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自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畫壇經歷了一段“蕭條”時期,但一批具有銳變進取、大膽求新的畫家給“蕭條”的畫壇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以吳昌碩為代表的“后海派”及以“二高一陳”為代表的嶺南派等,影響著后起的年輕畫家,如齊白石、陳師曾、黃賓虹、劉海粟、朱屺瞻、潘天壽、王個簃、沙孟海、黃幻吾等,他們以發揚傳統國畫為己任,大膽接受西方文化新思想,對中國近現代畫壇起著深遠的影響。江西省博物館就藏有這些近現代名家作品,讓我們一起與讀者欣賞這些精品畫作。
●黃賓虹(1865-1955年),初名懋質,后改名質,字樸存,號賓虹,別署予向、虹叟、黃山山中人等,原籍安徽歙縣,生于浙江金華。擅畫山水,早年受“新安畫派”影響,以干筆淡墨、疏淡清逸為特色,為“白賓虹”時期,技法學宋、元各家。運筆如作篆籀,遒勁有力;50歲以后,游歷名山大川,以真山水為范本,畫風從疏淡清逸開始轉向黑密濃厚,同時在筆、墨、色的應用上創立了自己的藝術風格,開始由“白賓虹”逐漸向“黑賓虹”過渡;70歲以后,自成面目,以“黑、密、重、厚”的畫風為主,使中國山水畫上升到一種新的境界,終成一代宗師。
黃賓虹《碧水丹山圖》 紙本設色 縱110厘米 橫34厘米
此畫用水墨丹青合體,將石色的朱砂、石青、石綠厚厚地點染到黑密的水墨之中,正是黃賓虹獨創“丹青隱墨,墨隱丹青”之法的體現,構圖取高遠式。濃墨皴擦山體樹木,色墨并用,枯潤相生,人物、樹木、屋舍皆用簡筆,似有沈周筆意。題行書七言詩:“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微吟不道驚溪鳥,飛入幔亭深處啼?!甭淇睢吧蚴镂湟途浒耸刨e虹”。鈐“黃賓虹”白文方印,左下鈐“黃山予向”白文方印。
●王個簃(1897-1988年),名賢,字啟之,江蘇省海門市人。1923年入吳昌碩門下,擅山水、花卉,尤精蘭、竹、石,成為吳昌碩的衣缽傳人。曾任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長、上海文史館館員等職。
王個簃《花卉》 紙本設色 縱138厘米 橫360.3厘米
此圖以沒骨法繪花卉,設色明凈艷麗,呈現出爭奇斗艷的繽紛景象;紫藤以大筆畫主干,以篆籀之筆入畫,金石味十足,使一簇簇盛開重疊懸垂的紫藤映入眼簾,彎曲的藤蔓一筆呵成。運筆渾厚剛健,瀟灑遒勁,詩書畫并茂天成。題:“快哉大地春回日,萬紫千紅放百花。放眼前程堆錦繡,筆歌墨舞競光華?!甭淇睢耙痪牌呔拍晔辉露债嬘谏虾J姓f之南廊,王個簃時年八十三歲”。鈐“王賢私印”白文方印、“個”朱文方印。
●應野平(1910-1990年),曾名野萍、野蘋,浙江海寧人。幼承家學,喜愛繪畫,16歲后專攻山水畫,自“四王”入門,繼而上溯“元四家”及北宋諸家,傳統功力深厚。深入大自然,師法造化,借鑒西畫,走變革創新的道路,博采眾長,自成一家。應野平曾三下舟山群島,四上黃山,五泛富春江,留下了許多精品山水畫,日本人評價其“中國江南水墨畫第一人”,從中反映出應野平在中國畫壇的地位,無愧海上畫壇巨擎。
應野平《山水圖》 紙本設色 縱139.5厘米 橫363.7厘米
作品以傳統筆墨勾勒,濃淡多變的墨色暈染、皴擦,以增加峰山巍峨的層次和厚重感,局部的留白表現云海茫茫。色墨相滲,濃淡相宜,既有南方山水的秀潤,又具北方山水的厚重,一畫呵成,作者以飽滿的熱情再現了祖國山河的壯美妖嬈。題:“萬里云山舒錦繡,長城內外遍春光。”落款“一九七九年十月,應野平寫于春申江上”。鈐“應野平”朱文方印,左下鈐“窮畫人間春色”白文方印。
●劉海粟(1896-1994年),名槃,字季芳,號海翁,江蘇常州人。少時,就只身到上海學西洋畫,后回鄉辦國畫傳習所。1912年與烏始光、張聿光等創辦上海圖畫美術院(上海美術??茖W校前身),任校長。后潛心于潑墨法,筆飛墨舞,氣魄過人。晚年運用潑彩法,色彩絢麗,氣格雄渾。曾任南京藝術學院名譽院長、教授,上海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英國劍橋國際傳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獎”,意大利歐洲學院授予“歐洲棕櫚金獎”。
