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轉專業是高校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高校中較為普遍的現象。而本文主要闡述首次遇到的學生頻繁轉專業問題,通過對整個事情的觀察、了解以及辦理過程中,引起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轉專業 頻繁轉專業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b)-0000-00
1何為頻繁轉專業
何為頻繁:百度百科解釋,即頻率很高,次數很多[1]。依據頻繁一詞在百度百科的簡易解釋,本人工作中遇到一學生,在短短一個學期內在兩個專業中多次轉換,搖擺不定。
2問題背景說明
2010級汽車服務營銷專業學生,籍貫:廣東汕尾人 ,家中獨子,高三復讀后考到我們學院。 2010年9月18日至22日,向輔導員老師反映打算轉專業但是不知道轉哪個專業好。2010年10月11日,想轉專業但是還沒想好轉哪個專業(在管理系與經貿系之間徘徊)。2010年12月初,學生公寓二棟宿舍調整,由10人間調整為8人間,提出要不換宿舍要不轉專業,其中理由是與宿舍另外三名舍友關系不是很好;宿舍環境較差,與心中理想的宿舍環境差距較大。2011年2月21日,正式辦理轉專業手續并順利轉向金融投資與理財專業。2011年3月6日,以跟不上新專業學習速度、和班上同學難以融入為由提出轉回汽車服務營銷專業,并堅定承諾,保證不會再轉回金融投資與理財專業。2011年3月23日,以完全聽不懂汽車服務營銷專業基礎課為由,再次要求轉回金融投資與理財專業。2011年3月28日上午,辦理再次轉回金融投資與理財專業手續,并取得學生家長同意。2011年3月28日當天下午,在上交轉專業辦理手續的材料時,再次提出不想轉,依然想讀汽車服務營銷專業。2011年6月30日 再次提出想轉到金融投資與理財專業……來回輾轉四次。
3 對整個事情的處理
事情處理堅持的原則:堅持尊重學生自己的人生規劃,職業規劃的前提條件下,以學生的成才發展為原則對學生頻繁轉專業進行引導及處理。
第一次轉專業辦理過程:通過多方面對學生進行了解后,針對原因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權衡分析后,按照相關的辦理程序順利完成轉專業。主要從以下方面:
(1)原因了解:
學生對學習汽車服務營銷專業提不起興趣:高考填報志愿時壓根不了解汽車服務專業,具有隨意性報考,目的只想能夠被錄取到就行。
為了以后更好就業:學生及家長表示有金融專業相關的親戚朋友,畢業時能夠幫助推薦就業,現專業不利于個人以后就業。
學習能力限制:學生原本是學文科,對學習汽車、機械類課程基礎薄弱,在知識掌握上有一定的困難,課程知識難以接受和掌握。
宿舍問題:與宿舍另外三位同學關系不是很理想,體現在平時宿舍生活上的細節,舍友間的興趣、愛好存在分歧,舍友間較少溝通。另一影響因素是現在所住的學生公寓環境與心中的理想宿舍環境相差較大。
(2)對專業的認識:多次邀請教研室主任、專業教師,從專業學習、專業就業前景、專業知識等多角度與學生進行單獨座談,效果一般。
(3)家庭環境影響:獨生子女,家庭條件較好,父母比較遷就學生本人,在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選擇的基礎上,經過多次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后,得到學生家長同意確認。
(4)轉專業利弊權衡分析:對轉專業的利與弊向學生細談,雖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轉專業學習興趣并非一轉就了事;會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包括是否做好了準備;新班集體融入問題;補課問題;學習方法轉變等等。
(5)學校相關制度[2]:學生手冊第十一條(四)學生轉專業、轉學手續,原則上可按每年的一月份辦理。條件:新生入學滿一學期。學生剛好入學滿一學期,且在第二學期開學第一周,符合學校的轉專業制度,所以,按照程序順利完成轉到金融投資與理財專業。
第二次轉專業:由金融投資與理財專業轉回汽車服務營銷專業(主要由對方老師負責辦理)
第三次轉專業辦理過程:在對學生深層了解及行為表現觀察,學生頻繁轉專業的根本原因:怕吃苦、愛面子、無恒心毅力、眼高手低。(1)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做選擇,給予關于課程學習的建議,即給一周時間旁聽即將要轉過去的專業課,包括老師和同學們的再次相處,再次嘗試能不能接受,避免因為沖動做決定。(2)多次與學生家長聯系溝通確認,并要求家長親自來學校辦理手續。(3)做好心理預防,擔心頻繁轉專業給學生帶來的心理壓力,安排同宿舍舍友主動與他交談,安排心理委員充分利用班級心理日記,每天閱讀,及時關注。經過一周的旁聽和同學們的互相幫助,學生已表決心能夠克服轉專業帶來的困難,以及在學生家長親臨學校辦理手續的情況下,再次完成轉到經貿系的手續辦理。
第四次轉專業:在辦理好轉專業手續的當天下午,突然又改變想法,想繼續就讀汽車服務專業。
4問題處理后引發的思考
對首次遇到的頻繁轉專業問題,通過對整個事情的觀察、了解以及辦理過程中,引起的幾點思考。
(1)設置合理的轉專業機制,有且僅有一次轉專業機會,但需設置一定的前提條件,原因有:a.個別學生在高中階段忙于學習,沒時間思考自己要學什么專業,甚至出現稀里糊涂就上了大學的現象;b.很多學生在高中時,對于專業選擇感到無所適從,于是家長做主幫孩子選了專業;此外,有些專業宣傳多,有些宣傳少,學生對專業學什么、將來做什么都不太了解;也有一些學生懷著從眾心理報志愿,眼前什么熱就追求什么專業,沒有長遠考慮。所以建議在第二學期初讓同學們有一次重新選專業的機會。但是并不是無條件,必須達到一定的條件,如學習成績要求、紀律表現等前提條件(有關轉專業條件和機會在入學教育時預先說明)在給予學生壓力的同時,也讓學生定下心努力學好第一學期的課程。
(2)原則問題:在對學生有充分了解且確保心理沒問題的情況下,對于頻繁轉專業的問題,適當在制度和原則上不給予希望,目的好讓學生靜下心刻苦學習!
(3)正確引導:做好入學初的專業教育,明確專業學習方向目標及職業目標的同時,更要引導好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有效實現其人生價值,大學學習并不僅僅是選到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掌握能力。包括交際能力、寫作能力、合作能力、組織能力……都代表了一個人最基本的素質和能力,是畢業后較好地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
(4)感恩教育缺實效:言辭會表達得很好,但在實際做法中,讓人揪心!對充滿個性張揚的部分90后學生來說,感恩的形式無比豐富多彩,但是在平時細微的行動中,卻不甚理想!
(5)家庭教育:從學生家長的多次交流、座談中了解到,學生家長對學生長期以來的無限寬容和遷就,以致一次又一次盲目的支持學生的選擇,并沒有真正了解學生的情況。
(6)試讀、旁聽: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到喜歡的專業旁聽課程,一方面增加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另一方面對于打算轉專業的學生來說,提供一個專業課前試讀、了解的機會,避免因為沖動而做出不正確的選擇或者沒機會挑戰新專業而被迫堅守著最初選擇的專業。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60073.htm
[2]學生處編印.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學生手冊,2009年版.
[3]趙良梅 對高職院校學生轉專業管理的思考.人力資源管理,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