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1級與2012級英語專業學生的問卷調查分析,從聽力課堂的物理環境、教師的課堂組織方式、學生的參與程度和聽力課堂氛圍四個維度來探討聽力課堂環境對英語專業學生學習成果的影響,并給出了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聽力課堂環境 英語專業 學習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b)-0080-02
The Impact on English Majors’ Learning Outcome Exerted
by Listening Classroom Environment
Lin Kang,Su Suijun,Liu Xueli,Wang Qili,Wang Y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anxi Nornal University,Xi’an Shaanxi,China 710062)
Abstract:On the data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s done by the freshmen and sophomores in English Department,Foreign Language Colleg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n English majors’ learning outcome exerted by listening classroom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physical environment,teachers’ organization,students’ involvement and classroom atmosphere,and offers practical suggestions.
Key Words:lListening Classroom Environment;English Major;Learning outcome
1 提出問題
人們習得語言主要通過獲得大量的可理解輸入來實現,聽是獲得可理解語言輸入的最重要的渠道。在日常交際中,聽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英語聽力教學越來越被人們重視,聽力技能對英語專業學生的發展影響是非常重大的。但是根據當前英語教學現狀,聽力一直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弱項。其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僵硬的授課模式使得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積極性與主動性嚴重受挫;其次,缺乏具有真實性和實時性的聽力材料,教學設備相對落后;再次,教學目標模糊,以至于不能形成有效的教學評價。綜上所述,傳統的聽力課堂模式不能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新的聽力課堂環境需要被探究并在課堂教學中采用。英語聽力教學必須通過分析影響聽力理解的各種因素,找到針對性的方法和途徑,建立良好的英語聽力課堂環境,才能使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特別是聽力得到全面提高。
2 研究現狀分析
國外系統科學的課堂環境研究起步于20世紀30年代,迅速發展于20世紀70年代后。通過對相關文獻的閱讀,筆者認為,前期研究主要側重于對課堂本身的單方面理論研究和結構性評價及測量上,而對課堂環境與學習成果之間的關系未進行充分探討;而后期研究雖然將課堂環境與學生發展相聯系,但主要研究學生的認知發展和社會性發展,且多是跨文化的比較性研究,缺少專門針對單一國家英語專業生的學習成果研究。
相比國外來說,國內關于課堂環境的研究才剛剛起步,但發展速度較快。通過對知網上相關文獻的閱讀,筆者認為,國內研究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首先,研究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學生焦慮程度、教學模式、教學現狀、教學改革及對策這幾個方面,關于學習成果方面的研究較少;其次,研究對象大部分都是針對非英語專業生,很少有針對英語專業生的;再次,研究內容上,雖然研究者們有提出影響學生學習成果的聽力課堂環境,但最終都沒有歸向探討二者之間的深層關系,而是都轉向了對教學方法或學習策略的探討上;最后,研究深度上,實證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文獻較為不足,大多是個人經驗總結和理論反思。許多研究并未將抽象的概念轉換成可觀測、可檢驗的項目,對研究對象所進行的觀察、實驗和調查也不夠充分。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
3.1 試測
為了把問卷扎扎實實地做好,在調查問卷的初稿完成之后,筆者給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大三年級的10名同學發放了問卷以進行問卷試測。在確定高分組和低分組的基礎上,筆者對試測問卷的結果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兩組在30個變量上的Sig.(2-tailed)的值分別為0.000、0.001、0.002以及0.004,表明兩組在30個變量上有顯著的差異;同時95%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不含有零,說明高分組和低分組在全部30個變量上有顯著性差異;據此得出結論,試測問卷中的30道題都具有較好的區別力。筆者進一步對試測問卷的內在信度做了檢驗,聽力課堂的物理環境、教師的課堂組織方式、學生的參與程度和聽力課堂氛圍的Alpha系數分別為0.784、0.817、0.908和0.841,包括這四個維度在內的整個問卷的Alpha系數為0.947,這說明此問卷的內在一致性好,具有較高的信度。同時,根據試測者的反饋,此問卷最慢的完成速度為3分10秒,說明此問卷耗時量少,簡明易了。最后,筆者在綜合考慮試測者的建議和問卷本身效度的條件下,為試測問卷添加了簡單大方的封面,并適當地對問題進行了修改,最終設計出了正式的問卷。
