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偶記,是本文的標題,也是一則“征婚”廣告。內容不外乎是以這種形式為身邊的一枚古幣尋找“白馬王子”,完成對子錢的絕配。
所謂對子錢,是指錢文相同而書體不同,可以配對的錢幣。它有三個主要特征:一是兩枚錢幣錢文相同;二是使用兩種書體,其中篆書必居其一;三是除錢文書體不同外,兩枚錢幣的幣值相同,形體對等,即錢形大小、錢身厚薄、穿孔大小、輪廓闊狹、錢文位置、字體大小、銅質優劣等各個方面都要求完全一致,方可成雙配對。
筆者身邊的這枚古幣,是三國時期蜀國鑄造的“太平百錢”。此種錢幣是蜀錢“直白”系列中的大系,品類繁多,大小不等,版別復雜。其中最有名的“世平百錢”,篆書錢文及背水波紋一種,極為罕見,世僅五枚;另一品篆書錢文“大平百錢”,其“大”字下有兩點,“百”字上橫篆法奇異,人稱“羊角百”。此種錢背四周有水波紋,上下和四隅有星紋,類似龜之首尾和四足,也極為罕見,僅存數枚。而筆者身邊的這枚隸書“太平百錢”,錢文“太、平、百”三字為隸書,僅“錢”字為篆書;銹色純凈,黑漆古包漿,潤澤靚麗;錢眼穿孔,盛開著一朵八角形小花,凸顯出它的特殊與奇異;錢背四周有水波紋兼上星紋飾,極為稀少珍貴。錢徑2.5厘米,重3.3克(圖1)。
這種“太平百錢”,在“直白”大系中是可以找到對品的。有種背水波紋兼星紋的篆書“大平百錢”,因古時“大、太、世”是相通的。只要“大平百錢”的其他條件與“太平百錢”完全一致,兩幣便可成雙配對。這些年來筆者為尋找這枚配對的錢,花費了不少精力,曾訪遍蜀地錢幣市場均未如愿以償。今年初,筆者專程去拜訪一位“錢協”副會長,請他利用出差東瀛的機會,代為尋訪這枚古幣。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五一”,會長終于從日本一位老藏家手中贖回了這枚古幣。此幣篆書“大平百錢”,錢文“大、平、錢”三字為篆書,僅“百”字為隸書;錢背四周水波紋兼上星紋飾,方形穿孔;錢幣的形態、銹色、包漿、錢身、厚薄、錢文位置等方面,都與身邊的這枚錢幣完全一致(圖2)。但唯一遺憾的是此幣穿孔為方形,與筆者身邊的花穿錢不相吻合。雖然配對基本成功,但只能算粗對,稱不上精對,更談不上絕對。
因此,筆者寫了這則廣告。告知天下幣友,誰能推薦一枚十全十美的“白馬王子”,與筆者身邊的“花穿公主”稱心如意地相配,可能是泉界的一大幸事,也是對子錢中的世紀絕配。(責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