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小學教育是初級教育,但它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著重要的地位,不僅對我國教育的整體提升有所幫助,而且對農村的發展也有所影響。目前,農校小學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與城市小學教育相比,仍然處于落后地位,本文針對農村小學教育的現狀做簡要分析,并根據現狀提出提高農村小學教育的相應措施。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育 現狀 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160-01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逐步進入了我國教育領域。農村小學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小學教育是基石,因此,小學教育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目前,農村小學教育的教學方式及設施等雖然得到了部分改善,但仍存在著一定的不足與缺陷,這些不足將會嚴重制約著農村小學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根據我十幾年的教學總結,就目前農村小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教育及相應措施。
1 農村小學教育現狀
1.1 教育設施不完善
農村小學教育自改革發展以來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與過去的農村小學教育相比,教育設施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總體來說目前的農村小學教育設施依舊處于落后狀態,教學設施的缺乏、陳舊等問題仍然存在。有限的農村教育經費是無法滿足小學教育需求的,教育經費的缺乏就會使學校的教學設施無法與時代俱進,如,一些學校的多媒體教室設施不完善,有的學校甚至根本沒有;貧困偏遠的農村小學由于學校教室的緊張,仍然有多個年級的學生一起上課的現象(我們稱為復式班),他們的教室仍是瓦房,教師仍是代課教師,有時還會出現小學生教小學生。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嚴重制約著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小學教育是對學生德、智、體、美的綜合培養,但是,農村小學教育設施的不完善,使得許多課程不能正常進行,如,音樂課只能讓教師領唱,體育課在沒有體育器材的情況下只能進行簡單的教學,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農村小學教育將會止步不前。此外,隨著我國城鎮化的不斷發展以及農村人口的大批遷移,出現了學生少的現象,從而造成資源的浪費,為了集中學生、避免資源的浪費,于是建立了中心學校,但是,在建設中出現了交通設備、學生住宿等新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著農村小學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1.2 師資力量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農村小學教育的教師出現了老齡化問題,新生教師嚴重缺乏,代課教師依然存在,學校的師資力量不僅體現在教師的數量上,而且包括教師的思想觀念、專業水平等綜合素質方面,一方面要抓素質教育,講究高效課堂;一方面又要卡教師的教學成績,使得一些教師盲目,不知該如何是好。農村小學教育的德、智、體、美的培養中嚴重缺乏專業型教師,一直是其他科目的教師來上課,嚴重的會出現一個教師同時上多門課程,專業性不強的教學將會限制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造成學生思維的局限性,不利于學生開拓創新,同時,專業性不足的教師授課會使學生與教師之間有一道屏障,限制著雙方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因此,每個科目專業教師的缺乏,就嚴重顯現出農村小學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這都會嚴重制約著農村小學教育的全面發展。
1.3 教學模式落后
由于教學條件的有限以及教師知識面的問題,使大多數農村小學的教學模式依舊沉浸在黑板、粉筆、課本三者之中,小學沒有幼兒園、學前班,直接進入一年級上學,課本多,任務重,再加上家庭教育跟不上,所以造成學生學不懂,沒興趣。而音樂課沒有音樂器材、體育課沒有體育器材,這些都嚴重制約著教學方式的改進,同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沒有教學情境、沒有師生互動、沒有相關教學設施的配備,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沒有了學習的激情,農村小學教學質量又如何得到提高,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會使原本有學習天賦的學生會因此而喪失發展的機會。
2 提高農村小學教育的措施
2.1 科學合理的建設教學地點
在農村建設中心小學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出發,為了避免有限資源的進一步浪費、師資力量的有效整合,應該合理的取消部分農村小學教育基地,因此,在農村建設中心小學就應該綜合考慮,如,地理位置的選擇應該全面考慮到學生上學及教師上課的交通是否便利、是否能夠全面布設到幾個村落小學生教學的同步進行,環境狀況是否符合學校建設要求等。只有科學合理的布設教學地點,才能便于學校周邊的小學生接受教育。同時,農村中心小學的建設應該合理考慮到教學樓和宿舍樓的同步建設,從而為離家遠的同學提供住宿條件,方便學生上學,也才留得住遠方的教師,使他們安心工作,只用這樣才能將中心小學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
2.2 壯大教師隊伍、提高師資能力
人們普遍認為小學教育的重點是語文、數學、思品、科學這四個科目的學習,這種觀念嚴重阻礙著小學生的發展,因為,小學生正處于體能、智能的發展階段,如果不進行全面的教育,這將會影響著學生日后的發展。因此,農村小學必須吸納各種專業型教師,廣泛招聘師范類畢業學生,同時可以主動聯系政府,提出農村教師與縣城教師相互交換一段時間的建議,不僅給向農村小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同時增加了農村小學教師的見識,從而達到取長補短的作用,使教師的綜合素質得以提高。
2.3 提供足夠的教育資金
上級領導應該注重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提供足夠的農村教育資金,從而保障農村小學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有了完善的教育設施才能更新教育模式,因此,教育部及國家相關領導應該為農村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綜上可知,抓好農村小學教育還需我們做出進一步努力。
參考文獻
[1]伍得勒,張樂群,徐劍虹.中小學學校管理的理論與實踐—— 中小學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叢書[M].安徽: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
[2]關鴻羽.現代中小學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