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指我國農歷7、8、9月,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個節氣。秋氣應肺,而秋季干燥的氣候極易傷損肺陰,從而產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膚干燥、便秘等癥狀,重者還會咳中帶血,所以秋季養生要防燥。在燥氣中還暗含秋涼,人們經夏季過多的發泄之后,機體各組織系統均處于水分相對貧乏的狀態,如果這時再受風著涼,極易引發頭痛、鼻塞、胃痛、關節痛等一系列癥狀,甚至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老年人和體質較弱者對這種變化適應性和耐受力較差,更應注意防涼。
秋季飲食調養應遵循“養陰防燥”的原則,飲食宜養陰,滋潤多汁。
養肺為要
秋氣內應肺。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系到壽命的長短。秋季氣候干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梨、芝麻、藕、菠菜、烏骨雞、豬肺、豆漿、鴨蛋、蜂蜜、核桃、糯米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
少辛增酸
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得過多,會使肺氣更加旺盛,進而還會傷及肝氣,所以秋天飲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蔥、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礎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補肝氣,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櫻桃、柚子、檸檬、山楂、番茄、荸薺等。
宜多吃粥
初秋時節,天氣仍較熱,空氣潮濕,悶熱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難保人們不貪食過度,這些均會傷損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養胃,又可帶來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鴨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蘿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餅粳米粥等。
宜多喝湯
秋季飲食以滋陰潤燥為原則,在此基礎上,每日中、晚餐喝湯,一方面可以滲濕健脾、滋陰防燥,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補營養、強身健體。秋季常食的湯有:百合冬瓜湯、豬皮番茄湯、山楂排骨湯、鯉魚山楂湯、鰱魚頭湯、鱔魚湯、赤豆鯽魚湯、鴨架豆腐湯、枸杞葉豆腐湯、平菇豆腐湯、平菇雞蛋湯、冬菇紫菜湯等。
宜多吃魚
秋天是需要進補的季節,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進補導致肥胖,不妨吃點魚肉,魚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魚肉中的維生素d、鈣、磷,能有效預防骨質疏松癥。
適度飲水
夏天多汗季節要多飲水,秋天干燥季節更要多飲水。適度飲水是秋天潤燥、防燥不可少的保養措施。飲水以少量頻飲為佳,不宜暴飲,一次飲大量水,會給胃腸增加負擔,引起不適,只有少量慢飲,“潤物細無聲”才能對口、鼻、咽、喉、食管,乃至氣管產生更大的滋潤作用。
脾胃為后天之本,經過一夏天的寒涼飲食以及苦夏的折磨,虛弱的脾胃需要我們格外地注意調養,脾胃寒涼的人們在天氣變涼后,會出現各種因寒涼所致的胃痛、腹瀉等癥狀,而在遵循脾胃調養原則的同時,艾灸對脾胃寒涼的調理也是一個效果非常顯著的調理方法。雖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可是針對體寒怕冷、脾胃虛寒的人來說,此時就要多注意身體陽氣的補足,來抵御秋涼的侵襲,可以有效防止身體各種舊病的復發及誘發新病,而且對秋季的各種感冒、咳嗽、鼻炎、哮喘的防治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好的身體狀態,離不開合理的飲食調養,以及正確的養生調理方式。豐收的季節,希望您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收獲一個更加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