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針對90年以后出生的大學生進行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當代大學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實質性的作用,成為當前眾多高校面臨的實際問題。本文針對當代大學生的實際,對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設進行了分析和研討,并結合高校實際提出了改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 ?思想特點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b)-0000-0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任何時候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的歷史階段,面對更加復雜的社會環境以及大學生成長的實際需求,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務更為艱巨。
1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現狀
由于各種社會現象及社會思潮影響,在校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價值取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1.1 在行為準則和生活態度上,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
有強烈的愛國熱情,但由于對一些社會問題認識不夠,不能全面客觀的看待社會問題容易受本身客觀條件的制約和社會風氣的影響。
1.2 個性突出,有強烈的自主意識
當代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相對優越,追求個性、自我意識強烈,喜歡獨立處理問題,善于通過各種活動展示自己的想法。為了追求個性,他們可以隨意變更自己看待問題的觀點和立場。
1.3 互聯網時代特征明顯,對網絡有強烈的依賴性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當代大學生善于利用網絡獲取各種資源,但由于網絡信息內容魚龍混雜,他們受到的沖擊也就良莠不齊。甚至不自覺得利用網絡知識處理各種問題,在網絡中他們學會了獨處,與人交往能力不斷退化。
1.4 反叛意識明顯
由于強烈的個性,當代大學生遇事時會形成自己的觀點,敢于對一些自己認為的不合理現象質疑和反抗。但由于自身判斷能力有限,這些反叛的行為時常會出現誤區,遇到由不可抗拒的外力出現的現象時,會出現采用不理智的行為以宣泄自己的情緒。
1.5 社會責任感不強,崇高理想和信念缺乏
在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上,許多大學生表現出漠不關心,集體觀念淡化,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沒有樹立,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馬克思主義信仰模糊,對很多社會問題不感興趣,政治觀念淡薄,一些社會常識比較缺乏。
2 改進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2.1 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要重視學生的自我教育。當代大學生思維活躍,創新意識和自主意識很強,因此要重視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支持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院民主管理,維護學生的正當權益;開展各種生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建立平等溝通的渠道,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心橋”,使思想政治教育順利“抵達”學生的頭腦和心靈。
2.2 充分利用網絡積極引導大學生的思想
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交流和學習的一個重要方式,因此如何發揮網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具有現實意義的一件事情。互聯網本身所具有的互動特點,更容易打動好奇心強的青年學生,但正因為如此,它也為我們提供了更好的引導學生的方法,高校可以嘗試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參與建設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并安排老師負責指導。同時要發揮校園廣播、學媒、校報等多種媒體的功能,形成網上網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域,打造多面教育平臺。
2.3 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當今學生多為“90?后”大學生,大多數學生都有一定需要幫助和化解的心理問題。因此,必須結合當代大學生實際,深入開展與學生的對話交流活動,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和心理素質;建立健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的專門機構,按學校實際人數配備適當比例的專職心理教師,并根據要求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和心理咨詢,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2.4 積極利用學生組織的校園活動提升思想政治建設
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組織者,學生組織應該將思想政治教育列為每一學期的活動計劃中必備的主題之一,在活動前以調研的形式在思想政治教師和學生中征求活動內容,并鼓勵學生參與其中,活動后及時了解學生的反饋,以便改正提高,不斷擴大思想政治教育主題活動的影響力和教育力。
2.5 進一步加強輔導員自身建設,提高理論水平及整體素質
由于當前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多為輔導員,輔導員對學生情況掌握最多、最全面,因此輔導員隊伍建設對大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學校應對輔導員隊伍本著“高進、精培、明責、嚴管、優出”的原則,一方面努力把高素質、高學歷的青年教師和優秀畢業生選拔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崗位上來,另一方面對輔導員隊伍開展相關的業務培訓與指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整體素質。并結合當前學生的思想實際,加強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學習,提高其理論水平和知識水平,使其能引導學生認識社會、認識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良好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3 小結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有效的將思想政治教育用于當代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成為目前高校普遍面臨的問題。高校作為高層的教育機構,應該在此方面加大力度,積極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現實影響力,努力工作。而作為高校的教育管理者應該首先在思想上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并在實際的工作中積極調查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探索適合本校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并將其合理的運用于實踐,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程婧.“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思考[J].中國期刊網.2009.7.7
[2]柳禮泉.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研究[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137
[3]李玲.“90后”大學生與高校德育途徑[J].新學術,2008(4):19~24
[4]王巖辭.網絡時代加強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3(10):62.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