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套人民幣的研發歷經了18年,是新中國成立后發行種類最多、票面面額最大和研制時間最長的一套人民幣,在應用先進工藝、新型材料和現代科技方面都有重大突破。
第四套人民幣從1987年4月27日開始發行至1997年4月1日止,共發行了9種面額的17個幣種。其中1角2種(含硬幣),2角1種,5角2種(含硬幣),1元4種(1980、1990、1996版、硬幣),2元2種(1980、1990版),5元1種;10元1種,50元2種(1980、1990版),100元2種(1980、1990版)。與第三套人民幣相比增加了50和100元的大面額鈔票。
第四套人民幣設計的主題思想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精神煥發,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為了表現和強調這一主題,票面采用大幅人物頭像為主景,這是國際上常用的方法,具有較好的防偽效果。100元鈔票四位領袖浮雕像,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形象表現,同時也記錄和歌頌了黨領導中國革命的光輝歷史;50元鈔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頭像,體現憲法規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必須依靠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國體和政權性質;從10元開始到1角,每種鈔票都有代表性的民族人物頭像,每張票面兩人,栩栩如生。這些民族人物頭像是我國多民族國家的象征,不僅反映各民族的大團結,而且反映各族人民意氣風發、斗志昂揚的主人翁精神。第四套人民幣所有票面上面的人物繪畫均出自侯一民之手。除鈔票正面人物頭像外,第四套人民幣主幣背面主景取材于中國的名山大川,100元為井岡山主峰;50元為黃河壺口瀑布;10元為珠穆朗瑪峰;5元為長江巫峽;2元為海南南天一柱,1元為長城。這些主景與正面主景相呼應,共同強調主題。
第四套人民幣的印刷工藝水平大幅提高。凹印接線技術、套印、對印技術、平凸印接線技術等被廣泛采用。凹印接線技術是鈔票的一種專用印制技術,其特點是色彩較為明顯,顏色銜接自然過渡,無漏白,無錯位,線條在高倍放大鏡下觀察成線狀。套印、對印技術就是采用一些特殊的工藝,使鈔票正背面圖案一次印刷成形,使特定部位的圖案正背面完全重合。第四套人民幣1元、2元和5元鈔票正面左下角的小花束和背面的小花束完全是對應吻合的就是這一技術的體現。平凸印接線技術是目前人民幣采用的比較可靠的防偽技術,它的特點是一條完整的線上印幾種不同的顏色時,不產生重疊和缺口現象。
研發期最長的第四套人民幣,見證了新中國沉重的政治變革,雖然流通時間不長,但是跨越了兩個世紀。第四套人民幣開啟了人民幣向現代科技進軍的征程,又帶著些許后“文革”時期的歷史印記,是承上啟下的一套過渡人民幣。第四套人民幣努力創新和變革,第一次使用固定人像水??;第一次使用安全線;第一次使用7種文字;第一次采用高面額設計;第一次復合使用新型高科技油墨;第一次把領袖人物植入;第一次發行了整版紙幣等等,是這一時期國民經濟騰飛、中華民族精神昂揚煥發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