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歌唱意識與演唱者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性,并不是無稽之談,因為歌唱的直接操控者便是歌唱意識,沒有正確的歌唱意識,歌唱就沒有了思想與靈魂,空余華而不實的軀殼。既然如此,培養正確歌唱意識就顯得至關重要,但培養歌唱意識并非易事,本文就以歌唱意識的重要性與歌唱意識培養途徑為問題進行了研究與探討。希望提出的部分觀點能為聲樂意識的培養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歌唱 意識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b)-0000-00
1歌唱意識之于聲樂歌唱的重要性
1.1正確歌唱意識是良好歌唱心理的基礎
歌唱這門學科與生理學、心理學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演唱者發聲器官與歌唱肌體,還有生活經歷的不同,每個演唱者大腦思維對音樂的感知也是有差異的。由于聲樂歌唱是抽象的,因此聲樂演唱無論在那個環節都需要心理的調控。這種調控是歌者思維對外界事物自然的心理反應,亦反作用于歌者的歌唱肌體,從而協調內外行為的統一。唱歌是一種生理運動,由心理進行調控,對發聲器官反射出指令。這樣,讓歌唱成為心理創造能力的產物,也體現了心理創造能力的強弱。因此,樹立良好的心理創造能力,勢必會造就更為正確的演唱方式與聲音概念,這也是造就正確的聲音形態的重要前提條件。綜上所述,正確的演唱意識是良好的演唱狀態的基礎,他們是不可分割的。
1.2歌唱意識與歌唱肢體的關系
歌唱肢體在聲樂表演時,扮演者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良好的肢體表現不僅能夠帶動與促進聲樂表演,而且大大增加了表演的可觀賞性與舞臺表現力。首先在聲樂演唱中,歌者要培養正確的歌唱意識與習慣,培養這種歌唱意識要在把握歌唱技巧的同時配合演唱肢體,將歌唱中的聲音、感情、姿態相互協調,統一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在內部相互聯系的基礎上補充。身體本身就是一種樂器,歌者在演唱中要運用到的不僅只有發聲器官,演唱時與肢體相互協調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培養這種習慣可以使演唱聲情并茂,增加聲樂演唱的戲劇效果與深化演唱中所流露的情感。其次,一般來說,松弛與緊張是相對立的,但在聲樂演唱中,松弛與緊張卻是并存的[1]。歌者在演唱前應該進行一些心理調控與肢體的調整。這樣能夠減低歌者的緊張情緒,同時能夠提高歌者的興奮度,使之在較為松弛又積極興奮的狀態下演唱,更快融入聲樂演唱的角色中,保證歌者演唱的質量。
2正確歌唱意識的培養途徑
2.1樹立正確的歌唱理念
在聲樂演唱中,正確的歌唱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以科學演唱方法為前提,并與之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它在藝術實踐的時候往往會起到指導的作用,從而提升演唱的水平。歌者若想要樹立正確并且科學的歌唱意識,首先,要了解聲樂這門學科同時具有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特征,“所謂藝術性是需要音樂研究者去創造去實踐的,科學性講求的的是精確,客觀,分析,研究[2]。”可以通過科學的歌唱概念對歌唱實踐進行指導,讓科學且正確的歌唱意識與歌唱技巧相結合;其次,歌者的心理素質對教學與演唱的影響是明顯的,培養歌者的心理素質對樹立正確的歌唱理念是至關重要的。如有些學生在平日上課的時候唱的不錯,到考試時卻發揮失常,本來背的爛熟于心的歌唱怎么也想不起來,很熟悉的旋律竟也“卡殼”了。每到關鍵的時刻就容易緊張心跳加速,忘詞跑調,雙腿發顫等,以上這些現象都由于學生的心理素質比較薄弱,消極情緒在起作用。因此,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在多種環境下鍛煉學生,努力提高學生對聲樂演唱的熱情,使學生在精神與情緒上能擁有一個良好的狀態,能夠自我調節歌唱情緒,樹立一個正確的歌唱理念。
