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粿在閩南民間有著廣泛的用途,閩南習俗中,凡祭奠神明、供
奉先賢、紅白喜事和鄉俗節慶等傳統民俗禮儀活動都要制作各色糕餅粿食,用作供品或禮物贈送,而印制這類糕餅粿食的模具,通常被稱為“粿?!薄ⅰ褒斢 被颉懊准@印”等,材質以木制為主,另有陶、瓷、磚、金屬等。
因木質材料豐富、雕刻方便、便于操作、不易摔碎等特點,所以木粿印在閩南民間最為常見。木制粿模主要用閩南本地的樟木、楠木、梨木、柯木等硬木制作,其中樟木制粿模不怕蟲蛀,且極為耐用,因此較為多見。木制粿模表面多不加髹飾,使用時先在表面抹油,然后壓印粿模。木制粿模經常年使用,油脂滲入木質,表面呈現出黑亮的光澤。閩南氣候溫暖潮濕,為防潮防蛀,也常在木制粿模表面髹涂朱漆。涂漆后的粿模表面光滑且也不易吸油,使用很方便。粿模上的朱漆,可分為大紅、朱紅等多種紅色,粿模上漆后雖掩蓋了木材本身的紋理,但通體朱紅色的粿印,更能表達年節時吉祥喜慶的氣氛。
木制印模以雕刻的手法制作,圖案表現樸實渾厚,線條單純有力,雕工細致,對于雕刻角度、斜度要求相當精準,若制作有誤,往往導致模具不易脫模。構圖排列以左右對稱、上下均衡為考慮,以圓形較多,取其圓滿的吉祥寓意。另外還有正方形、長方形等形狀。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于2012年征集16枚木粿印,其造型各異,制作精美,現介紹如下:
圖1 長方形帶柄單面團龍木粿?。和ㄩL26.5厘米、寬14.5厘米、厚4厘米、柄長9.8厘米。該印模為長方形,帶柄,柄端有穿一細孔,單面單眼粿印。正面刻圓形菊瓣紋邊牙,圓框內刻一團龍頭圖案,左右兩側分別飾有祥云、仙草紋飾,背面陽刻楷書“楊記”款識,材質為木,是用來制作龍形糕點的粿印,常用來慶賀小孩子滿月,意即“望子成龍”。
圖2 長方形帶柄單面麒麟送子木粿印:通長23厘米、寬11.5厘米、厚2.3厘米、柄長9.1厘米。該印模為委角方形,有柄,單面單眼粿印。正面圓形邊牙無紋,圓框內陰刻一童子騎麒麟送子圖案,手持蓮花和笙(生),意為蓮生貴子,麒麟旁圍繞著祥云。背面有手書“*記”,其中“*”被擦除,印模通體髹紅漆,材質為木,多為婚慶生子所用。
圖3 長方形帶柄單面“囍”字木粿?。和ㄩL15.3厘米、寬8.5厘米、厚2.9厘米、柄長5.5厘米。該印模為長方形,有柄,單面單眼粿印。正面刻圓形菊瓣紋邊牙,圓框內陰刻纏枝菊花,中間為“囍”字圖案,背面手寫黑字楷書“圣讕胡記”。印模通體髹紅漆,材質為木,多為婚慶所用。
圖4 長方形帶柄單面“?!弊帜炯@?。和ㄩL17厘米、寬10.2厘米、厚2.7厘米、柄長5.8厘米。該印模為長方形,有柄,單面單眼粿印。正面圓形菊瓣紋邊牙,圓框內陰刻蓮花,中間為“福”字圖案。印模通體髹紅漆,材質為木,為節慶及祝壽時所用。
圖5 長方形帶柄單面鳳凰木粿?。和ㄩL16.4厘米、寬10.8厘米、厚2.6厘米、粿柄長5厘米。該印模為長方形,有柄,單面單眼粿印。正面刻圓形菊瓣紋邊牙,圓框內陰刻展翅鳳凰圖案,印模通體髹紅漆,材質為木,多為婚慶所用。
圖6 長方形帶柄單面人物圖像粿模型:通長19.5厘米、寬10.7厘米、厚2.8厘米、柄長7.5厘米。該印模為長方形,帶柄,柄上窄下寬呈梯形,單面單眼粿印。正面刻圓形邊牙無紋,圓框內陰刻三個人物及馬:左右為侍從,中間為一騎馬官人。印模通體髹紅漆,系糕餅印模,質地為木,為節慶時所用。
圖7 委角長方形帶柄單面彌勒佛木印模:通長18.4厘米、寬8.7厘米、厚3.5厘米、柄長6.2厘米。該印模為委角長方形,帶柄,柄上窄下寬呈梯形,單面單眼粿印。正面陰刻一大彌勒佛,中間為一小彌勒佛。質地為木。為祭奠神明時所用。
圖8 方角圓形帶柄單面“囍”字木印模:通長21.1厘米、寬11厘米、厚2.6厘米、柄長8厘米。該印模為方角圓形,帶柄,柄底端有穿一鐵質圓形掛鉤,柄上窄下寬呈梯形,單面單眼粿印。正面刻菊瓣紋邊牙,圓框內陰刻一個“囍”字,周邊纏繞五只展開雙翅蝴蝶,構成五福捧壽圖,質地為木,為婚慶所用。
