的意見,不服,提出自己的觀點。我認為這是很大的進步。往往學生們很迷信老師,認為凡是老師的,就是對的,不提出異議或不敢提出異議。
同學們曾直截了當?shù)刂v,名家名篇,與他們的思路距離不是那么近的,不那么容易、簡單,也許理解不能透。實際上在學生們的心理,評析他們自己的作文比起那些名家名篇還感興趣,更有熱情。因為他們覺得是來自他們自己寫的作品,他們自己的創(chuàng)作,是來自他們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中,反映的是他們自己的思想和現(xiàn)實生活,是以他們自己的理論來寫出的作品和評析內容。這就是說,同學們批改他們自己的作文,是集合了他們平時所學到的知識的全過程。他們把平時學過的閱讀理論和寫作知識都運用于寫作品和閱讀評析作品之中,而這些理論更充分反映在評析他人的作文里。這是創(chuàng)作、賞析和評判的結合實踐過程。
在學生之間互相評析作文的過程中,還出現(xiàn)另一現(xiàn)象,即作者本人也沒有那么構思或根本不是那樣的意思,卻被評析者過高地美學分析欣賞,使得該文的作者不得不結合那些評語再次加工創(chuàng)作,以使作品更加完美。同一個作文,不同同學之評議批語,和作者本人之間都會有不同的見解。那么翻來覆去的評析過程將會使那篇作文更加完美起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學生間互評作文比起教師一個人的評語會更完整更新穎、獨特,還可以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不足。
作文本就是一個抽象思維過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知識水準及思路的不同,都會寫出不一樣的,不同層次的文章來。因為創(chuàng)作加工就是無限的,自由的,很難定標準尺度的。它在于以什么作為參照物,由誰來定奪。正因為如此,閱讀寫作指導也是無限的,它在于教師如何傳授,教多少,學生學了多少。因而作文賞析就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多做參考。
學生與老師的評析也有共同點和不同點。這是由于老師的寫作理論、閱讀美學理論等水準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所致的。但是,雖然同學們的思維方式,創(chuàng)作和審美基礎有限,有時荒唐,甚至荒謬,卻有時他們的作品也完全出乎于老師的預料之外,也就是說,思路、中心思想、寫作技巧與特點都相當好。同樣,評析作品亦是如此。有些學生的評語,真令老師拍手叫好。這就可以衡量教師平時的閱讀與作文指導課的教學是怎樣的。
當許多好作品來自自己的學生時,作為教師真是無比的喜悅。在語言課教學中(無論是語文、少數(shù)民族語文、漢語文—— 即少數(shù)民族學校的漢語課,還是外語)可以說其成果會集中反映在學生的作文上,也就是說反映在字、詞、句、文法、閱讀和寫作的整體教學效果。閱讀寫作能力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后最有用途的能力之一。
在學生間互評作文過程中,也有些問題,這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有的學生會歪曲作者原意,評語不當;還有的確實是因為水平問題,難以正確分析,或馬馬虎虎的。即使這樣,只要教師指引得當就能評好。評改本身也是學習他人創(chuàng)作的過程,取他人之長。批改評析自己同學的作文,同學們激情很高,有的還敢于挑老師的“評語錯誤,”這點也是有意義的。這樣的活動,會使不少學生養(yǎng)成了自評習慣,經常向自己的同學、父母和老師講他(她)的寫作立意,表現(xiàn)手法呀,為什么這么寫的啊等等。作文互評后,再聽取作者本人的意見,則更好些,作品將更美麗。
教師的作文指導,其實就是閱讀寫作美學理論的結合指導,沒有什么輕重。不能只寫不評,只閱不析。他們是一個整體教學板塊。掌握了這些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欣賞一篇文章,看小說、讀報還是看電視劇、電影甚至小品、相聲等都能正確分析其內在含義,完整等悟出突出的中心思想、主題,頌什么,批判什么,寫作的特點是哪些等等……。
總之,作文評析要多樣化,教師的評語,學生的自評互評,課堂評論。據(jù)此再修補、補充、刪減、美化,再創(chuàng)作。這可以激發(fā)學生更大的讀寫興趣、好奇與嫉妒心,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拘泥于老師的課堂理論;敢于和教師挑戰(zhàn),提出不同見解,直至修飾出完美的作品。目的就是加倍提高寫作閱讀賞析能力。
參考文獻
[1]蔣念祖.記敘文寫作指導大全[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