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訪問法、專家調查法和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的680名學業不良學生進行研究和分析,運用成敗歸因理論和自我效能感理論對學生學業不良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體育教育專業 學業不良 成因分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b)-0000-00
1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學業不良影響因素分析
1.1 學習動機與態度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學業不良的影響分析
研究表明,學習動機與態度的貢獻率為28.495%,在各種成因中排在第一位??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出現學業不良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學習動機和態度不正確所導致的。
1.2 學習基礎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學業不良的影響分析
學習基礎的影響以11.93%的貢獻率排在成因的第二位,說明學業不良學生在成績的影響因素上很看重原有的知識基礎和運動技能儲備。這些知識基礎的儲備也應該是來源于高中階段的學習能力和狀態。而學業不良學生選擇的結果說明他們認為體育專業院校的課程學習是在原有學習基礎上的繼續,是一種知識的連貫學習。
1.3 學習習慣與方法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學業不良的影響分析
學業不良學生調查問卷顯示,學生課堂上多數采取睡覺、看報紙的方式,經常走神;而對于自己學習時間和精力的付出上,有596人占調查對象總數的89.22%的學業不良學生承認自己付出時間和精力很少。能夠自主學習學業課程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如此多的學業不良學生,再加上沒有有效的學習習慣與方法,將使學業困難的改變成為難題。不能學會學習比不學習更嚴重。
2 解決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學業不良的對策研究
2.1 提高體育教育專業學業不良學生學習動機與態度的對策研究
在教育過程中,激發學習動機以幫助他們擺脫學業不良,可以采取以下教育對策:(1)激發學業不良學生的學習興趣;(2)引導學業不良學生的歸因訓練,形成期望的歸因模式;(3)幫助學業不良學生獲得成功感,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
2.2 針對體育教育專業學業不良學生學習基礎的教學策略研究
學習基礎主要指學業不良學生在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等方面與非學業不良學生存在的差距。因此對于學業不良的學生必須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策略:一、應盡快彌補知識的不足和調整知識結構;二、使學生盡快掌握學習方法和技巧。
2.3 教師對解決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學業不良的對策研究
首先,提高教師的教法是解決體育教育專業學業不良學生的根本所在。教師不恰當的教學方法,會造成學生的抵觸情緒,挫傷他們的積極性。特別是對待學業不良學生,因材施教,使他們有溫暖感,獲得獨立練習的機會;其次,運用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影響學業不良學生改變的重要手段。第三,教學中積極有效運用教師期望,是提高學業不良學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措施【8】。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運用因子分析方法,確定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學業不良的成因依次為:學習動機與態度、學習基礎、學習習慣與方法、教師因素、學風考風影響、課程設置因素。
(2)體育教育專業學業不良學生將學業不良主要原因歸因為學習動機與態度、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與方法等內部不穩定性因素。從影響程度看,內部歸因大于外部歸因。學業不良學生這種積極性的歸因方式,將提高他們對成功的高期望表現,進而提高完成學業水平。
(3)體育教育專業學業不良學生學習動機與態度水平較低。低水平的成就動機導致學業不良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降低,這種歸因的結果將引發學業不良學生表現出期望的歸因模式。
(4)對于學業不良學生,重要的是提高其學習習慣的自覺性和學習方法的技巧,嘗試“快樂學習”和“成功學習”,降低和克服厭學情緒,是減少學業不良學生最有效的手段。
3.2 建議
(1)針對學業不良學生學習動機和態度水平較低的現狀,建議應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通過培養學業不良學生的直接興趣,進而帶動間接興趣,在興趣的推動下體驗學習的成功感,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
(2)加強學習方法與技巧的掌握,重視大學新生學習方法的講座和座談,把握專業發展趨勢和學會學習的能力,盡快適應大學校園的學習和生活。
(3)教師的教風、學院的學風和考風都是導致學業不良產生和擴大的外在環境因素,因此應加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嚴謹治學和誠信為本的學風,形成積極向上的學術氛圍。
(4)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在不影響必修課的基礎上,應拓寬新興職業需求理論的選修,嘗試開設更強實用性的社會需要學科知識的課程。
參考文獻
[1] 劉萬玲.學習困難研究綜述[J].教育探索,2009,(12):1-3.
[2] 陳栩,雷萬勝.20年來國內學習困難學生研究綜述[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1):103-106.
[3] 俞國良.學習不良兒童社會性發展特點的研究[J].心理科學,1997,(01):389-394.
[4] 余建英,何旭宏.數據統計分析與SPSS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5] 雷靂,張欽.等.學習不良初中生的成敗歸因與學習動機[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8,(4):37-39.
[6] 楊朝霞.“學習困難學生”的成因分析與教育對策[J].教育心理,2008,(2):15-17.
[7] 馬毅,張紹禮,林松,徐大林.對課程設置理論及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框架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0,(1):4-8.
[8] 梁芳.淺議教師期望對學校困難學生的影響[J].教育科學,2000,(4):45-48.
[9]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體育教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
[10] 張涵勁,朱昌義,陳俊欽,陳顯松.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內容設置的基本價值取向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25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