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當前的農村幼兒園教育中,開放式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由于農村幼兒園本身教育缺陷、幼兒教師素質不高等一系列的因素,都制約著我國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的實施和發展。針對這一狀況,做好農村幼兒園教育工作、建設以兒童為主體、以社區資源為基礎的教育環境、構建家長團隊等,是改善和提高當前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 開放式教育 問題 解決方案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199-02
在我國,發展農村幼兒園教育應該將幼兒園和社會、家庭有機結合起來,而不是關起門來開展教育工作。只有將開放式教育應用到農村幼兒園教育中,才能全面地發展我國農村幼兒園教育事業,使我國農村幼兒園教育工作和諧發展。然而,當前農村幼兒園實施開放式教育依然面臨著許多問題和困難,需要教育部門和學校有關部門針對問題和困難,制定出相關解決方案和措施,努力做好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工作。在此,本文筆者從多年對農村幼兒園教育工作的認識,并結合相關教學經驗,根據當前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談一談相關解決方案,表達自己的一些粗淺看法。
1 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中面臨的難題
(1)幼兒教師、家長缺乏溝通。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其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都是陪伴著學生,傳授學生知識、陪伴學生健康成長,很少和學生的家長進行交流、溝通。即使有的學生家長主動問教師一些教學上的事情,教師在和家長面對面溝通的時候,往往因為自己是教師的身份,面對學生家長的疑問和要求,更多的是選擇遷就,而不敢表達出自己的立場和態度。有的幼兒園教師,由于年輕且剛剛步入社會工作崗位,社會經驗以及為人處世方面都缺乏經驗,在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的時候,不知道選擇什么樣的方式來溝通,往往對家長提出的問題和建議選擇言聽計從或者不理睬,從而導致教師和家長關系越來越生疏,不利于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工作的開展。
(2)農村幼兒園缺乏教育角色觀念。所謂缺乏奇偶礙于角色觀念就是農村幼兒園在進行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將幼兒教育是為教育工作的全部,從而忽視了社會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開放式教育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多方面來完成,只靠單方面的教育是不能實現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的。農村幼兒園在開展開放式教育的同時,要做好學生家長工作和社會有關方面的工作,要主動去迎合家長和社會,并且有效地結合起來,共同完成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工作。
(3)農村幼兒園教育工作缺少投入和扶持。農村幼兒園作為一個專業的教育工作機構,是專門從事培養學生的,肩負著實施和發展我國開放式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就目前農村幼兒開放式教育工作而言,教育工作所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全部都需要幼兒園自身來承擔,可謂是責任重大。但是,農村幼兒園由于自身條件不足,可能無法滿足開放式教育工作的全面開展,因而需要政府、教育部門和社會的大力扶持,才能將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2 發展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的主要方案
2.1 突出農村幼兒園的主導作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學會生存》一書提出:我們應該挑選和培養家庭和社會聯合的積極方式,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方式,包括采取的常規和非常規的手段,都應該全部用來發展基礎教育。農村幼兒園學校教育切不可獨立專行,需要將學校、家庭、社會以及相關部門聯系起來,共同發展幼兒園開放式教育。例如,在意大利的瑞吉歐教育體系中,家庭和社區所取得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幾乎可以說瑞吉歐教育體系就是將幼兒園、家庭和社會連接起來的教育社區。在這個教育社區中,農村幼兒園、家庭和社會都將學生教學工作作為自己的一項日常工作,以學生為主體,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發展,努力做好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工作。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在論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關系時曾經說過:“學校應當領導家庭。”因此,可見在教育社區中,起主導作用的還是幼兒園,社會以及家庭只是起輔助作用。幼兒園在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其實就是幼兒園的指導和領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懂得如何去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的能力,因而掌握了教學的主動性,在進行學校和家庭、社會互動的過程中,更加能夠認識到這種互動合作的重要性。幼兒園是兒童教育活動的發起者、組織者和實施者,幼兒園必須要加強與社會、家庭的互動、交流和合作。社會和家庭中有幼兒園教育所需要的條件,且社會、家庭非常積極支持幼兒園教育工作。由于社會、家庭自身非專業從事教育機構,因而在幼兒園教育中只能屬于從屬地位。突出幼兒園的主導作用,需要幼兒園將兒童作為重心,一起工作以兒童教育為主要目標,并對學校、社會和家庭等資源進行整合,制定相關教育方案,并將資源整合利用,發揮最佳的效果。
2.2 延伸農村幼兒園學生的生活圈
