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對于高校的音樂教育不斷的推出新的標準,不僅是要單一的知識講解,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們要將知識融于娛樂,只有這樣才可以體現其創造性教學的價值。不過目前在進行高校的音樂教育中,要將對學生的音樂審美的教育加以重視,在教學內容上不斷的加深和體現,從而加強學生的在音樂上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視聽審美 高校音樂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b)-0000-00
目前,隨著我國音樂文化的不斷發展,在高校中的音樂教育成為發展我國音樂文化事業的重中之重,所以在高校中的音樂教育就需要不斷的完善,不斷的滿足社會的需。高校的音樂藝術教學,我們需要不斷的重視對學生們在音樂情感和美德教育方面的重視,可以說進行高校的音樂情感和美德教育是進行音樂教育的根本性出發點。在目前的音樂發展階段,高校進行音樂的審美教育是在新世紀音樂教育的顯著特征。所以,基于這樣的現狀,進行高校的音樂教育就要積極的引進視聽審美相關的教學方法。所以目前高校的音樂教育可能達不到這樣的教學要求,目前的高校教育可能就只是單一的傳授音樂傳統教育知識,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不過這已經是不能夠滿足目前的教學要求了,我們需要引進更加晚上的教學方法,積極的利用視聽審美來加強高校的音樂教育,視聽審美可以說是一種非常自由的教學方式,是目前一種新型的多元化教育。更加的符合音樂教育的根本性目的,進行音樂教育其實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學生的綜合發展,追求人類文化的全面性。及時我們沒有能力將每一位音樂的學生都培養成音樂專家。不過我們是可以通過努力更好的將音樂的學習者培養的更加出色和更加的富有造詣。所以,要想達到這樣的教學要求,我們就不能到音樂教學中使用單一的教育方法,必須積極的和現代技術以及現代的教學方法相互融合,才可以更好的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和創造力。讓學生早音樂的學習中不再枯燥乏味,要非常的原意學習音樂。更好的再寓教于樂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審美和創造力。不過對于如何將視聽審美的教學方法運用到高校的教學之中也是高校需要重視的問題。
1 在高校的音樂教育中積極體現音樂的審美教育
(1)音樂其實就是一種聽覺上的藝術,可以說主要就是依靠聽覺來完成,不過在進行音樂教育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只是一味的進行聽覺上的教育,完全的忽視了其他的方面,這樣的教學方法也是非常的不科學的,目前的高校音樂教育就需要積極的將音樂的審美融入其中,將美育教育在音樂教育中體現出來,高校的教學大綱中明確的指出了審美性是音樂教育最基本的特征。高校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欣賞、感受和理解,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完善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而且在高校進行音樂審美教育工程中,要積極的將視聽訓練融入其中,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可以更加全面的教育學生能夠從多方面理解和學習音樂,提高音樂審美,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在積極的參加到音樂教育和音樂活動之中,從內心去感受真正的音樂美感,給自己和欣賞音樂的人們帶來心靈上的洗禮和熏陶。目前在高校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是有很多的學校在積極地引進視聽的教學手段的,而且對此在教學內容上也是越來越重視,使得音樂教育不僅僅是音樂知識的傳達,更是進行著一種音樂美感的教育。因此,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就不僅僅是有著音樂的學習意識,也使得學生具備表現音樂美的能力;學生們要注重對音樂美的感受力,也要注重表現音樂美的知識和能力。對高校教師來講,音樂是一個技術展現的系統工程,它要求音樂教師把對美感的訓練貫穿其中。所以高校的音樂教師就應當將培養學生音樂的欣賞能力加以提高和重視,可以從作品中去讓學生感受著音樂美。
(2)審美在高校的音樂教育中的探索和創新。高校的音樂審美教育對音樂教育而言是一種探索和創新,在進行高校的音樂教育中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學生是充當著教育的主體角色的,也可以說學生在整個音樂審美教育中是進行音樂審美的主體,教師在音樂的審美教育中是充當著音樂審美教育的主導型作用的。在進行音樂作品的審美教育的時候,教師是要對整個作品講解和指導,這樣才可以更加的有利于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的欣賞評價和再創造,這有這樣的才可以使得學生能夠字欣賞的基礎上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作品。這也就是我們說的音樂作品的再創造。只有對學習的音樂作品有著一個非常深入和細致的了解的基礎上才可以有著這樣進行再創造的能力,學生在對音樂作品有著很好地理解的基礎上還可以將作品的思想和創作傳達給他人,更加的富有自己的欣賞內容,所以,讓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更加深入的欣賞理解是學生們學習音樂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如果沒有自己的欣賞,那么音樂作品就只是一個曲譜,只是一張紙,根本是不具有音樂美感的,所以任何的音樂作品也都是需要進行理解和演繹的,只是單一的依靠著音樂的字符是無法表達出創作者真正的情感和創作內涵的,所以要想給予這樣音樂作品生命力我們就需要進行音樂的演唱和演繹,賦予音樂作品一個完整的生命力。一首音樂作品,僅僅是一篇創作,它就像一張支票,對于一位有能力的表演家來說,他可以隨意的去支配。目前,高校的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中,不僅僅是要培養學生在聽覺上的訓練,更重要的是要積極的和視聽教學方法相結合,讓學生真正的感受著音樂的真諦,使他們去體驗作品的情感,學會審美,訓練他們不僅要聽到音樂,還要聽到音樂之外的情感,音樂教師要合理的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爭取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的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心去構建適合自己的音樂審美,積極的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敏感度,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更加準確的去理解和感受音樂,優化音樂審美教學。
