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育具有特殊性,對幼兒進行心理輔導是首要的,還要對其進行自立能力的培養,榜樣的作用也是很重要,還要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幼兒的培養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只要我們有心,做到家園配合,我相信未來所有的兒童一定能夠聰明、健康、茁壯的成長。
關鍵詞:特殊性 心理 自立能力 信心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224-01
幼兒教育是不同于其它教育的,它有其特殊性,作為一名帶班老師,我是從如下幾方面對幼兒進行培養教育的。
1 對幼兒進行心理方面的培養
目前,由于大多數幼兒因為長期在父母及長輩人的面前,這樣就迫使他們對于上學有了一定的抵觸心理,不愛上學,總覺得去學校就沒有人陪他們玩了。甚至有的小朋友根本就不愿意去幼兒園,在我所教的幼兒當中有許多小朋友根本就沒有和我建立起一種朋友關系。在他們入學前甚至有的家長就對孩子們說:“不聽話,給你送幼兒園去”這樣一來讓小朋友就會認為學校不是好地方,是被老師訓的地方,在那里沒有歡樂、沒有認識的小同伴。一來二去他們便不愿意入園,其實在我認為家長和老師可以共同讓孩子喜歡上學,那么首先在幼兒入園之前家長就應該對孩子滲透,去幼兒園是特別好的一件事。可以和小朋友們玩,認識更多的小朋友。還可以學唱歌、跳舞、畫畫、做游戲等等。利用孩子們對新鮮事物好奇的特點,進行心理教育。孩子自然而然的就喜歡入園了,孩子入園后教師應該對孩子保持微笑,給小朋友講故事,通過講一些小故事然后讓孩子發自內心覺得上學是一件好事,對于那些適應比較慢的小朋友,我經常帶他們去和班里適應快的小朋友們在一起,樹立榜樣,久而久之孩子們融到一起,就會覺得在學校里其樂無窮。
2 對幼兒進行自立能力的培養
目前,對于大多數地方的幼兒來說,他們由于常年在父母的寵愛、呵護下,生活技能基礎差,吃喝拉撒睡都不能很好的達到統一標準,我在帶小班的時候,大部分孩子都不會自己解手,長期把褲子尿濕,甚至有的小朋友把褲子尿濕了也不說,就這一點我是這樣做的,開始每下一節課我就問學生有沒有去廁所的,結果他們還是不行。這樣我就每上完一節課帶上小朋友排隊去廁所,結果有要方便的小朋友就去了,沒有的自然時間一長形成習慣不該去的就不去了,還有許多小朋友在課間喝水不能識別自己的杯子,開始我還讓他們把自己的杯子放在自己的課桌上,結果沒有自律性的孩子在課上就玩起了杯子,這樣我又開始告訴他們把杯子放在櫥窗里,下課分成小組排隊去喝,開始我帶領著,時間一長他們便形成了規律,慢慢地掌握了這些方法后,一切都變得井井有序,所以在一定情況下,我們還是要應該相信孩子們。
3 樹立榜樣、增強信心,樹立孩子必勝的信念
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性,生動活潑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動幼兒,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來教育孩子,樹立榜樣,如在日常生活中,在課下孩子們一起玩常常會在座滑梯下來時摔傷擦傷等情況,這時作為教師應盡可能平靜地對幼兒說:“沒關系,老師和你一起去辦公室包一下,下次再和小朋友玩的時候注意一下就行了”別在校園亂跑互相追逐,下滑梯時盡量用手扶著點,一個下來另一個在下來,別都擠在一起,要不然下次摔破了更難受,這樣一來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對自己保護起來,下次再玩的時候就會多加注意了。另外在現在教學中,多以利用掛圖或畫畫的形式來增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比如,教師在讓孩子們畫藍天、太陽、小魚、河流時,在我們的大腦里太陽是固有的紅色,小魚應該是在河流里自由的游來游去而孩子們畫的確不一樣,有的將小魚畫在天空里,這時你問他為什么這樣畫,他會說:“小魚想去天空里,看看天上的世界”。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應該去反駁,教師應該說:“你真棒,你的想象力真豐富”。因為孩子們所認為的所有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在你的鼓勵下,孩子會越來越大膽,從而更加發散他們的思維,使他們變得越來越有想象力。
4 對幼兒美術教育的培養
為了使幼兒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幼兒園開設了豐富多彩的課程,其中美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美術教育對幼兒有很重要的影響。
(1)通過美術教育可以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幼兒園美術教育著重是要通過美術教育活動發展幼兒的智力,每樣幼兒敏銳的觀察力與感知能力,在看看、畫畫、玩玩中促進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在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幼兒感知和分析物體的水平比較低,不能夠明確的觀察和記憶物清晰表象的特點,有目的的引導幼兒提高記憶力和觀察力。通過美術教育活動還可以拓展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幼兒的想象空間。
(2)通過美術教育可以促進幼兒非智力因素的發展,非智力因素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質,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堅韌的意志等等,這些因素對人一生會產生積極地影響,在幼兒階段開展美術教育,可以促使這些因素得到良好的發展。增強幼兒的獨立自理能力,團結協作能力以及應對挫折失敗的能力。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和智力的提高,他們可以更集中精力地去做件事,要培養更多的是一種堅持,一種耐力,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育方式來培養幼兒的協作溝通能力。
5 對幼兒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
幼兒時期是人生中語言發展的關鍵階段。在這一時期教師要認真觀察和了解幼兒,為他們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并正確引導幼兒的發展,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在學習語言過程中,讓幼兒講文明懂禮貌,不說臟話,在班級創造寬松、和諧、平等的環境。激發幼兒自由表達。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出發,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內容來拓展話題,并相應的提供表達機會,鼓勵幼兒積極表達,并盡量不對這種表達發表否定性的評價,從而可以讓幼兒體會到語言表達的快樂,更樂于表達,在教師努力創設的溫暖、安全、寬松的語言環境中,幼兒就會輕松自如,沒有自卑,真正的敢說愛說。
總之,對于幼兒的培養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只要我們有心,做到家園配合,我相信未來所有的兒童一定能夠聰明、健康、茁壯的成長。
參考文獻
[1]趙玉花.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和強化安全意識[J].科技資訊,2010(33):232.
[2]張綠萍.淺談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