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要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需強化學生的技能訓練。改變傳統的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訓操作能力訓練為輔的教學模式,采用以實訓操作能力訓練為主,理論教學服務于實訓操作能力訓練的教學模式是培養現代醫療技術人才的重要方式。
關鍵詞:衛生職業教育 實驗實訓教學 設施配置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b)-0000-00
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數以億計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任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屬普通中等衛生專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主要培養醫藥衛生類的初、中等專業技術人員。為社會主要是農村和城市社區培養護理、醫學相關專業的“技能型、服務型的高素質勞動者”,包括為廣大農村培養適宜的鄉村醫生。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學專業的迅速發展,我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同時也為中等衛生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為了提高醫學教育質量,努力建設醫學教育強國,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重大戰略目標。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中等衛生職業教育服務于國家建設的能力。使醫療技術操作更加科學、規范、安全,更好地為人的健康服務。實驗實訓教學是最好手段和方法。實驗實訓教學是指獨立設置的實驗實訓課和理論課中的實驗實訓環節,是實現高職培養目標的主體教學環節之一,也是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辦出成效、辦出特色的關鍵。
改變傳統的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訓操作能力訓練為輔的教學模式,采用以實訓操作能力訓練為主,理論教學服務于實訓操作能力訓練的教學模式是培養現代醫療技術人才的重要方式。
基于這一觀點,筆者綜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要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需強化學生的技能訓練。實驗實訓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鑒于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學生的培養目標是面向基層醫療機構,筆者認為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實驗實訓設施主要由以下幾個板塊構成。
1、給藥治療技術實訓室:
實訓項目:各種注射藥物的配置技術、給藥治療技術、標本采集技術、預防交叉感染技術等實訓。
實訓設施:全功能護理人、帶警示臀部肌肉注射訓練對比模型、帶解剖結構的臀部注射模型、多功能注射模塊、帶警示上臂肌肉注射模型、全功能完整靜脈穿刺及注射訓練手臂模型、嬰兒頭皮穿刺模型、輸液泵、脊椎穿刺模型、骨穿及股靜脈穿刺模型、器械柜、護理床等。
實訓目的:該實訓室為培養臨床護理人才組建的,以提高培養臨床給藥治療技術操作能力。
2、換藥技術實訓室:
實訓項目:傷口處理、小手術的操作等實訓。
實訓設施:縫合練習模塊、外科縫合包扎展示模型、外科多技能訓練模型組合、氣管切開護理模型、外陰縫合練習模型、擔架車、器械柜、護理床等。
實訓目的:進行切、縫合、拆線、包扎等外科基本技能的練習。練習和提高各種傷口的護理、清洗、換藥、包扎等基本技術。進行皮膚、血管、腸管、深部組織的切開、縫合、打結等技能操作訓練。
3、觀察實訓室:
實訓項目:觀察床的放置、鋪床技術、生命體征評估技術、幫助病人清潔身體,促進舒適技術、幫助病人移動,維護安全技術、滿足病人營養需要技術、滿足病人排泄需要技術、冷熱應用技術、尸體護理技術等實訓。
實訓設施:全功能護理床、擔架車、高級成人護理模型、超聲霧化器、制氧機、灌腸訓練模型及灌腸包、輪椅、著裝式偏癱護理模擬裝置等。
實訓目的:進行鋪床、生命體征評估、幫助病人清潔身體、幫助病人移動、滿足病人營養需要、各種灌腸操作等操作技能的訓練。
4、搶救技術實訓室:
實訓項目:制氧機、鼻導管給氧法、鼻塞給氧法、電動吸引器吸痰法、洗胃法、簡易人工呼吸器使用法、呼吸機使用法、打開氣道暢通呼吸道法、口對口吹氣法、胸外心臟按壓法、仰臥壓胸人工呼吸法等實訓。
實訓設施:簡易人工呼吸器、全功能呼吸機、高級分娩與母子急救模型、新生兒氣管插管模型、電動吸引器、帶警示透明洗胃機制模型、自動洗胃機、全功能急救人、模擬除顫人、心電監護儀、心電圖機、擔架車、護理床等。
實訓目的:訓練操作洗胃法、氧氣吸入法、鼻飼法、氣管切開護理、十二指腸引流術、食管及胃底雙氣囊壓迫術等技能。進行瞳孔觀查、模擬頸動脈搏動、打開氣道、CPR急救、胸前捶擊、氣管插管、血壓測量、建立靜脈通道等急救方面的全方位練習,同時還可以使用真實除顫儀進行除顫操作,及外接心電監護。模擬產前檢查,產中分娩和產后護理,提供典型的正常分娩和異常分娩案例。
5、示范教學室:
實訓項目: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開放式輔助教學系統等設施進行理論教學、音視頻教學、操作演示等。
實訓設施:多媒體教學系統、開放式基礎護理輔助教學系統、腹部觸診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數字遙控式電腦胸部心肺聽診模擬人、電子孕婦腹部觸診模型等。
實訓目的:通過大量的文本、圖形、動畫、聲音、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來介紹護理學的基礎知識和護理技能。進行肝觸診;脾觸診;膽囊觸診;肝、肝囊、脾綜合體征觸診;常用疾病壓痛與反跳痛等教學訓練。在模擬人相應的聽診部位進行聽診訓練。進行四段觸診、胎兒心音的聽診、骨盆外部測量和乳房護理的練習和指導。
實驗實訓教學與理論教學互為補充,相互促進,在保證學生全面發展,形成高素質的實用性人才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中等衛生職業教育中應充分發揮實驗實訓教學的優勢,逐步形成理論知識與臨床知識、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有機結合的實驗實訓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 陳廣銀. 從教學改革的實踐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的發展[J]. 衛生職業教育. 2010(09)
[2] 武翠玲,秦永燕. 關于推進醫學生物化學理論教學改革的探索[J]. 長治學院學報. 2010(02)
[3] 喻紅,李小明,何春燕,杜芬,武軍駐. 醫學研究生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 西北醫學教育.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