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對新形勢下黨的建設作了深入分析,強調黨的建設改革創新要邁出重要步伐。本文以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黨建為實踐案例,試想用PDCA的科學循環管理法來加強學生黨員的培養、教育與發展,旨在對高職學生黨員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與對策初探,從而切實提高發展的質量。
關鍵詞:高職學生黨員 發展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b)-0058-02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提高發展黨員質量,重視從青年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隨著黨建工作的不斷深入,有更多的學生要求加入黨組織。據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500名高職學生為樣本而作的調查表明,約有70%以上的學生參加了初級黨校。這無疑是一件好事,同時也給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來,高職教育發展迅速,到2012年底,全國高職院校有1300多所,在校生達到一千多萬。高職學生具備了當代青年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但不足的是:如思想不成熟、學習積極性不高、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等。十八大報告中說,在發展大學生黨員時要把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構筑多渠道、多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嚴格發展黨員工作的程序,確保發展黨員的質量。
1 高職學生黨員發展現狀概述
統計至2010年,上海目前在校大學生黨員人數共有約8.5萬,其中高職生黨員約占2.9%。高職學生黨員是經過黨組織的培養教育和嚴格的發展程序,在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模范帶頭作用等方面是積極向上的,是經得起考驗的。但是在社會大背景和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他們的表現也存在著不少值得重視的問題。
1.1 入黨動機方面
高職學生在政治上普遍有向上的信念,但能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的卻不多,究其根緣,概因動機不純所致。
(1)趨眾心理,人云亦云型。
剛進大學,看到周邊的學友都在寫入黨申請書,就“隨波逐流”,也隨從了。這樣的同學約占打入黨報告人數的15%。
(2)就業籌碼,增加比重型。
為了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使未來的發展順利一些而要求入黨。這樣的同學約占30%。
事實上,所有學生黨員在找工作時都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然而,對于工作以后的發展都是他們本人努力所致,這些同學把一切因果關系付諸于了“黨員”稱號,觀念偏頗了。
(3)政治資本,人生跳板型。
有的人入黨時是為了光宗耀祖。有了一張黨票,豐富了人生的經歷,為今后跳槽、擇業乃至仕途發展提供了保證。這樣的同學約占20%。
更有少數學生受社會上不良思想的影響,進入大學之時,投機鉆營行為就初露端倪。他們為了一張黨票會去請客、送禮、拉票。黨組織一定要把好入黨關,守住入黨門。
(4)追求理想,體現價值型。
他們在黨組織教育下,形成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他們的身上有一股為社會做貢獻的正能量。這樣的同學約占35%。
1.2 組織紀律觀念方面
毛澤東曾說過:“有許多黨員,在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并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這種思想上沒有入黨的人,頭腦里還裝著許多剝削階級的臟東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無產階級思想,什么是共產主義,什么是黨。”[1]所以我們要努力使一個學生黨員不但在組織上入黨,更要在思想上也入黨。
當前有的學生在組織上是入了黨,但組織紀律觀念還較為淡薄,黨性不強,不能很好地履行黨員義務,不及時向組織匯報思想情況,畢業后不及時轉接組織關系等。這類黨員不僅不能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反而在學生中起到諸多不良影響。
1.3 綜合素質能力方面
有的學生黨員擔任干部盡職盡責,能力較強,但學習基礎較弱,成績差強人意。據調查,在能兼顧學習和社會工作,綜合素質能力強,善于尋求兩者最佳平衡點的黨員數量有下降的趨勢。目前還存在著這樣的一批同學,學習成績優秀,忽略了對黨的知識的了解和全面學習。