3.2 正式實施測試
3.2.1 調查對象
來自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的大一和大二年的學生共100名,女生85名,男15名。其中大一年級50人,男生7人,女生43人;大二年級50人,男生8人,女生42人。
3.2.2 問卷內容
此問卷共30道題,包括四個部分,分別為聽力課堂的物理環境、教師的課堂組織方式、學生的參與程度和聽力課堂氛圍,并依次占5、10、10和5道題。問卷采用萊克特量表,對每個問題都設計了五個不同等值的規定選擇答案:A=完全不同意,B=比較不同意,C=基本同意,D=比較同意,E=完全同意。該量表采用5點計分法,從“A”到“E”分別記1、2、3、4、5分。
3.2.3 問卷實施
此問卷以年級為單位進行抽樣調查,集體測試時間約為2分50秒左右,所有測試在兩天內完成。本次調查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實際收回10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84份。然后通過SPSS軟件對所有有效數據進行了分析。
4 研究結果與分析
表1為四個部分(聽力課堂設備方面、教師的課堂組織方式、學生的參與程度以及聽力課堂的氛圍)的均值與卷面總均值的相關系數檢驗,從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相關系數分別為:0.579、0.831、0.777、0.654,由此可知,第二部分的相關性最強,第三部分次之,而第一部分與第四部分與整體的相關性較弱。說明教師的課堂組織對聽力課是否有良好的課堂效果起主導作用。可見,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是一堂成功的聽力課的關鍵,而學生自己的參與程度對其自身學習成果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除此之外,良好的課堂氛圍和優質的教學設備的配合,將為上述兩個因素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綜合這四個部分之間的關系,筆者給出如下建議:
(1)充分發揮教師在聽力教學活動中扮演的組織者與評價者角色的作用,運用創新、有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聽力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在教師的進一步鼓勵與引導下,充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最終形成教與學的高度契合,提高聽力課堂效果。教師的課堂組織對聽力課堂效果起著主導作用,提高聽力課堂效果的關鍵在于教師課堂組織能力,而怎樣的課堂組織形式能夠使課堂參與者樂于接受并易于提高課堂效果正是其解決此問題的精髓和要害之處。作為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改進聽力課堂組織方式,進而提高聽力課堂效果。第一,積極同別的優秀的教師交流,學習別人優點,反思自己不足之處;第二,及時地同學生交流,認真聽取學生建議;第三,注意教材分析與反思,靈活運用教材及其他聽力材料;第四,多開展互動活動,使自己和學生都融入課堂。
(2)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讓學生在課外多接觸各種各樣的聽力材料,拓寬學生的聽力途徑,豐富學生的聽力內容,充分培養學生對聽力的興趣,最終使學生聽的能力從課外聽力練習中得到加強,學生對聽力的信心增強,因此,課堂的參與度也會不斷提高,促進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學生的參與程度很大程度地影響著聽力課堂效果的好壞,聽力課堂不是機械地由課堂組織者單方面的教授聽力技能,而是需要課堂參與者積極地配合、主動地參與其課堂,進而同課堂組織者共同提高課堂效果。因此,欲想通過促進學生的參與度來提高聽力課堂效果,學生應該積極地參與聽力課堂,做到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勇于表達自我、善于自我反思自我學習等要求。
(3)教師應該營造良好輕松的課堂氛圍來鼓勵和引導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如活躍的教學互動活動,輕松愉悅的音樂欣賞等都可以被運用于聽力課堂氛圍的改善。良好的課堂氛圍是需要學生與教師共同配合來實現的。學生要在課堂中積極參與互動和交流,比如積極與老師互動,積極回答問題,在小組活動中自信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對課堂的參與度。教師應優化課堂組織方式,提高課堂效率,因材施教,以人為本。從而適時地對課堂氛圍,課程內容,教學形式進行調整和掌控。
(4)學校要對聽力設備進行相應的更新,以方便學生學習和聽力活動的開展。一堂良好的聽力課堂要以先進的聽力設備為支撐,以充分發揮教師對課堂組織的主導作用和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基礎,二者相互作用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聽力課堂的物理環境是可以通過人為努力來改善的,如保持教室空氣流通、整潔衛生、定期更新聽力設備、安裝噪音隔離板等、更換足夠面積大小桌椅等措施無不是改善其聽力課堂物理環境的好辦法。教師應及時反應聽力課堂硬件設施出現的問題,爭取盡快解決問題,從而不會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不便。
參考文獻
[1]張紅梅.外部環境對英語聽力教學的影響[J].外語電化教學,1998(4):56-57.
[2]段曉靜.英語聽力教學優化的意義和策略探究[J].教學與管理,2011(1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