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施高中新課程以來,學生的學習負擔總體上有所減輕。但由于高考制度改革滯后,教師教學方式不當,“教師減負”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學生在學習中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學習疲勞,學習效率低。本文就新課程下高中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產生學習疲勞的原因及解決對策,進行粗淺的探究。
關鍵詞:新課程 英語 學習疲勞 原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219-01
高中新課程實施以來:一方面,學生學習負擔有所減輕,在學習過程中呈現出“我要學”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但另一方面,由于高考制度改革滯后,教師教學方式不當,“教師減負”并未落到實處,導致學生的學習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疲勞,包括生理疲勞和心理疲勞,特別是心理上的疲勞危害極大,長期的疲勞逐漸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1 高中生英語學習疲勞現象的表現
在英語教學中,經常發現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思維不靈活、注意力分散、意志力降低、情緒低落、厭倦學習、學習效率低,甚至出現神經衰弱等。這些典型的疲勞現象都是由不良的心理因素引起的,情況嚴重時還可能誘發心理變態,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2 高中生英語學習疲勞現象的成因
高中生產生英語學習疲勞的原因很多,有內因也有外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2.1 源自教師的教學不當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缺乏“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的理念,教學目標設置不當,沒有注意不同水平學生相異的心理需求,使得有的學生過分緊張、有的過分懶散,最終導致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產生了疲勞。教師的教學不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1 對教學內容要求過高
現實中,高中學校為了適應高考競爭,完成上級下達的升學指標,并把這個指標分解到各個教學班,致使英語教師拔苗助長,人為地、強制性地加深加難教學內容,使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了困難,失去了信心,這是高中生產生英語學習疲勞的“直接原因”。
2.1.2 教學目標要求單一
教學中,教師仍把知識目標作為教學的至高追求,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扼殺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不僅沒有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目標,還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部分學生感覺學英語很難。這是高中生產生英語學習疲勞的“主要原因”。
2.1.3 加重學生學習負擔
由于社會壓力的影響,使得教師只看重學生的分數,在課外時間不斷地加大對學生的英語操練,使他們對學習英語產生畏懼感。這是高中生產生英語學習疲勞的一個“重要原因”。
2.1.4 不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
由于眾多學校對教師的的考核是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甚至只看成績。受其影響,許多教師對每一次的月考成績都要進行排名,以示對學生進行鞭策。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和班級間的差距;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效果,與其他同學的差距。但是,每次的成績排名也產生了負面影響:成績好的學生總是害怕其他同學超過自己,成績差的學生更是雪上加霜,越考越自卑,越學越灰心。
2.2 源自家長的期望值過高
現實中獨生子女居多,父母把對后輩的期望寄托在唯一的子女身上,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考上名牌大學、重點大學,這本來也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有些父母做得太過:有的父母用言語威逼學生學習;有的父母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形式上對學生關心,實際上給學生以無形壓力。
2.3 源自學生自身的因素
2.3.1 學習動機不良
學生學習動機不足或學習動機過強時都會影響學習:動機不足時缺乏學習動力,把學英語當作一種沉重的負擔;動機過強時學習太過認真,缺乏科學用腦,許多學生長時間高度緊張的學習,讓大腦長時間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引起大腦皮層細胞的興奮性降低或進入仰制狀態,長期用腦過度使大腦的神經功能正常活動遭到破壞,從而導致失眠、精神萎靡,表現出心情憂郁、信心不足、記憶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心理現象。
2.3.2 學習習慣不良
部分學生養成了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有的學生學是學了但不努力;有的學習上用的時間很多但不是很用心;有的注意力不集中,邊學邊看電視、邊學邊聽音樂;有的喜歡搞題海戰術。這些不良的學習習慣不利于學生把知識系統化、對知識進行提取和應用。因此,學習效率很低。
2.3.3 學習計劃難完成
許多學生制定了嚴密的學習計劃,有的甚至細到每天除睡覺以外的所有課外時間都有安排。但許多學科有不確定的作業量,還有一些學科要臨時占用課外時間,這就導致計劃嚴密的學生不能如期完成學習計劃,于是就產生心理憂慮、情緒不穩、性格暴躁等。
2.3.4 人際關系冷漠
高中階段,學習時間長壓力大,開展的集體活動少,久而久之就造成一種錯覺:高中同學不再象初中同學那樣隨和融洽。加上對學生考試成績排名等外在環境的不良刺激,使得部分學生感到人際關系冷漠,甚而滋生陰暗的學習心理:“你不幫我,我不幫你;我沒學好,大家都學不好。”
3 引導高中學生學會對英語學習疲勞的自我調節
高中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疲勞,主要是學習緊張和心理壓力過大引起的。作為教師,一方面要調整自身的教學方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另一方面,在教學中有責任有義務探尋學生產生學習疲勞的根源,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盡可能地預防學生產生“學習疲勞”,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節。以下介紹幾種學生自我調節以消除學習疲勞的方法。
3.1 培養興趣法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興趣多樣,適當活動,有助于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既可減少神經系統的緊張,又能適當消耗體內多余的血糖,從而使消極情緒失去得以滋生的生理環境。在感到英語學習疲勞時,可以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減少疲勞感。
3.2 情緒轉移法
當英語學習感到疲勞時,可以暫時丟開書本,轉移注意力,去聽聽音樂、散散步或做做操等,轉移學習疲勞情緒,調節自己的學習心態。
3.3 及時發泄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疲勞心理是由情緒引起的,如果英語學習心理已經積壓了許多抑郁情緒,如苦悶、煩惱、疲勞等,可深呼吸或吼幾聲等,讓它及時發泄出來。
3.4 適當參加體育活動
適當地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可使各種內臟器官更加充沛并富有生機,可保持頭腦清新,可保持精神愉快。為此,學生要準確掌握自己的作息時間,合理安排英語學習,適當參加體育活動,消除生理疲勞。
3.5 積極加強心理訓練
注重平時的心理訓練,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遇到突發事變,能沉著冷靜對待。在日常英語學習中,運用適當措施積極降低和消除心理疲勞。
調節疲勞的方法還有很多,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心境和周圍環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調節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軍.淺談高中生英語學習心理疲勞的原因及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11):78.
作者簡介:伍建華(1964—),男,重慶市黔江區人,重慶市黔江新華中學校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