1.4 群眾基礎方面
“學會知識,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是教育的四大支柱。[2]能否正確處理好人際關系,也是應具備的一項能力。有的同學群眾基礎薄弱;有的學生會重利輕義,或講究哥們義氣,或圓滑世故,不輕易表明自己的觀點,為了維系好人際關系,而明哲保身。
學生黨員及干部是一座橋,他把學生與學校的各項工作連接了起來,而精心設計與打造這座橋的人就是黨組織,每天有那么多的同學要漫步在這座橋上,如果橋面沒有精心呵護與打理,則行走著的學生就會被拽個趔趄,甚至摔倒。正如毛主席所說的那樣:“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性的因素”,而黨建則是學生工作中的“牛鼻子”,牽住它,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力。
2 高職學生黨員質量存在問題的成因淺析
在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網絡生態環境的沖擊下,90后大學生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呈現出了新的特點,這給黨建工作也帶來了挑戰。由于高職學制為三年,這樣從進校到發展,入黨考察期只有一年多時間,這對于理論和自身修養剛起步的學生來說,顯然考察力度不夠,因此,出現了以下幾方面。
2.1 重數量,輕質量
有時便存在突擊發展,臨時做材料的情況,發展集中搞“批處理”,將全年發展集中在某些月份,甚至一學期發展一次,重視了數量而輕視了質量。
2.2 重發展,輕教育
部分支書坦誠表示,他們將不少精力放在了材料的整理上,對他們的培養不夠深入,黨章學習效果不甚理想,黨校的教育培訓過于理論化,培訓的方式、手段和內容缺乏創新。
2.3 重程序,輕考察
程序、步驟都很規范,但個別聯系人對考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考察缺乏系統性,個別基層黨組織抱著走過場的態度,導致聽取意見不全面,個別聯系人缺乏對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自律的督導,使得思想匯報存在抄襲的情況。
以上環節缺一不可,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黨員質量的下降。針對高職學生在校時間短的狀況,要堅持早選苗子早培養,做到一年級開始早引導早熏陶,二年級強化培養重點發展,三年級進一步加強考察教育,適時發展。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有序規范推進。
3 提升高職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對策初探
結合新黨章對切實做好黨員發展工作的具體要求,高職院校要嚴格遵循“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要求認真執行。
3.1 優化學生黨員培養、發展的過程
PDCA循環[3]是全面質量管理應遵循的科學程序,是人們有意識、自覺對一件事物通過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總結、再優化(Action)而達到預定的目標,它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總規律。
黨建工作也可參照上述規律,具體的四大循環階段可表現為:P(選苗)、D(培養)、C(考察)、A(發展)。倘若在實際工作中再深化,那么每個階段還有自己P-D-C-A的小循環。
(1)P(選苗),思想務虛階段,又稱精心播種階段。
小循環P(P)——由團支部承辦黨課初級班,不限名額。一般在一年級上開學之初就開始。重點突出自愿、自薦地選苗。
P(D)——同學、輔導員、團組織推薦。由黨支部主辦,分團委承辦黨課中級班,盡量擴大參加人數,一般在一年級上末完成。重點突出民主選苗。
P(C)——黨支部選苗。確立積極分子,建立聯系人。一般在一年級下完成。重點突出規范選苗。
P(A)——黨委組織部在各支部推選的基礎上確定參加高級黨校的人選。由黨委兼職組織員找其談話,并確立發展對象,一般在一年級下或二年級上完成。重點突出公開公正選苗。
(2)D(培養),行動務實階段,又稱熱情灌溉階段。
小循環D(P要點)——思想匯報,組織談話。①書面思想匯報,主要內容應涵蓋:對共產主義事業的信念,對黨組織的認識,新形勢下如何爭取入黨;入黨動機及優缺點自述;對法輪功的認識;如何提高文化學習成績,改進學習方法;如何服務于同學和大眾,做一個無私的志愿者。②聯系人談話要有“一言提醒夢中人”之效。指出缺點,重在改進。
D(D難點)——提高學習成績。講成績,不唯成績,重在學習態度,但絕不能帶著“紅燈”入黨。有一位高同學,其他方面表現都好,但他的入黨計劃止步于計算機考試的不及格前,叫人唏噓,令人扼腕,但這是一個原則。積極分子不能有任何考試作弊行為,否則一票否決入黨資格,這是一個更原則的問題。要倡導無知必定無能的觀念。
D(C重點)——在實踐中考驗積極分子的素質。和平時期要把愿為人民服務作為考量入黨的要求。把是否愿意獻血,作為考核的標準。把獻愛心作為入黨的具體表現。詩人陸游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謂躬行,就是要親身實踐,在實踐中付出、提高。
