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學校的學生畢業后就要面臨就業,直接進入社會,因此,職業學校的班級管理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和重大的責任。職業學校班主任可通過以下常規管理手段科學管理班級,第一以“法”治班,獎懲有度;第二推進班委建設,實現學生自治;第三打造德育雙平臺,幫助學生成長。
關鍵詞:獎懲 班委輪換制 德育雙平臺 青春期危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b)-0213-01
班級常規管理是指通過制定和執行規章制度去管理班級的活動。職業學校不同于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學生一般畢業后會升入大學繼續學習,而職業學校的學生畢業后卻要面臨就業,直接進入社會。因此,職業學校的班級管理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和重大的責任。如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何幫助學生順利地進入職場,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等一系列難題擺在了每一個職業學校班主任的面前。
1 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職業學校學生學習壓力小,空余時間多,班級事務瑣碎復雜,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經常會因不停忙于班級突發事件的處理而稱為“救火員”。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級管理中運用一些現代管理理念與技巧,做好事先管理和常規管理,可以有效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從而在班級管理中游刃而有余,打造出優秀班集體。
2 如何科學管理班級
2.1 以“法”治班,獎懲有度
“不教而殺謂之虐”,班級管理的第一要務就是建立班規,構建完善的班級管理體制,讓學生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什么事該怎么做,明確班主任對她們的期望。班規涉及到班級學生的出勤、課堂表現、班級工作表現、活動表現等方方面面,包括:班級獎懲條例、班級請假制度、班級座位表、班級勞動值日表、班級常規考評表等。
例如,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在新生報到的第一天就將一些重要的學校規定明確告知學生,在她們入校后的一周內公布班級管理規定試行版,在一學期后由全體同學參與對班規制定的集體討論并修改定稿。
沒有獎懲就沒有管理,班規可能也就形同虛設。從心理學的角度講,獎懲制度是通過一系列正刺激和副刺激的作用,引導和規范學生的行為朝著符合班主任期望的方向發展。對希望出現的行為,班規用獎勵進行強化,也就是正刺激;對不希望出現的行為,利用處罰措施進行約束,也就是副刺激。二者相輔相成,才會有效促進班級管理目標的實現。明確公示的班規,既可約束班級學生的行為,也可約束班主任的行為,避免班主任進入感情用事、有色眼鏡看人的誤區,使班主任能公正、公平地對待班上的每一位學生。
2.2 推進班委建設,實現學生自治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對班級的了解也遠不如學生自己。因此,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心是建設班委、培訓班委、監督班委,通過班委管理班級從而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
例如,在班委建設及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選用班委輪換制、班委工作崗前培訓制和班委工作考評制等管理工具。
班委輪換制是根據班級的總人數,安排每學期或每學年更換一次班委,盡量讓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有一次擔任班委的經歷,這樣做既可以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讓她們每個人都有一次接受班級管理的體驗訓練,又可以防止班委隊伍固化,造成一部分人人浮于事的懈怠心理。學校教育的本質不是優勝劣汰,而是要讓所有人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通過讓每個學生參與班級管理,鍛煉她們的管理能力、協調能力、合作能力,培養她們的責任心,激發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和潛能。
班委工作崗前培訓制是在新一屆班委上任之后,組織系統的班委崗前培訓,明確班委的工作內容和責任,教授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分析班級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探討應對之策,提升她們的管理能力,使她們能更好地勝任班委工作。
班委工作考評制是對每位班委的工作予以定期考評,做的好的在任期結束時給予獎勵。給每位班委配發一個工作記錄本,要求班委根據各自崗位的不同情況將自己工作的內容和成績記錄下來,班主任每隔一段時間予以檢查并指導。
2.3 打造德育雙平臺,幫助學生成長
德國當代社會學家—— 烏爾里希·歐維爾曼在他的論著中闡述了一個人在個體發展過程中經歷四次危機,分別是出生危機、嬰兒危機、朋友危機、青春期危機,人因為“危機”而成長。職業學校的學生正面臨第四次危機,職業學校教育任務的本質就是幫助學生克服第四次危機,幫助學生從未成年人進入成年人。作為職業學校的班主任可利用班會或通過個別溝通交流來幫助學生成長。
班會課是班主任班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設計和組織高效的班會課,可以增強班主任的親和力和全班同學的凝聚力,促進學生積極向上成長。
例如,對于剛從初中進入職業學校學習的一年級新生,往往不能適應職業學校相對較為寬松的學習環境,不知道自己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方法,班主任可以組織如“每天一小時讀書”活動、職業高中與普通高中大對比、學習方法大交流等主題班會活動,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指導她們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對于高年級旅游專業的學生,則可針對她們今后的就業實習方向,組織如“今天我做導游、綠博園一日游”等主題班會,以幫助她們盡快適應將來的崗位需求。對于表演藝術專業的學生則可以組織如“卡拉OK大賽”等學生感興趣的班會活動。
對于一些經常違反班規的學生,班主任需要找她們個別溝通,向學生指出出現的問題,了解學生問題的根源,幫助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引導學生正確處理。
3 結語
班級是學生共同學習和生活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學校實施教育與管理活動的基層組織,也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要組織載體。職業學校班級管理的目標是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促進學生成功就業。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領導者,應致力于班級常規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與貫徹執行,充分發揮班級團結學生、組織學生、教育學生的職能。
參考文獻
[1](美)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史蒂芬·柯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
[3]張民杰.班主任工作理論與實務[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李玉林.德育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現代農村科技,201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