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元認知能力是教師從元認知角度不斷地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的能力。隨著高校外語教學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外語教師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對改善高校外語教學現狀,更新外語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外語教師 元認知能力 外語教學 作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b)-0046-01
1 元認知理論以及教師元認知能力
1976年,弗拉維爾首次提出元認知的概念。元認知(metacognition)是指主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認知,它包括對自我的認知能力和對當前正在發生的認知過程的認知,以及對兩者相互作用的認知。元認知能力是高校教師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能力。培養教師元認知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和教學學術水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素質的培養及其發展。教師元認知能力包括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以及元認知監控三方面的內容。它是指教師對自身的知識結構、教學能力、教學感知、教學專長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它是教師對自己教學過程的自我察覺、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自我調節,是教師對自身教學活動的自我意識。教師元認知能力不僅包含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以及對教學水平、教學方式、教學習慣、教學方法、教學目的的充分認知,而且包含教師對自己具體教學情況的判斷與感受,包含感知、記憶、思維、言語等不同層次多個方面的體驗和教師對自己教學活動的計劃、監控、評價、調節、控制和反饋。這些因素互相影響、互相聯系、互相作用構成了教師元認知能力。研究發現,在外語教學過程中,優秀教師能夠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發展自身的元認知能力,突破現有的學習模式去獲得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反思性教學,不斷地檢驗、修正和發展有關教學主體、教學對象、教學任務與策略等方面的知識,完善和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使其教學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實踐證明,教師元認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外語教學的發展。
2 教師元認知能力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
教師元認知能力對教學活動起著整體控制和協調的作用,他的發展水平直接制約著教學活動的整體水平,同時也反映了教師個體思維、智力水平的高低。從元認知角度來看,教師的教學過程不僅是對教材的識別、加工和理解的認知過程,而且也是對教學活動進行積極監控、調節的元認知過程。教師的教學過程成功與否往往取決于教師元認知過程的水平。教師在教學知識的優化、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的選擇、教學效果的檢查和修正過程中的調控,有利于推動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具有較高元認知能力的外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把握教學目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步驟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能夠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教師元認知水平,能夠對自己的教學認知過程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活動都有自己特定的教學觀念、教學準則和教學模式。從本質上說,教師的教學活動就是一種認知活動,這不僅豐富和發展了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并且對培養教師技能,改善教學行為和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具有促進作用。外語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也隨之增強。通過不斷地完善和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外語教師在教學方法的使用更加合理,教學過程更加有效。在外語實踐教學中,教師元認知能力的充分運用過程,就是教師有意識的使用元認知知識對教學任務進行合理安排、計劃、監控、調節和評價的過程。通過不斷地調節和完善,是自己的教學方法和過程更加趨于合理、高效。因此,教師元認知能力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自身素養和外語教學質量。綜合教師元認知的內容,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具體意見。
2.1 培養外語教師元認知知識,調動教師教學積極性
外語教學成功的前提和基礎就是擁有正確、豐富的元認知知識。教師不僅要豐富和完善教學活動中使用的教學方式、教學習慣、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目的與策略,而且要對教學對象及學生的認知能力及特點進行再認知。有意識的認知教學活動的過程就是教師提升教師元認知知識的過程。從而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
2.2 愉悅教學情境,誘發教師元認知體驗
教師元認知體驗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激活元認知知識、元認知策略,從而達到更有效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得到一種成功、愉悅等積極地認知或情感體驗,那么他們就會主動地去認知。有利于元認知能力的培養。以鼓勵為主的教學理念以及愉悅的教學氣氛是激發教師元認知能力的推動力。營造愉悅的教學氣氛,實施以鼓勵為主的教學理念是作為合格外語教師的必要條件。從而推動外語教學的不斷發展。
2.3 強化外語教師元認知監控,進行反思性教學
在外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反思和監控,正視自己的不足,積極采取補救措施,調整和完善教學環節,自覺地評價自身對課堂掌握程度,找出存在的問題,監控評估自己的教學能力,通過監控不斷地積累經驗,吸取教訓,改變策略,以提高外語教學質量。教師對教學的自我反思過程,就是教師以元認知知識為基礎,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認知監控的過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不斷的進行反思,積極開展反思性教學,有利于促進教師職業的全面發展。
3 結論
綜上所述,教師元認知對教師教學具有積極地指導意義,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作為一名外語教師,不僅要對自身的元認知能力進行有意識的提升,而且要有意識的利用元認知策略對教學任務進行合理安排、統籌、計劃、監控、調節和評價,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地調整和完善,使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更加合理、高效。因此,教師應具備強烈的元認知教學的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更多的情境,調整和監控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進而在外語教學中獲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Flavell J 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34):906-911
[2] 張金橋.論高校教師的教學元認知能力及其培養[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153-155.
[3] 王銳俊,程家才.元認知理論及其外語教學的指導意義[J].徐州學院學報,2006(1):113-116.
[4] 郭巖.元認知及其在外語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探索,2005(7):82-83.
[5] 吳迪,陳迎,宋楊.教師元認知與高校外語教師職業發展[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6):32-34.
作者簡介:崔菁菁(1983—),女,漢族,吉林省公主嶺市人。2011年畢業于吉林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吉林工商學院外語分院教師,職稱為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