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園文化是影響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目標與內容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職院校應將創業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突出創業教育這一主題,通過校園文化的環境熏陶、校園社團活動的實施、創業活動的實踐,實現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型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高職院校 校園文化建設 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b)-0117-01
校園文化,簡而言之就是高校在教學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種文化內涵,是一個學校發展的靈魂,從傳統的校園文化來看,存在著很多不利于學生形成創業基本素質的因素,比如:學校管理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教材和教學手段比較呆板、校園文化活動匱乏、對校園文化活動的考核手段不夠健全等。因此,在更加重視學生船業素質培養的高職類院校,要牢牢把握校園文化的發展方向,結合高職類院校的教學特點和培養目標,深化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學生創造精神與創業能力。
1 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創業教育的影響
(1)校園文化建設有利于學生創業意識的形成。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確保創業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就要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培育優良的校園文化。在優良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學生思想意識導向、學生的行為目標導向和社會道德導向都會受到校園文化的影響,如果校園文化是有利于創業教育的,學生的創業意識就會得以加強,有利于創業興趣的提高和創業需求、創業動力的形成,并潛移默化學生形成社會責任感、社會道德感、社會使命感,樹立起吃苦耐勞,艱苦奮斗,勇于開拓,不斷創新的遠大理想和宏偉志向。
(2)校園文化的廣泛性是創業能力形成的必要因素。在當前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種類越來越多,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也日漸廣泛,涉及到理論學習、文學文藝、科技創新、志愿服務等。校園文化形式、內容、種類的廣泛性能夠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求,在活動中找到自信,校園文化為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必要的平臺;另一個方面,廣泛的校園文化對于創業教育來說,為學生迅速獲取各類信息開辟了廣闊空間。
(3)優良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學生創業心理素質的培養。校園文化是學生在心智成熟后、踏入社會前重要的學習歷程,優良的校園文化,是培養學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石。一方面,校園文化是符合社會和時代需求的,能夠滿足人全面發展的需要,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要考慮到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符合新時代的價值目標體系、生活方式,這樣的校園文化能夠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對學生人格形成起著必要的引導作用和熏陶作用。其次,大學生不僅參與文化活動,涉足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同時也是校園文化的創造者和享受者,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促使他們依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在文化活動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并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自己,從而使大學生形成比較穩定、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健康的人格。
(4)具有協作性的校園文化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學生在校園文化活動中,特別是那些需要相互協作才能順利開展的活動中,能夠使他們的協作意識得到充分的鍛煉,逐步形成很強的協作能力和團隊意識。而在創業活動中,只靠個人有限的能力是不能夠獲得成功的,只有通過協作交流,充分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才能把校園文化活動組織好、開展好,在此過程中,為學生開展創業活動奠定基礎。
2 建設具有創業氛圍校園文化的策略
(1)重塑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明確創業人才培養理念和培養目標。在新時期的校園文化建設中,應該鮮明地體現職業院校創業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培養理念,不僅如此,還應該將時代精神體現出來。教育者要以發展的眼光和未來社會創業人才的標準對待校園文化建設和對學生的教育,不僅要審視傳統文化,尋找新的增長點,還要對現代文化和外來文化進行研究,并對多方文化元素加以融合創新,為校園文化注入新鮮的血液,為學生的明天和未來創建具有現代意識的校園文化。因此,校園文化中的創業教育思想和鼓勵創新的元素,是培養富有創新精神人才的重要影響因素。
(2)進一步完善校園文化管理制度,為創業型人才培養創造有利條件。校園文化的各項規章制度是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是保障學校正常秩序的機制,更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依據和保障系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規章制度,才能切實有效地規范師生行為,才有助于良好校風的形成,才能保證校園各方面工作和活動的順利開展。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管理制度和領導制度的建立都必須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創造有利條件,學校要在教學管理、教師考核、資金應用、學生獎勵等方面向教師和學生的創新、創業傾斜,鼓勵廣大學生開展和參與具有創新意義的創業實踐活動。
(3)再造物質和精神文化,為創業教育提供有效手段。把校園精神、價值觀念、規章制度等潛移默化地傳給廣大師生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目的,這些觀念和規章制度被師生接受以后,廣大師生的自覺行動就會受到積極的影響。因此,高職院校要把創業教育的思想貫穿于教學實踐的各項具體工作中,重點體現在創業教育的具體行動上。利用學校的社團活動、廣播、校報、校刊、板報等多樣的宣傳工具, 擴大宣傳力度,把學生創業的優秀榜樣、校園文化精神具體化、生活化,使廣大師生有學習和追求的目標,從而增強校園精神文化的可信度和感召力,形成相信科學、勇于創新、樂于進取、甘于奉獻、團結友愛的校園精神文化氛圍。
(4)校園文化活動是高職院校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渠道。在高職院校組織和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業教育活動,并在活動中滲透創業教育的內容,注重創業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把創業教育和素質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使廣大學生具備較好的創業人文素質和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成立有利于進行創業教育的學生社團,把學生社團作為對學生進行創業意識和技能教育的有效載體和途徑,深化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進一步加強學生創業組織建設,創業體驗。
總之,開展創業教育是現階段高職院校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高職院校的具體體現,能切實有效地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校園文化建設對創業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提供創業素質,為他們畢業以后走上創業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