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深入進行,多種全新的教學理念被引入到高職高專電子通信類專業教學中,對創新通信類專業教學,推動高職通信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完善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通信類專業為切入點,圍繞賽學結合模式在電子通信類教學創新的運用展開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賽學結合 電子通信 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b)-0000-00
1 賽學結合
賽學結合,顧名思義是為了技能大賽與專業實踐教學結合起來構建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我們主要可以從如下幾個層面對賽學結合進行理解:
(1)學校為實現對學生應掌握的職業技能進行分析,將其融入到與企業實際工作項目當中,有組織、有針對性的對舉辦高仿真的技能大賽,目的在于對學生的專業技能操作進行應用訓練,對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演練進行考核。
(2)以賽學結合教學模式檢驗教學改革的成效及教學質量,同時也是為了對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行考核,進而促進教育改革與教學的改進。技能大賽過程中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的教學成果以及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效。并以結果促進過程的優化,真正實現賽學結合、賽教結合。以此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教師教學改革的主動性。通過賽學結合,利于推動專業教學改革,對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高職院校實行賽學結合應注意的幾個關鍵點
2.1加強校企交流合作,合力舉辦技能大賽
推行賽學結合,目的在于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要求人才能夠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擁有較強的職業技能。校企加強交流合作,共辦技能大賽,能夠使得專業定位、課程教學、培養目標、師資團隊建設等更加有針對性,更能滿足電子通信行業迅速發展的需求。
2.2加快推動專業課程改革,科學合理進行課程建設
(1)重構電子通信類課程體系。根據課程內容的不同,對課程進行一定的整合和優化。根據課程要求,科學合理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并將其具體落實到學校、企業、社會的各個教學環節中。其中,基礎能力階段應將課時安排在第一二學期;在后續的三、四學期,應安排注重基本職業技能訓練與理論知識的有機結合。通過前四個學期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職業崗位技能,能運用一項或幾項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綜合創新能力以實際或模擬(仿真)實際對象為背景,安排在五、六學期實施,著重培養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下,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術解決綜合性實際問題,形成實踐能力。
(2)加強與企業的交流,以崗位為需求可進行課程開發。主要應注意,不過于理論化,保證必要理論知識基礎上,強調實際應用;選取的課程內容應該圍繞必須要完成的項目為標準,要摒棄過去那種純粹的數學推導,使我們的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綜合性。在合作企業中,擇選一定的項目,形成一定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前提下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進,提升競賽技能;教學要關注注企業的實際需求,學生的就業目標,有的放矢的培養學生的產品開發、設計、生產、維修等技能。
(3)實行“教學做”一體化的根本改革。將核心課程加入現場實施教學,根據這些項目的不同特點,靈活的采取大班、小班或者小組,甚至是學生的個體為單位進行教與學,讓學習和實踐相結合。實踐可以從最簡單的操作開始,隨著實踐能力的提高,逐步加大學習難度,讓學生的時間水平穩步上升。
3 賽學結合推動電子通信類教學改革的路徑分析
3.1轉變教學觀念,深入教學改革
過去的教學總是以理論為中心、實踐淪為了配角。現在必須要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實踐能力對學生素質的極端重要性,只有學生的實踐能力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才更具競爭力。所以教學觀念轉變之后,課程設置就必須要加以改革,老師的理念必須要徹底的轉變,必須要同時重視理論和實踐。
3.2 完善教學內容,實現賽學互動
過去教學是教學,競賽是競賽,這二者沒有什么關系。教師總是只關注一點,其它的就顧及不到。新的教學理念是“以學促賽、以賽促學”最終必須達到以“賽教結合”的目的,教師必須在注重教學的時候,要把競賽的相關內容加以關注。教師要根據高職電子這一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針對他們以后就業的崗位要求,把典型的和有實用價值項目確定為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寓教于學,老師上課不在那么死板,而學生可以鉆研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這樣教與學才會形成良性的互動。
3.3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能力
教學方法至關重要,老師必須要注意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老師可以把“案例教學法”、“問題探索法”“項目驅動法”等方法加以融,最大限度的發揮每一種方法的優勢,讓整個學習過程變成實踐操作、理論學習、自學、相互討論于一體。
3.4改革考核方法,全面進行考核
作業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作業的重要性這里就不重復了。在新的教學改革進程中,作業也必須要加以改進。作業不能在和過去一樣淪為形式。可以把過去純理論性的作業改變成實踐性的作業,這樣就能讓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動手能力,還能檢驗實踐教學的成果,可謂是一舉兩得。。
3.5拓寬技能競賽形式,激發學生競賽意識
學校要重視競賽,讓競賽成為一種機制。學校要經常組織各類競賽。競賽的次數和力度都要大幅增加。每學期,都要不定時間、不限專業、不限年級展開各種競賽活動。競賽的主體要擴大到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每個學期都可以參加一次自己感興趣的競賽活動。這樣才能不斷的激發學生的競賽意識,讓他們為自己將來就業打下競爭意識基礎。競賽的形式可以進行創新與改革,并不是死板的集中競賽形式,可以選取靈活的競賽內容,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想象和發揮空間。
積極組織優秀的學生參加大賽。光有校內的競賽是遠遠不夠的,這樣會使學生的眼界變得狹窄。只有讓他們不斷的走出去,開拓眼界,才能讓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升。參加一些大型的賽事就是提升學生競賽能力的最好平臺。國內、省內的一些重大比賽都是很好的舞臺,學生只有經常有機會參加這種競賽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這樣可以把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比賽中去,這樣教學的意義就升華了。這樣也才能給老師減輕許多負擔,讓老師與學生達到共贏的局面。
4 結語
總之,在高職高專通信類專業教學中構建賽學結合模式尚屬于起步階段,實際成效如何、如何進行構建、如何健全和改進需要社會與學校共同努力,力求通過改革,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在技能大賽中的成績,使學生通過真實的崗位技能訓練盡快進入工作角色,以最終實現電子通信類專業教學以學促賽、以賽促學、賽教結合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張維津.變精英教育為全員受益——談職業技能大賽對教學質量的促進作用[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3,(01):5-9.
[2]余紅英,楊杰,周俠,吳慶國.高職院校技能大賽推動特色專業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3,(01):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