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達到學生能獨立自主的會學習、學好習,提高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氣氛,創設有效情景,激發學習興趣與求知欲、鼓勵學生質疑和提問、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習興趣等方面,啟迪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從而提高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 自主學習 能力 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214-01
獨立自主的學習就是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學習和探索知識,并且會活學活用,擁有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
1 營造和諧的課堂環境,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營造一種融洽、和諧的課堂氣氛,對學生多一些理解和微笑。使學生感到教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感到自己的點滴進步,卻受到了老師的大加贊賞,于是在課堂上就善于表現自己,久而久之學習成績就會穩步提高??梢?,和諧的課堂氣氛,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感到受教育是快樂的。
2 創設有效情景,激發情感和求知欲
教學過程要注意以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教學課本為主導方向,在學生認知范圍內,營造創設情景,觸發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使其有獲取新知的欲望。在課堂教學中,要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情景,豐富學生的情感經驗,讓學生深入感知內在情感,提高學習興趣,同時采用多種方式創設情景,比如,多媒體教學、開展相聲、小品,進行寓教于樂的游戲等,學生從感官開始身臨其境,提高道德情感,做自主學習的主宰者!
3 鼓勵學生質疑,激發學生提問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甚至勇于提出相反的觀點和結論,使教學過程變成一個生疑—— 質疑—— 解疑的過程。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論是正確還是錯誤,是簡單還是復雜,都應給予充分肯定與鼓勵,尤其是對學困生提出的問題,更應給予肯定,切不可挖苦與嘲諷,或是全面否定。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大膽提問,積極發言。在質疑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尤其是當學生遇到困惑時,教師要適時予以暗示,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能夠創設層次不同問題情境,通過情境自主質疑去發現問題,大膽發問,找出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個性,養成多思善問的自主學習學習習慣。這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
4 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營造平等的課堂氛圍
教學中,教師作為引導學生的主體,一定要做到公平、民主,創造一個彼此尊重,暢所欲言的教學環境。教師設計一些有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讓他們在交流、合作、探究中提高思辨能力,能夠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并有不同的見解,讓全班學生在討論和爭論的過程中使問題得以解決,在大家積極參與、共同努力下達成共識。這種合作學習給每個學生提供了表現自己的機會,使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更為豐富、更全面、更深刻,使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結論,并體會到一種特殊的成功體驗,對身心帶來愉悅,這對他們在今后人生道路上進行新的探索無疑是一種激勵和鼓舞。
5 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1)以時政新聞激發學習興趣。思想政治課是一門時效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不能僅停留在各種事件的內容的了解上,而是要學會把時事政治知識與思想政治課的基本觀點和原理有機的結合起來,從天下事引理論,寓理論于天下事,學會用課本知識解釋現實問題,從中得到啟迪和教育。同時培養學生關注時事,了解時事,喚起他們對思想品德學課的濃厚興趣,激起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而發奮學習的熱情。
(2)以生動形象的事例激發學習興趣?,F在課本中一些理論比較教條化。在教學中,老師要把理論結合實際,舉例說明,使內容生動有趣,開發學生發散思維,并從實踐中悟出哲學道理。例如,在講解七年級思想品德課《珍愛生命》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自救小常識,如火災自救、煤氣自救、溺水自救、野外遇險自救等,這些具體事例不僅顯得通俗易懂,而且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提高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事半功倍!
(3)運用漫畫激發學習興趣。漫畫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折射,具有直觀、形象、生動、蘊涵著深刻的道理。因此,把漫畫引入政治課教學,能使抽象問題具體化,枯燥問題趣味化,深奧問題淺顯化,也能發人深思,啟迪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又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增強對政治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集音畫于一體,情境逼真,能有效揭示教材的內涵,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對學生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在講到《祖國的和平統一》時,播放香港、澳門回歸的實況錄像和回歸后取得成績的部分視頻資料,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為了培養思想品德課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遵從認知規律,采取多種方法,啟迪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把思想品德的培養目標轉化成學生自主學習的追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從而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邱偉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田建榮,朱智斌,等.現代教育學[D].陜西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冶云虎(1968,8—),男,回族,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政治教師,甘肅平涼人,現任職于平涼市第九中學。研究方向:
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