D(A創新)——為社會輸送人才。培養積極分子獨當一面的工作能力,提倡積極分子關心同學、學校和社會。倡導有執著追求的目標,有兼容并蓄的胸懷,達者兼濟天下。我校三支一扶的代表倪某、王某,國家與上海獎學金雙獲得者金某,以“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為座右銘的韓某便是成功的典型事例。
“先生不過引路人,巧妙全在自用心”,倘若積極分子被扶上馬后,能自我駕馭,則是黨組織最大的成功。
(3)C(考察)——檢查督促階段。
C(P)——思想匯報檢查。由黨支部專人檢查并書面給予評語,積極分子書面回應。以誠信為主。
C(D)——學生評議檢查。要有足夠數量的同班、同寢室的學生參加評議。以民主為重。
C(C)——團支部、分團委、任課老師、輔導員的評議。使積極分子全面了解自己。以廣度為上。
C(A)——黨支部評議。要講清突出的優點與主要的缺點。讓積極分子堅持有方向,改正有目標。以深度為要。
以上的考察要講究政策與策略,一般可采用和風細雨、潤物無聲的方法,亦可用教育從嚴,處理從輕的手法,而對于原則的問題,則一定要認真對待,嚴肅處理。有一同學在入黨問題上拉票送禮,黨組織知道后頃刻否決了他的入黨要求,還為此辭退了兩名入黨聯系人。這是原則中的原則,是入黨的高壓線,沒有絲毫回旋余地。
(4)A(發展),確定發展階段。
A(P)——入黨聯系人制度。聯系人加強對積極分子的教育管理,談心,強化他們責任意識和組織觀念。
A(D)——群眾座談會制度、推優制度。通過黨小組、分團委推薦,充分聽取黨內外的不同聲音。
A(C)——答辯制度、公示制度。對積極分子進行黨的基本知識公開答辯,入黨前書面公示,增進工作透明度,做到公正、公開。
A(A)——預審制度、票決制度。使得每位黨員更好發揚黨內民主,保證黨員發展質量。
3.2 建立學生黨員繼續教育的長效機制
學生成為預備黨員后,容易產生驕傲自滿的思想,行為上也會產生“船到碼頭車到站”的問題,于是如何開展繼續教育乃至畢業后的跟蹤教育,就擺在黨組織的面前。
(1)要定期組織學生黨員的政治理論學習。以幫助學生提高政治理論水平,自覺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定共產黨員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識,增強黨性修養。
(2)要在實踐中讓每個黨員明確自己職責目標和要求。“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學生黨員通過聯系班級、宿舍或幫助生活困難的同學,團結同學,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3)要不斷完善對黨員的考核評價機制。建立預備黨員述職制度等,通過群眾評議、督促及黨內批評與自我批評,以“激勵先進、督促后進”,不斷促進和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
(4)重視對畢業生黨員離校前的教育管理。每一個學生離校前,由組織部進行勉勵性談話,指出優缺點及前進方向。
3.3 正確處理和把握黨建工作中的環節
(1)黨課教育注重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改變以往空洞的說教。黨課中的志愿活動是強化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遠足是提高體能訓練,流一身汗以去嬌氣;憑吊烈士陵園,參觀抗日遺址,這是為了不忘前人,激勵后者。廉潔教育、誠信教育是為了讓積極分子做一個潔身自好和誠實守信的人。教唱《國際歌》是為了讓大家了解歷史、了解世界。充分發揮黨校、黨課這一重要載體的作用,使之成為大學生學習的課堂,凈化思想的熔爐和展現自我的舞臺。
(2)學生黨員發展要關注學習成績,更注重態度與進步。高職學生不善于文化學習,成績不佳,已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不能帶著“紅燈”入黨,不能作弊,但重在學習態度,看經過努力是否有了顯著進步,這也算是一個與時俱進的作法。
(3)要全面考察,但更注重現實表現。出身不可選擇,道路自己決定,這是我們黨一貫的政策,我院發展了幾個家庭歷史中有較嚴重問題的學生,一位積極分子的舅舅因搶劫被判死刑,另兩位學生的親生父親因詐騙被判十余年的徒刑。黨組織幾下街坊,數渡江南江北,搞清歷史緣由。根據他們的現實表現,發展他們為中共預備黨員,事實證明效果良好,他們帶著感恩的心態,在日后的表現中異常優秀,不僅得到學校的認可,也得到用人單位的贊同,令人欣慰。
4 結語
學生是一本書,他需要用情細細地品讀,黨建是學生工作的“牛鼻子”,它需要慢慢去牽引。正如十八大報告中說的,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興則事業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面向未來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繼續奮斗。因此,我們要加強教育和組織建設,切實提高高職學生黨員發展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3]翁紅地,李潔,張新艷.企業經營管理[M].四川: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