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中學生對學習科目的一種積極的認識觀念與情緒狀態。激發與培養中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可以提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并且可以充分體現物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能力。興趣是學習動力的根本,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要強調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只有激發學生的強烈學習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想要教好高中生,首先應該培養其自主學習習慣,化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培養其學習興趣。本文根據中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調查分析,提出了一些見解。
關鍵詞:物理教學 學習興趣 教學情境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c)-0037-01
興趣是人們在對某種事物進行積極研究探索活動所產生的積極情緒體驗向,體現了個體對事物的心理傾向,是人學習成長的本質。學習興趣是學生在進行學習活動中所產生的心理傾向,它表現為對學習活動的熱愛與主動性。據社會實踐表明,興趣在人的活動中有著顯著的積極的促進作用。如果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便可以主動發揮其的學習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興趣是人進行刻苦鉆研、不畏困難的重要動力。在教育學習中只要保障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便可以使學生產生對物理想學、愛學的思想。因此,激發與培養學生的物理興趣是保障教學質量的重點。
1 加強課改的教學,培養學習興趣
物理學科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學科,其概念的建立與規律的發現都是以實踐基礎為依據的。實踐是一門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唯有重視實驗基礎,才可以保證物理教學的成功,另外只有通過實驗觀察學生才能真正理解與掌握物理知識。
1.1 趣味演示激發好奇心理,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的產生在于好奇,如果教師在課堂中合理把握住學生的好奇心理便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講授熱脹冷縮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窗花”的形成使學生產生好奇心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對物理的熱愛、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并且通過實踐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加通俗易懂的理解與掌握當堂課所教授的物理知識。通過物理實驗的演示,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學生學的易、記得深、把握牢。
1.2 善用聯想性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奇心是興趣產生的根本。引起好奇心的關鍵在于主體對外在事物的未知性,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物理的學科知識刺激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使學生產生意料之外的感覺,從而也產生好奇心理。例如,在講授氣壓問題時,可用紙張貼在滿水的玻璃杯上,使之倒轉水卻不會流下。打破學生原有的思維慣性從而產生意料之外的好奇心,最終產生學習興趣。
在物理的教學課堂中,實驗演示可與化枯燥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刺激,使學生產生物理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實現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提高時間利用率,化被動為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 創造合適的教學情境
作為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學會合理利用身邊各種輔助教具,通過這些輔助教具的合理利用可以布置出高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學習時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達到活躍學生邏輯思維、產生物理學習的興趣。
巧設質疑,據心理學研究分析,學習的根本在于思考,而是思考來源與對外在事物的疑問,只有有了疑問才有思靠,通過思考才有能解疑,產生進步。在思考與疑問的有機循環中,達到不斷的發展。所以物理教學有效方法之一便是善于布疑,在教學中使學生產生質疑,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最后通過實踐釋疑,從而有效理解與掌握知識。
3 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除了教材內容的合理教學,教師的語言的藝術性表達也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成果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天真、活潑、好奇、敏銳的中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語言有著十分敏感的反應。實踐表明,倘若教師的教學語言風趣、生動、講解精煉準確的同時又富有幽默,并保持適合的語速,學生就會樂意去聽,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中思考問題、學習知識。另外合適的語言規范,又可以使學生得到語言的訓練,形成積極好學的學習風氣。相反,如果教師講課模棱兩可、結論規律不明朗,那么學生學得便是便朦朦朧朧,無法真正有效的掌握學習知識。所以,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教師需要有著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物理興趣,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4 合理布置作業,保證學生自信心
興趣是學習的基本動力,但若是連自信心都無法保證,又怎么會有興趣。眾所周知,作業是鞏固課堂學習知識、保證課后學習記憶的重要手段,學生通過作業的完成可以達到培養知識運用能力的效果。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可以鍛煉學生不畏艱難的意志但作業難度若是過大便會產生相反作業。因此,對于作業的布置教師需要以課堂內容的教學情況為根據,把握重點復習、難易結合,使學生品嘗到學習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學習興趣。另外善用學生的競爭、活潑的天性,在布置作業中偶爾說:“以這道題的難度,有1/5的學生做出就已經很不錯了”。結果在實際完成中,學生產生競爭與不服輸的頑強心理,努力鉆研最終解出這道題的人數遠大于1/5這個數據,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此外,對于作業的布置,教師需要認真考慮數量問題,防止題海戰術的產生。有些教師認為作業有著“多而全”的特征,結果陷入了教學誤區,因為過多的作業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作業的布置上,教師需要做到少而精、全,在保證學生可以獨立完成的基礎上,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課后鞏固,達到深刻記憶,靈活運用的效果。從而激發與鞏固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5 結語
總體而言,興趣是學習的基礎動力,對于興趣的合理培養與激發可以促進學生準確理解與掌握物理概念、規律,提高其學習能力,對于物理這類自然科學而言是尤為重要的。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認真思考,將物理課題的有趣、新奇一面展現給學生,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知識學習中產生學習樂趣,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現麗.淺談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幾點建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5):104.
[2]馬寧.物理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
[3]索育.新課程實施中高中物理規律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