圖9 長條形單面雕法輪圖木印模:長24厘米、寬4.5厘米、厚1.8厘米。該印模為長條形,無柄,單面四眼粿印。正面上端分布一排四個陰刻酥餅模,邊牙為圓形菊瓣紋,中間雕刻法輪圖案。背面以毛筆寫有“茂記”款識。印模通體髹紅漆,質地為木,為節慶時所用。
圖10 長條形帶手柄單面雕“狀元及第”、暗八仙和八吉祥紋木印模:通長32.8厘米、寬5.1厘米、厚2.5厘米、柄長9.8厘米。該印模為長條形,長弧形手柄,柄端有穿一細孔,單面五眼粿印。正面分布一排五個陰刻糕餅模,相間分布圓形和委角方形印模,圓形印模邊牙為圓形菊瓣紋,委角方形印模邊牙無紋,中間圖案分別雕刻“狀元及第”、暗八仙中的花籃、魚鼓、葫蘆,以及八吉祥中的法輪,以此印模通體髹紅漆,質地為木,為節慶時所用。
圖11 長條形單面雕“宜錄壽喜康寧”木印模:長29.5厘米、寬5.2厘米、厚2.8厘米。該印模為長條形,無柄,單面六眼粿印。正面分布一排六個陰刻糕餅模,邊牙為圓形菊瓣紋,中間分別刻有“宜”、“錄”、“壽”、“喜”、“康”、“寧”。質地為木,為節慶時所用。
圖12 長條形單面雕百寶圖木印模:長28厘米、寬4.4厘米、厚1.8厘米。該印模為長條形,無柄,單面九眼粿印。正面均勻分布一排九個陰刻糕餅模,分別為魚、芭蕉扇、蝴蝶、扇子、梅花、蓮蓬、元寶、葫蘆、蓮花。質地為木,為節慶時所用。
圖13 長條形二片合單面雕“福祿壽喜”木印模:長32厘米、寬8厘米、厚3(上片0.8、下片2.2)厘米。該印模為長條形,無柄,由上下兩片木板組合而成,四眼粿印。上片雕刻一排四個鏤空糕餅模:兩個委角方形,邊牙無紋;兩個圓形,邊牙為圓形菊瓣紋。下片單面雕刻,正面分布四個與上片對應的陰刻印模:兩個為委角方形印模,中心圖案分別刻有“?!弊趾汀暗摗弊?,周圍對稱分布四只蝴蝶和四朵蓮花;兩個為圓形印模,中心圖案分別刻有“壽”字和“喜”字,周圍對稱分布八只蝙蝠。質地為木,為婚慶時所用。
圖14 長條形單面雕壽桃花卉木印模:長28厘米、寬7厘米、厚3.5厘米。該印模為長條形,無柄,單面三眼粿印。正面分布一排三個陰刻粿模:一為桃形,邊牙無紋,中間雕刻壽桃圖案,中間刻“壽”字;一為圓形,邊牙為圓形菊瓣紋,中間雕刻菊花圖案;一為圓形,邊牙無紋,中心雕刻一朵水仙花。印模全身涂紅漆,質地為木,系祝壽時所用。
圖15 長方形雙面雕“福壽康寧”木印模:長38厘米、寬12.3厘米、厚5厘米。該印模為長條形,無柄,雙面雕刻。正面分布一排四個陰刻糕餅模:一為委角方形,中間刻“?!弊?;一為壽桃形,中間刻“壽”字;一為圓形,中間刻“康”字;一為六角星形,中間刻“寧”。邊牙均為圓形菊瓣紋,中心圖案依花紋及筆畫有密集小板釘(高約3.5毫米)。背面不規則分布六個圖形印模,分別為仙翁圖、長青樹圖、圓形九宮格圖、委角方形蕉葉紋圖、六菱花形九宮格圖、八菱花形牡丹紋圖,邊牙均為圓形菊瓣紋。質地為木,系祝壽時所用。
圖16 長條形單面雕“祥泰”木印模:長42.3厘米、寬3.9厘米、厚2厘米。該印模為長條形,無柄,單面十一眼粿印。正面分布一排11個大小一致的陰刻圓形糕餅模,邊牙為圓形菊瓣紋,除了正中的印模中間雕刻“祥太”兩字,其余均作“祥泰”。印模側面陰刻楷書“庚子馬文利”款識,質地為木,為節慶時所用。
粿印作為閩南常見的生活用品,是閩南民間悠久的飲食文化、節慶風俗、宗教信仰的重要載體,充分反映出閩南民俗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樣化,不僅是日常生活的實用品,也是藝術價值很高的藝術品。閩臺緣博物館收藏的這16件傳統的粿印,品種多樣、紋飾圖樣精美、構思別致、雕制技術高超,在閩南傳統粿印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