2.2正確的呼吸與語言意識養成
呼吸與語言是人的最根本的功能,但于聲樂而言便是關鍵所在。歌者若想為聲樂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與鋪墊,必須掌握好呼吸這個要素。在歌唱時,首先要明白呼吸的關鍵,歌唱時并不是著重在吸入氣息,而是在于氣息的呼出,但這樣并不是說吸氣就不重要了,只有在二者相互配合下,注重呼氣與吸氣的合理分配,使呼吸能夠完全的服務于歌唱,才能保持歌唱的完整性。
簡單來看,歌唱就是流暢的呼吸配合語言與旋律。因此,在聲樂這個學科中語言是個不可或缺的要素。在聲樂歌唱的學習中,首先我們要遵循每種語言的特點進行演唱。“美聲唱法起源于歐洲所以外國作品的比重很大。所以美聲唱法的形成也是基于西方語言的基礎之上。要想學好美聲唱法除了掌握科學的發聲之外,其次就是要正確的語言發音。比如:意大利語、德語、法語等。只有正確的發音,才能將外國作品表達清楚,同時正確的發音也可以將好的聲音展現出來[3]。”最后要對歌詞所涉及的語言勤加練習,方能找到每一種語言、唱法的特點與規律,養成良好的語感,在歌唱時發揮其功效。
2.3培養自然歌唱的境界
聲樂這門學科所學的方法與技巧最終目的是為了達到最佳的演唱效果。在熟練掌握了這門學科的技巧與方法后,演唱者要向觀眾展示的不是高深的技巧,而是優美的旋律與動人心弦的歌聲。演唱者需要把這些技巧運用自如,使之融入歌唱中,最終回歸自然的狀態。演唱者若想達到自然的境界,首先需要淡忘演唱的方法,因為我們唱的不是方法而是歌,所以我們要重點放在突出作品的音樂表現上。對原來的訓練方法進行一些調整,可以將某些作品里最具代表性的歌詞提煉出來,用來做發聲練習,在這過程中尋找歌唱的感覺,進一步提升歌唱水準,使所學方法轉化為音樂。其次要樹立良好的歌唱狀態,聲樂歌唱本身便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演唱者以飽滿的富有與作品相應精神的狀態來演繹。可是,許多演唱者在歌唱時腦海中想的是技巧,并非全心投入,這樣的歌唱狀態是無法取得優秀的效果的,要經過長期的歌唱訓練,將情感毫無保留的融入歌唱中,慢慢養成最佳的歌唱狀態。最后歌者提高自身文化的綜合素質,當聲樂歌唱方法掌握到一定程度時,想在聲樂的殿堂再上一層樓將會越來越困難。這時候,是歌唱想要達到藝術的層面,這就需要歌者對各類文化廣泛涉略,提高對美學、文學等方面的文學素養。
3結語
聲樂歌唱技能的培養并非一日之功,確立正確的歌唱意識也非一朝一夕,需要以水滴石穿的韌性一天天積累,才能一步步靠近目標,終至實現。在漫長的聲樂歌唱學習過程中,勢必會有許多的曲折,可俗話說的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無論多大的問題只要找到了相對應的解決辦法,所有難關都會迎刃而解。而且在這個不斷嘗試的過程中,聲樂歌唱的技巧會慢慢融入歌者的骨血,最終達到自然歌唱的境界。身為一名從事聲樂學科的人,在今后聲樂教學之路,我們將會與時俱進,不斷探索與積累,努力做到教無定法,教藝無涯。
參考文獻:
[1]東青. 正確的歌唱意識與聲樂演唱之間的關系探微 [D].西安音樂學院,2011.5.
[2] 韓勛國.聲樂藝術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68.
[3] 周密.對歌唱意識的培養之我見 [J].音樂時空,2011.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