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對于深化基礎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合作是人類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具有合作意向,從小培養學生的互相協作精神,使學生的發展更全面,更完美。
關鍵詞:小組合作 思維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b)-0171-01
在教育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對于深化基礎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合作是人類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方。具有合作精神是現代化人的基本素質之一,因此,對于小學生的教育來說,應該從小培養他們具有這種合作精神,而最好的途徑,則是在平日的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小組合作教學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進行小組討論時往往達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常常是模不著邊際的瞎討論,甚至有的學生一聽見老師說:四人小組討論,就開心地互相訴說著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有些還吵吵鬧鬧,始終趕不到正題。這樣不僅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反而分散聽課注意力,降低課堂效率,只把小組討論留于表面。因此,如何進行小組討論,如何讓學生習慣小組討論,如何真正發揮小組討論的作用,是每一位一線老師所關注的。那么,怎樣運用多媒體網絡輔助教學,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 運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具有合作意向
運用多媒體教學,傳統的教學以一問一答式為主,再加上作業要求獨立完成等必備的要求,使學生形成了獨立學習,以自己為一個學習單位的習慣。因此,小組合作進行學習,對于學生來講還不是很熟悉,甚至有的學生還不愿意把自己的勞動果實交流給小組,而是在老師提問時才表現。因此,要進行小組合作,首要條件是改變學生這種心態,使學生在學習中有一個合作的意向。針對這一點,在一開始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有利于小組競爭的題目,而且只有通過幾個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內容。通過強化系列訓練,讓學生意識到有時必須進行合作,光憑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成為勝利者。
2 教師指導討論合作的方法,增強小組合作的作用
在學生具有合作意向的同時,這些經過小組間合作而得出結論的過程,對學生來講是具有一定難度的,許多同學都會無從下手,更不要說合作討論了,因此,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指示。針對這一情況我認為可采用以下幾個階段來進行訓練。
2.1 明確要求,運用多媒體進行練習
在明確所要討論問題的前提下,每位同學必先獨立思考一番,有一定的想法,在此基礎上才進行小組交流,運用多媒體。在交流時必須使各組內每位同學清楚其組員的各個觀點,在了解各自觀點的前提下,再來討論、綜合。在這一階段,教師的職責應該是在反饋過程中注意詢問被提問同學,他們組中每一位成員的不同觀點,從而使學生習慣把自己的觀點向小組內其他成員進行交流,也習慣傾聽別人的不同觀點。
2.2 全體參與,重思維過程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全員參與,注重學生的思維過程。例如,我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我首先進行情境導入:同學們看,一只可愛的小鳥給我們帶來了一個什么數?(課件演示)
出示:“分數”誰會讀?你能說幾個分數嗎?你對分數有什么了解?你還想研究關于分數的什么知識?
生1:我知道了分數各部分名稱:有分子,分母,分數線。
生2:我知道了兩個人平均分一個蘋果吃,每個人吃二分之一……
生3:我還想知道分數乘除法怎樣計算?
生4:我還想知道什么是分數……
然后讓學生動手操作,理解單位“1”。
(1)利用學具擺一擺、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并用分數表示,邊擺邊說。
(2)小組交流:組長負責,輪流主講,說一說自己得到了一個什么分數?是怎樣得到的?
(3)全班交流。
要讓學生學會交流,教師要提供寬松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敢說、會說,小組的每一個成員人人都說,對某一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時,其他同學可以補充或糾正,對自己遇到的問題要提供給全組成員討論,對已達成共識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準備進一步的發言;在小組中動手操作、討論、研究、交流,用這些材料表示出一些分數。學生在平均分的過程中感知分數的意義,理解單位“1”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多個物體組成的整體。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并給學生留有很大的思維活動空間。分數的意義完全是學生在活動中自己“悟”出的。教師只不過做了些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了分數的意義。
2.3 重視后進生的輔導,促進全體進步
對于能力較強、積極動腦、成績優秀的學生,在小組討論中一般總處于主體地位,而那些相對來說遜色一點的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地位,若任其自然發展,就會出現偏差,可能會更加兩極分化,因此,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就應該重視指導,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側重傾聽后進生的交流和論述。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和信心;在反饋時,有意地多讓后進生進行總結小組觀點,而優等生則作為旁聽者。
3 體驗小組合作的成功感,促進學生靈活運用多媒體
成功,對于每個人來講,都是一件興奮的事,學生也不例外,特別是經過一番努力得到的成功,就更加值得回味。運用多媒體,小組所要合作討論的內容,往往是那些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或是不能全面回答的問題。而且小組最終的結論,也是來之不易的,要經過各自的論述,說服,思考,才有可能得到統一的結論。因此,一旦小組成功了,那么給每個成員的成功是獨具威力的,不單單是各自的成功,而是集體的。因此,教師要好好利用這一點,促使學生喜歡小組討論,喜歡這種合作學習。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可以在反饋時,有意地以小組進行命名,而不點某學生的姓名,在肯定時,肯定的是一個小組而非某個學生;在表揚時,表揚的是整個小組,而不是某個個人.例如:你們小組真棒,回答地真精彩!在需要補充時,也要以小組為單位。例,你們還有補充嗎?你們小組還有意見嗎?在獎罰時,也要以小組為單位,使一個小組中的成員共進退。總之,教師時刻注意,把一個小組看成是一個整體,每個學生只是其中一員,使學生明確,首先應顧及到小組的利益,以整個小組的榮譽為前提。
總之,學生若能很好地進行合作學習,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重要的是從小培養學生的互相協作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希望教師注重教學中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使學生的發展更全面,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