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衛校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難免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影響衛校中職學生的健康成長,由于衛校中職接受的教育并非是高等教育,而是醫療衛生領域的教育,所以衛校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通常被學校所忽視,容易發生一些心理健康問題。衛校中職學生作為一名醫療衛生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除了要有良好的醫療技術和醫療基礎外,良好的心理素質,心理健康,在日常工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通過分析衛校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背景,進而指出了衛校中職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后闡述了當前衛校中職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人際關系不適應,學生心理目標與現實生活出現矛盾,青春期的性心理問題,最后提出了通過鍛煉了學生的能力,開展多各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及校園論壇等對策來提升衛校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對衛校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關鍵詞:衛校中職學生 心理健康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b)-0244-01
衛校中職學生大部分年齡較小,通常是初中畢業生,社會閱歷較少,但是日常功課繁重,有一部分學生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心理健康作為學習和生活的必要基礎。所以,在中等衛生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對學生的一種責任,更是對社會的一種責任。
1 衛校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早已經轉變了對健康的定義,健康通常包含很多方面,如,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等,心理健康作為健康的重要的一個方面,不僅影響著衛校中職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還會影響他們的未來發展。因此,這就對衛校的教育提出了嚴格的標準與要求,既要培養出健康的心理狀態,又要在學業方面有過硬以及嫻熟的護理技術人員。這也是順利開展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
2 中專衛校心理教育現狀和學生心理現狀
衛校中職學生年齡大多集中在15~18歲左右,正在處于生理和心理發展的最為關鍵的時期。通常學生在這個成長期心理活動頻繁,日常活動充滿活力,思想意識活躍,但是也存在許多矛盾和迷惑,在這種情況下極容易發生心理扭曲,加上社會環境復雜多變,可能出現叛逆和消極行為。此外,不完整的家庭教育方式,獨生子女以個人為中心的家庭教育環境,應試教育下導致競爭意識超前移人和枯燥的學習生活等都會造成學生心理不適應,產生情緒不穩定或精神障礙。
通過相關調查顯示,目前衛校中職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逐步提高。相當一部分學生在人際交往、生活消費、日常考試,青春期性心理,就業選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焦慮、孤僻、羞怯、嫉妒、猜疑、自卑、執拗、抑郁、沖動等現象已成為眾多學生心靈王國的“公害青少年學生呼喚著心理教育,他們用“行動”喚起了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感,開展心理教育已刻不容緩。
3 中等衛校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3.1 人力關系處理不當,人際溝通存在問題
衛校中職學生課業內和實踐課壓力和負擔較重,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交流較少,加上家庭結構簡單,與家庭人員溝通較少,導致學生們缺乏必要的人際交往,缺乏社會交際能力,造成衛校中職學生人際技能相對匱乏。進入衛校后,面對新的環境和人際關系,部分學生希望了解他人,又不想完全敞開自己的心扉,不會主動與教師、同學進行心理溝通,缺少知心朋友,在一帆風順時自滿自大,遇到矛盾時不會解決,遇到挫折時又容易一蹶不振,常出現心理煩惱無處訴說的情況。
3.2 學生預期心理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矛盾
隨著衛校中職學生心理和身體的發育和發展,思維意識和社會關系的變化,都存在一定的追求和心理預期,但是迫于現實情況的壓力,通常學生的心理預期同現實之間的差距較大,導致衛校中職學生心理狀態出現波動。當這些心理目標與現實生活出現矛盾時,一些學生難以正確地評價自己,過于自信,在強烈的自我表現欲和虛榮心的驅使下,故意表現得蠻橫無禮,甚至有意的與家長、教師對抗。
3.3 青春期性心理問題
衛校中職學生學生處于身體發育的高峰期,不到身體外形發生較明顯的變化,出現了第二性特征,而且渴望與異性交往,相互了解,通常會產生與異性交往的思想,渴望產生愛情,對愛情有美好的憧憬。在與異性的交往中容易發生早戀,但又不能合理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系,把過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戀愛游戲中,荒廢了學業。如果父母和老師干預不當,極易產生逆反心理,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
4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4.1 通過增進交流,鍛煉學生能力
增加交流機會,通過互助活動來讓中職學生獲得更多鍛煉能力的機會,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對于成長的重要性。例如開展人際技能交流互助活動,提升學生參與各項活動的積極性,主動在活動中多發言,多交流,提升交際水平和實踐能力。此外,還可以通過與其他學校開展聯合活動來加強學生的交流,提高了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增進了學生的友誼。
4.2 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根據衛校中職學生生活、學習以及專業設置的特點,組織多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學們在活動中了解健康的心理對于成長的重要意義,并向學生普及心理障礙的調節方法,提高學生們自我調節的能力。此外,還可以開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離不開家長與學校的配合,離不開家長的言傳身教和和諧融洽的家庭人際關系及氛圍。
4.3 增設心理健康選修課并開展校園論壇活動
在校內設置心理健康課程是極為重要的,將心理健康納入教學體系,讓學生們系統的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并積極的調整自己,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此外還可以開展校園論壇活動,讓同學有地方交流思想、宣泄負面情緒,而老師也可在網絡上及時把握學生的狀況,以便能夠采取適宜的干預方式,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5 結語
衛校中職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學校如何能夠引導學生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積極面對學習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以一個健康的心態面對社會上的眼里,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和自身素質。新時期加強衛校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及其重要的,這不僅關系到學生的自身發展,更關系到未來工作的必要條件之一。因此,作為衛校來說,開展健康的心理教育,讓學生健康的成長起來,不僅能推動醫療事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是在推動素質教育,兩者相輔相成。
參考文獻
[1]彭麗輝.衛校護理專業學生臨床實習前的心理困擾及對策研究—— 以新疆巴州衛生學校的調查研究為例[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版,2009(2).
[2]蔣警華,牛亞萍,孫海燕.中專衛校心理教育目標體系的理論構建與實踐[J].中等醫學教育,2001(S1):35-36.
[3]陳菊萍.心理健康教育在中等衛校中實施的幾個問題[J].中等醫學教育,2001(S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