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化學化工專業英語教學中經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措施:選擇實用、新穎的教材使教學內容更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通過互動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取更為合理的考核方式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化學化工 專業英語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b)-0000-00
作者簡介:張慧(1982—),女,江蘇南京人,江蘇理工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講師,博士。
目前,世界上半數以上的科技書刊和資料用英語出版,而化學又是一門與現代科學技術密切相關且發展迅速的科學,因此,近年來國內各高校的化學相關專業普遍重視本科生的專業英語的學習[1-3]。但是,從化學化工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來看,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第一,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要脫節?,F有的大多數化學化工專業英語教材采用的是多年前的內容,與專業調整后的專業課程相關性不大[4]。另外,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在本科畢業之后,實際最需要的英語能力不是閱讀英文化學的教科書,而是閱讀英文文獻。而現有的眾多教材基本上都沒有收錄文獻,如果僅僅按照現有教材進行教學,那么學生完成這門課程的學習之后,很可能連一篇最簡單的英文文獻都看不懂。第二,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由于所學內容不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同時,教學手段也相對單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和老師都感覺疲憊,課堂氣氛沉悶。第三,考核方式不能充分體現學生實際的專業英語水平。較為常見的考核方式有兩種,一是以完成試卷的方式進行,這種考核方式考的是學生對教材的熟悉程度,而如前所述,現有的多數教材并不合適,所以這種考核方式的效果可想而知。另一種考核方式是以大作業的形式進行,一般會要求學生翻譯一段英文科技文。但在網絡信息發達的今天,他們最常見的做法是利用網絡,直接將英文翻譯成中文,然后將網頁上顯示的結果上交。
因此,專業英語教育必須進行相應調整,突出實用性原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運用能力,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5]。針對以上三個問題,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提高了教學效果。
1 選擇實用、有時代特色的教學內容及教材
合適的教學內容及教材是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我校的化學化工專業英語教學旨在提高學生對專業文獻的閱讀、寫作和翻譯的能力,為其撰寫專業英文稿件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奠定堅實的基礎。通俗一點來說,就是要求學生學完這門課之后,能夠獨立閱讀英文文獻,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從文獻中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至于撰寫英文稿件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一般是對研究生的要求,所以在進行本科教學的時候,不作為重點。
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從實用性出發,兼顧新穎性,直接選用近三年內發表的英文文獻為教材,進行了大膽的嘗試。目前常見的化學化工英文文獻有三種,即全文、通訊和綜述。這三種文獻的寫作風格和各組成部分(題目、摘要、關鍵詞、引言、各級標題、討論、結論、標注、參考文獻等)都有各自的特色。為了使學生能夠對這些文獻都有所了解,我們在選擇教材時,每種文獻至少收錄了一篇。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反映,這是他們首次接觸到英文文獻。新奇之余,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比如文獻中有太多不認識的英文專業詞匯,給閱讀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論文的寫作風格與普通的英文文章有較大差別,一時間難以適應等等。其實這些問題的暴露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是有利的,既然他們遲早要接觸到英文文獻,那么,現在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總比將來獨自摸索要容易得多。
當然,僅僅學習幾篇文獻對于這門課的教學來說是不夠的。從教師的角度來說,還要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6]。因此,需要針對化學化工專業英語的特點補充一些教學內容。例如其語法特點主要表現在長句多,被動語態使用頻繁,專業術語多,縮略詞經常出現等[3]。在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指導學生掌握詞根、前綴與后綴來擴大詞匯量,幫助他們總結一些常用縮略詞;另一方面,還要進行一定量的系統訓練,使學生學會分析長句結構,進而能夠準確理解句意。
2 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英語課程的積極性
首先,讓學生認識到專業英語知識是有用的。在第一次上課時,我們就介紹了這門課程采用的教材不是英文教科書,而是英文文獻,所學內容是他們將來確實會用到的。不提一年之后的工作或讀研,就以即將開始的畢業論文撰寫工作為例,不僅需要閱讀一定數量的英文參考文獻,還要撰寫畢業論文的英文摘要。對于完全沒有接觸過英文文獻的人來說,要想完成這樣的工作是非常困難的,這門課程恰恰彌補了我們的學生在這方面的不足。
其次,嘗試將課堂交給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不論什么課,如果只是老師一味地講解,學生沒有參與到其中,那么課堂氣氛必定不會活躍。有些老師希望通過提問的方式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但又發現,到了大學,尤其是大學高年級之后,很少有學生在課堂上愿意主動回答問題。我們的做法是這樣的:首先明確地告訴學生,課程的最終成績中平時成績占30%,他們可以選擇以作業的方式或者以回答課堂問題的方式來獲得這部分成績。而我們給出的作業難度要遠大于后者,所以所有的學生都選擇回答問題,而且他們覺得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課堂氣氛非?;钴S,甚至出現幾個學生爭搶回答一個問題的現象。
3 采用更為合理的考核方式
專業英語考試的重點應放在考察學生綜合利用專業英語知識從英文資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2]。其關鍵在于學生能否理解文獻資料。怎樣才算是理解?我們認為,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將一篇文獻中的工作描述出來,并且能讓聽眾聽懂,就可以稱之為“理解”。
基于上述觀點,我們采取了全新的考核方式。在本課程剛開始的時候,就由老師給出數十篇英文文獻,要求學生每人從中選擇一篇,并以之為基礎,制作ppt。當本學期課程快結束時,由學生播放自己的ppt,并進行大約7分鐘的報告,報告形式模擬畢業答辯,然后由教師和在場的同學提問。最后,根據學生在報告中所體現的對文獻的理解程度和回答問題的情況給出考核成績。這種演練學術報告及問答的過程,不僅對學生的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進行了考察,還鍛煉了他們制作ppt的能力和現場演講的能力,并引導他們進行學術思考,了解在別人進行學術報告時如何通過提問來進一步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
總之,我們通過對我校本科生的化學化工專業英語教學進行改革,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并初見成效。
參考文獻
[1] 郭愛軍.關于應用化學專業英語教學的一點體會[J].科技資訊,2010(2):229-230.
[2] 趙逸云,劉光恒,周駿,等.應用化學專業英語教學的探索[J].大學化學,2002,17(2):21-23.
[3] 杜攀.化學專業英語教學初探[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11,27(2):63-65.
[4] 鄭海濤.應用化學專業英語教學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10):101.
[5] 高倩.國際學術交流背景下研究生專業外語的教學實踐探討[J].醫學教育探索,2008,7(12):1275-1277.
[6] 馬永善.教師應把建立知識體系作為教學的基本目標[J].青年文學家,2011(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