教育的作用就是更好地培養學生,因而一切有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因素都應該被重視起來,幼兒園、社會和家庭都是重要的因素。在教育過程中,幼兒園、社會和家庭不僅僅是代表某個領域,更主要的是一種社會關系。這些要素對于幼兒園學生來說就像是空氣一樣,存在于學生的周圍且時時刻刻影響著學生。因此,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應關注學生時刻成長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學生生活的地方就是教育應該存在的地方。
我們知道,兒童生活的地方首先是家庭,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力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與父母生活早一個家庭里,而家庭又是組成社會的一部分,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兒童在幼兒園中接受專業的教育,是兒童成長的關鍵。但是,兒童生活的范圍不要局限于幼兒園,還需要涉及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早些年,日本在《幼稚園教育要領》中就要明確指出:“幼兒生活應以家庭為主并延伸到社會社區。”這就要求我們不要將幼兒園教育局限于某一領域,要拓展教育的視線,將幼兒教育延伸到相關領域,努力做好開放式教育。隨著幼兒教育工作的延伸,社區講師延伸的一個重要領域。因此,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將教學目光放長遠點,而不應該將目光只停留在課堂上和學校里。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應從延伸兒童教育出發,將兒童教育工作延伸到社會中相關領域。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很早就提出了社會就是學校的說法,并且將社會就是學校和學校就是社會這兩種觀點作出對比。很清晰地向人們表達出學校和社會之間的關系。
2.3 整合社會有效資源
當前,農村幼兒園的社區活動還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和波動性,沒有系統的思考和全面的策劃,對社區資源的整合和利用也是無計劃、無目的的。因而,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首先,就要對社區資源進行整合并加以利用。在眾多行業、領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中加以整合,同時從農村幼兒教育的實際出發,從兒童自身發展特點出發,從資源利用的可行性出發,對社區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其次,針對社區有效的資源,并結合農村幼兒園實際教學的需求,確定相對穩定合理的資源優勢,建設固定的活動場所。最后,組織教師工作人員,從教學專業角度出發,組織、開展教育活動,并逐步形成教學課程。
2.4 加強教師和家長交流溝通的能力
農村幼兒園教師大多數都是比較年輕,社會經驗不足,對事物的看法和認識單一化、片面化。因此,教師除了要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要在教學中進行自我學習和思考,通過在實踐中邊學習邊做,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師的行為能力。教師在和家長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多樣化的溝通方式,這樣不會使人對溝通產生厭倦。不過,在與家長溝通的時候,采取一定的聊天技巧不能代替整個聊天過程,聊天的過程中情感的交流才是最為重要的。人與人在交流的時候,難免在思考問題和觀念上會產生差別,教師和家長也不例外。因此,教師如何能夠站在家長的立場上去和家長進行交流,才是教師和家長成功交流的關鍵。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經常和家長進行溝通,掌握家長們的想法,并站在家長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感受別人的情感。如果教師能做到這一點,相信在以后的交流談話中,定能夠和家長找到溝通的共同點。
2.5 建設多層次的家長團隊
每一個學生背后都有一個家庭組織,家庭成員是這個組織的自然群體。在家庭成員中,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性格、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有所不同。有的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對孩子的教育上花費精力和財力;有的家長則是對孩子的教育馬馬虎虎,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責任,自己沒有必要去教育孩子;還有的家長外出工作,將自己的孩子交由爺爺奶奶撫養。這些不同的家庭環境使得孩子們會有不用的學習狀況。因此,農村幼兒園應該設立家長委員會,要求每個學生的家長都要參加,成立一個專業的家長群體,專門負責家長和學校之間和交流溝通。但是,由于家長們的文化層次不一樣,因此,在建立家長團隊的時候需要針對不同文化層次的家長建立不同的團隊,分層次開展家長活動,使得每個家長都能切身實際的參與到活動中來,促進學校與家庭的合作,保證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3 結語
教育應該多開放式發展、多元化發展,農村幼兒園教育是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對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值得我們去重視。開放式教育是農村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我們要努力做好相關教育工作,全面提高農村幼兒園開放式教育事業!
參考文獻
[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會生存[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2]吳素慧.幼兒園家園合作的新方式:母親會所[J].學前教育研究,2011(7):67-69.
[3]劉慧.幼兒園開放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途徑[J].學前教育研究,2012(5):67-69.
[4]劉艷.家園合作糾正幼兒不良行為習慣的途徑[J].學前教育研究,2010(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