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在開放教育教學過程中因其培養目標從而決定了必須重視實施素質教育。通過對電大英語輔導課改變教學方法,從而實現為學生自主學習服務的這一目標。
關鍵詞:電大英語教學 培養目標 教學質量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b)-0133-01
從1979年的利用電視和廣播授課,到地方電大1994年組織的面授,從脫產的全日制學習到業余的非全日制學習,電大英語教學現在又利用計算機進行網上教學,步入遠程教育。隨著學習形式的變化,隨著市場經濟對外語人才的需求,雖然電大英語教學,但形勢的發展和變化已使已經孕育出了許多出類拔萃的外語人材、有著高達二十多年由幾代外語教師共同努力所積累的豐富寶貴經驗。以前的電大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變得很不合適,英語教學與其要求的這種不適應性在開放教育以來更為突出。身為多年在教學第一線工作的英語教師,應對其進行思考、探索并解決這個實際問題。
1 電大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及開放學習的進展
開放教育在開放教育對象的同時,更是開放了教育過程和教育觀念以及教育資源,它是相對于封閉教育而言的。它的突出特點為:有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供受教育者選用,受教育對象擴展到全社會,真正不受時空的限制,教學形式由以學為主替代原來的以教為主。現在我們眼前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完成這一轉變的過程。開放教育規定參加學習的學生免試入學,這極大地緩解了電大生源缺乏的問題,但電大其他學生與這些從社會各個層面涌入電大求知的開放教育學生有著不同的入學與學習方式、對各種資源的利用以及不同的學習支持服務的需求,因為這些不同,我們就應對沿用了多年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1)教學計劃缺乏針對性,沒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培養目標不同,是普通高等教育與廣播電視大學教育的一個顯著差別。普通高等教育以培養研究型、普通專業型人才為主,廣播大學教育以培養實用型、技術型人才為主。近來廣播電視大學已開始進行對專業培養目標的持續改革,其根據逐步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來對專業課程設置安排,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但廣播電視大學的英語教學中教學計劃、課程安排缺乏針對性,且在科學性和系統性上捉襟見肘,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無法很好地與實際相結合,將對教學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和制約。
(2)無法適應電大英語的教學模式。新生對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自己利用手頭的學習資料借助網絡、媒體自主學習,教師要“退居二線”的開放教育“以自學為主,助學為輔”的教學模式感到茫然,壓力很大,一時難以適應。因為這些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已經習慣了大量地測驗、考題解析、做題、考試、摳語法、記句型等以教師為主的英語教學模式,不懂如何自學、自研。
(3)新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不端正。絕大多數學生進入電大以后,都只是為了拿文憑而已,僅有個別真正想學點英語。雖然大部分學生都會認為英語對他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以及晉升很重要,但這很難成為他們學習的真正動力,因為這是一種模糊、不明確的目標。所以他們不關心自己對英語的掌握程度和英語的學習過程,只關心是能否通過考試。于是到了實際的學習行動中難以持之以恒,后勁不足,導致半途而廢,有的甚至還會出現退學的念頭。
2 解決新生學習現狀的途徑和方法
(1)通過創設情景來帶動課堂教學。英語教學必須注重學習語言知識,同時還強調對于社會背景知識和語言動態的傳授。語言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具有巨大的實際交際價值,但只有在社會情景中才能顯現,所以英語教學離不開情景。把語言教學從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搬到廣闊的大自然,才能讓英語教學取得較佳效果。這里存在兩個概念:一是教學不離開課堂,在課堂設置自然環境和社會中的某些情節;二是教學離開課堂,把學生帶到自然環境和社會中去教學。對于第二種方式,可用,但難以多用,因為受時空等條件的限制,所以應以第一種方式為主,情景創設在課堂上。情景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用大量的模仿、操練、交融情感,給學生以真實生活場景,使其身臨其境,給英語課堂教學注入活力,并使其從中獲取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還可用多媒體手段提供教學資源信息,如,網絡、投影儀、教學光盤、電視等。
(2)讓教學方法充滿情趣。一個好的方法經常用就失去了它的魅力,教學方法也是如此。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以激發、保持、鞏固學生的興趣。對于初學、鞏固和復習等不同的教學內容,要對應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付出心血。教師大有作為的地方正是在這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追求之中。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能否保證教學活動的質量就在于學生是否去學,學得程度如何。同樣,保證課堂質量的關鍵就在于學生是否預習。教師務必要安排學生課前預習,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由于電大所采用的英語教材生詞量大,文章篇幅較大,導致學生上課時感到聽課吃力,不能跟上老師的思路的問題。這樣才能保證課堂質量,使學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識,加大對生詞用法的擴展補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應進一步加大對生詞的擴展補充,從而達到讓電大學生迅速擴大詞匯量、提高其閱讀能力這一目的。比如,講解并舉例說明常用固定搭配和常用動詞的基本用法,推薦用文章中的語句作為例句,這樣既讓學生提前接觸熟悉了課文,也講解了生詞。為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鍛煉其能力,要讓學生對例句例詞一一的翻譯表達去做,教師只做修改補充。
(3)課內外相結合。要大力開展英語課外活動,因為雖然外語教學應主要放在課內,向45分鐘要質量,但光靠課堂教學并不足以將英語學好。課外活動,不應是無組織的放任自流,也不應是課內教學的延續。開展各種課外活動,教師應根據不同水平、不同班級、不同層次同學的特點,進行適當的組織和引導。為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鞏固課內所學知識,創造學習英語的條件,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應積極開展如英語歌曲比賽、英語手抄報比賽、口語比賽、英語話劇比賽、英語猜謎游戲等活動。這些活動起了很好的導向作用,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表現欲,使課內外結合相得益彰,在輕松中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 結語
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立足于學生的各方面需求來選擇教學方法。在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十分必要,但教師的教也是不可或缺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遠程教育的先行者的電大教師,更應該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提高教學能力,完善文化修養與自身素質,改善舊的教學方法,轉變舊的教育觀念,更有效的引導學生學習,這不僅能為電大找到一個合適的發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能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合格的英語人才。在不斷的實踐和完善教學模式的道路上,不斷的創新和探索是我們語言教師所應做的。我們在新的時代有著新的使命。為適應時代對人才的要求而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習者的能力素質,這,是我們英語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張弘.電子英語教學[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