2 視聽教學方法可以更加深情投入音樂的審美教育
2.1 高校的音樂教師扮演者音樂的表演者
在進行高校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在整個的教學活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教學成果的好壞直接受教師的教學過程中表現好壞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重大。那么怎樣做才可以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充滿感情和教學激情,這對教師而言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驗。在目前的很多高校的教學中,對于教師的要求也不再不斷的朝著這個方向靠攏,要將自身的感情投入到教學活動過程之中,進行帶有感情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方式也越來越多成為了目前高校音樂教育的基礎。在以往的高校音樂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只是講解和傳授音樂的樂理相關的知識,或者耗費精力的去構建音樂的教學體系等,并不注重感情的教育,更是不會積極的引用視聽審美的教學方法,不過,隨著教育的不斷進步,高校的教師也是在不斷地 進步,不斷的通過意境和視聽等教學方法來進行知識的傳達,更好的培養學生對音樂審美的情趣。促進了高校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欣賞的能力,使得音樂這一藝術的表現形式更加的唯美。有時在進行音樂教學內容中會有進行音樂作品的演繹課程,這樣非常的需要音樂教師指導學生更好的完成音樂的演繹,運用自身的情感將學生帶入到整個音樂作品的情境之中,對于學生的每一個音都要教給學生,每一個特定的審美都要進行訓練,教師要發動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有了這樣的準備,就一定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對音樂作品學生的積極性,更好的提高了教師對學生音樂素養的教學質量。所以進行視聽審美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積極運用,是非常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和音樂修為的。不過這其中的教師是必須要有感情教育的。對于整個的教學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2.2 在高校中的音樂情趣教學主要體現在音樂的審美
如何在整個音樂教育中發展學生的音樂情趣也是目前對于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比較重要的內容,只有更好的發展學生的音樂情趣才可以更好的使得學生在音樂的教學活動中更加深刻感受音樂的內涵,那么如何提高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音樂情趣呢,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內容。不能在單一的教授學生們枯燥無趣的音樂樂理知識或是一些音樂技能,堅決的改變以往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的機械教學方式,積極的通過視聽審美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感受,這目前基本上已經成為了高校進行音樂教育的重中之重的教學內容。放棄以往教學方式,在音樂教學中通過音樂的情趣來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找回學生的音樂興趣,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解決。促進學生們對音樂產生更濃厚的興趣。音樂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取樂。音樂教師既要堅持音樂的審美教育也要想方設法的去激發學生的音樂審美。不過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高校的音樂教師要進行非常大的努力,需要的是他們很多的付出。他們要善于動腦,也要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去打動學生,喚起他們的音樂美感。所以必須要音樂教師積極的 利用視聽教學手段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審美情感。因此,作為一名高校音樂教師,需要一直不斷的實踐和探索。
3 在音樂教學中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
在如今的教學中,媒體技術也是完成高校音樂教學中視聽教學非常重要的方式,可以更加形象生動的展示音樂作品,更加有利于學生的音樂理解和學習。不過在以往的音樂教育中,主要就是會通過鋼琴等樂器進行完成的,老師們往往是把鋼琴和講臺區分開,先進行板書的講解,然后就是演奏,這樣一成不變的教學顯得非常落后了,整體的音樂作品不能夠被完整的體現出來的,無法充分的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更不能進行很好的結合。在如今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先進技術,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爭取將視聽做到完美的融合。進行視聽教學過程中,可以很好的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使音樂作品充滿著生命化。教師還可以通過電腦對學生進行視聽的訓練,利用電腦的諸多功能使得學生們更快的注重實踐,感受著自己創作音樂成就感,這對學生的激勵是非常大的,是非常的有利于音樂的教學質量的。
參考文獻
【1】劉建剛如何在高校音樂教學中體現審美教育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9.
【2】 馮凱試析美國對外政策的均勢策略-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11(10).
【3】劉星淺談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0(7).
【4】吳志仙論高校音樂教學的雙重價值-藝術研究 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