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代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一個十分特殊,而且重要的群體,這不僅僅是因為大學生的人數多的特點,也是因為當代大學生的構成已經不同于以往了。本文旨是先探討了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然后探討了針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如何創新。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思想特點;思政工作;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b)-0000-00
當代大學生已經逐漸成為了我國社會中一個特殊且重要的群體,其中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是屬于90后的,而且獨生子女已經占據了大學生人數的一半以上,他們具有不同于以往大學生的新的特點。本文主要是探討了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以及根據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應給予什么樣的創新對策。
1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主要可以分成三個部分進行分析:思想認識模糊、社會責任感低、心理承受能力差。
1.1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認識模糊,但是對待政治的熱情卻很高
當代大學生對國家大事非常的感興趣,尤其是對國家各方面的相關制度、法律條約等,不論新舊都有著非常強烈的參與意識,這種充滿政治熱情的心態對國家來說無疑是件好事。但是,當代大學生對于國家政治事件的實際情況,卻沒有全面的了解,當他們所關心的國家政治事件發生問題的時候,他們飽滿的激情則很容易導致出現過激、抵抗、叛逆的心理。
1.2 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低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個人價值實現的觀念也不斷的被重視,尤其是當代大學生,他們對于自身的價值體現有著非常急切的心理,但是,由于當代大學生沒有足夠的實踐知識的累積,更也沒有足夠的社會經驗,從而導致了當代大學生出現了理想主義。當代大學生非常重視自己的理想,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能夠實現。然而在當代大學生中,有很多的理想都是與權利、金錢所聯系在一起的,他們不斷的追求著這樣的理想,卻忽略了對社會的責任感,過分的將個人的得失、利益看得很重。這種當代大學的思想特點,很容易扭曲了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走上利己主義的道路。
1.3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低,但是有著強烈的競爭意識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就業成了當代大學生最為重視的話題,據統計,當代在校的大學生規模已經高達2800多萬人,可是就業環境卻不足以讓所有當代大學生都有良好的就業發展,因此,在這樣的“狼多肉少”的環境中,當代大學生都有著非常強烈的競爭意識。但是,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過少,并不了解社會的競爭狀況,而且都是在被家庭、學校的保護中成長的,從而導致了當代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低的特點。
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對策
針對以上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給予相應的創新對策,如下:
2.1 心理健康咨詢工作的創新
首先,高校應積極的開展心理健康咨詢的工作,并鼓勵當代大學生勇于將自己心里的疑惑、不愉快的心情傾訴出來,不論是情感、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的問題,都應勇敢的傾訴。其次,培訓幾個專門負責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的教師,可以采取開放式的咨詢工作,讓大學生積極的前來咨詢,教師應耐心的做大學生的聆聽者,并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指導。或者也可以建立一個本校的心理健康咨詢網,大學生可以采取不記名的形式,在心理健康咨詢網,或教師的郵箱中傾訴自身的問題,心理教師同時給予相應的心理指導。最后,指導大學生應如何掌握自己的情緒和調節自己的心理,從而有效的幫助當代大學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積極的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問題。
2.2 教育理念的創新
目前,很多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時候,都只是一味的將國家政治的內容、事件解說給大學生聽,沒有將國民理念貫穿到解說中,從而導致了當代大學生只是單純的對國家政治感興趣,甚至隨意批判國家政治內容,卻不知道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課程的時候,應對教育理念進行創新。首先,高校在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要時刻把國民社會的理念貫穿進去,讓大學生全面了解國家政治的的內容及意義,從而有效提高當代大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其次,高校在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還要時刻貫穿以人為本的觀點,根據當代大學生的教育情況、發展需求等,給予相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確保當代大學生秉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做人處事。最后,高校在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還要著重教育誠信道德的理念,要讓大學生明白誠信是與自身的學習、生活、工作、情感等都密切相關的,人一旦失去了誠信,那么他在這個社會也就會很快失去立足之地。一個有誠信的人,他的人格魅力就會變得高尚,而且讓人敬仰。
2.3 教育內容的創新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教育內容也應與時俱進,如果一味的老調重彈,不僅會讓當代大學生對教育內容失去興趣,還會讓當代大學生對教育內容失去信心,認為在校所學的教育內容在將來的社會上并無用武之地,從而導致了當代大學生對教育內容的反感。因此,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時候,應在教育內容上創新。首先,把目前社會發展的需求融入到思想政治課程中,將當代大學生在社會的發展需求作為教育的主要目的,保證教育內容的與時俱進,從而有效的提高當代大學生對教育內容的興趣。最后,根據當代大學生思想認識模糊這一特點進行有效的整理,讓大學生對目前國家政治的實際情況得到充分的了解,從而有效的避免了當代大學生因思想認識模糊,而出現的偏激、叛逆的心理。
3 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分析了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研究出高校思政工作應時刻注意分析新形勢、新情況,同時將傳統道德中的合理內核,以人為本有效的結合在教育中,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從而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溫明,施道榮,代奕.當代大學生思想特點與思想政治教育[J].前沿,2012,19(3):36-38.
[2]候霜,杜維彥.當代大學生思想特點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討[J].學理論,2012,22(2):226-227.
[3]林平.淺談當代大學生思想特點與政治工作創新[J].科技信息,2010(5):152.
[4]龔愛蓉.當代大學生思想特點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對策研究[J].常熟高專學報,2002(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