劉海粟《仿石谷山水圖》 紙本水墨 縱150厘米 橫80厘米
作者以平遠式手法,用淡墨作山水、畫樹石,再用濃墨、焦墨勾勒點醒,線條枯潤相間,蒼茫勁利,畫面雖寫枯樹寒山,筆墨氣韻依然生動,頗有元人筆意。畫題:“楊柳絲絲兩岸風,前村溪路遠,小橋通人家,依約水西東,舟一葉,移近葦花叢。清景迥涵空,好山青未了,暮云重是誰,驚起幾征鴻。天然趣,都在畫圖中。余藏石谷小幅,筆氣蒼秀,在畦徑之外,為畫中逸品。癸未正月旅舍偶憶此圖,睛窗略師其意 劉海粟?!扁j“海粟之印”、“武進劉氏”白文方印,右下鈐“曾經滄?!敝煳姆接 ?/p>
另有一首七言詩:“煙鐘隱隱起蒼茫,嶺口分輝到草堂。昨夜前山春雨過,小橋流水落花香。”落款“伯雄先生屬 伊喬女史題”。鈐“夏伊喬”朱文方印。夏伊喬為劉海粟的第四任妻子。
●朱屺瞻(1892-1996年),號起哉、二瞻老民,江蘇太倉人。八歲起即臨摹蘭竹、山水,青年時專攻油畫,后轉習中國畫,擅山水、花卉,尤精蘭、竹、石。創作繼承傳統,融會中西,色彩運用上常借鑒西法,眾彩輝映,色調明麗,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個人風格。朱屺瞻曾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師范大學藝術系教授等。朱屺瞻一生對梅花情有獨鐘,他不僅畫梅、種梅,其居也曰“梅花草堂”。
朱屺瞻《蒼松圖》 紙本水墨 縱362.5厘米 橫139厘米
此圖松樹縱橫老辣,松枝遒勁,神旺氣足,堅韌不拔,濃淡相宜,氣勢博大。自題:“蒼然挺茂 己未初冬畫于上海 屺瞻?!扁j“朱屺瞻”、“八十歲作”白文方印,左下鈐壓角白文方印“信筆直掃”。
●吳青霞(1910-2008年),學名吳德舒,號龍城女史,別署篆香閣主,江蘇常州人。為江南收藏家、鑒賞家吳仲熙之女。1934年與李秋君、周練霞、陸小曼等組成中國女子書畫會。善畫鯉魚,以魚為師,得形入神,有“鯉魚吳”之雅稱,又善寫蘆雁,師邊壽民,得“江南水闊,漠北沙寒”氣象。吳青霞是一位全能型的畫家,山水、花鳥、人物等各類題材都有涉及。她的作品以工筆和寫意相間,筆墨勁挺流暢,色彩明潔秀麗。
吳青霞《蘆雁圖》 紙本設色 縱362.6厘米 橫137.1厘米
此作師法邊壽民。寒沙折蘆間,三雁息落,昂首引頸回望南去的大雁,嚴冬將至,寒煙瀟瑟雁南飛。大筆落墨,灑脫精準,墨色交融。自題:“風靜秋江萬里平,黃蘆影里出鴻聲。于今四海無矰繳,不用呼奴夜打更。”落款“己未秋九月中浣篆香閣主吳青霞寫于滬上”。鈐“昆陵囗囗”、“吳青霞印”朱文方印。
●黃幻吾(1906-1985年),名罕,字幻吾,號罕僧,晚年稱罕翁,廣東新會人,是現代嶺南畫派的著名畫家。早年臨《芥子園畫譜》,兼畫肖像,潛心研習書畫,獲高劍父、高奇峰教益,畫藝日趨成熟。善繪山水、人物、花卉、魚蟲、鳥獸,尤以山水、花鳥功夫獨到,刻畫真切動人、栩栩如生。黃幻吾自幼在嶺南畫風的熏陶下習畫,使他的繪畫創作既保持和發揚了現代嶺南畫派的畫風,同時又形成了具有自己鮮明個性的藝術風格?!扒檎{美、色彩美、構圖美、形象美”,這是觀者對他創作的中國畫的高度贊許。
黃幻吾《黃山云海》 紙本設色 縱139厘米 橫363.5厘米
此畫是典型的嶺南畫派畫風。筆墨勁爽豪縱,色彩鮮艷明亮,能把水墨、色彩熔鑄一爐,把黃山的千壑、霞光、云海、松濤的華美壯麗之自然景觀盡收眼底。“形神兼備,生機盎然,清新秀麗,雅俗共賞”是黃幻吾的藝術風格。
在一幅幅先師的作品中,展現給我們的不僅是畫家們深厚的功力修養,也蘊涵著大師鮮明的個性、閱歷和人生的感悟。他們用心去熱愛生活,用情去創作,使自己的真摯情感與承前啟后的中國繪畫發展緊密結合,開辟了百花齊放的新格局,不僅留給我們珍貴的文化遺產,而且對中國近現代藝術更好地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責編:李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