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實踐證明,自信心在小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自信心比較強的學生往往能夠克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敢于運用英語進行交際,促使自己的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然而,同樣的學習環境,性格內向、自信心薄弱的學習,怕自己出丑于人前,往往會措施很多良好的實踐機會,不利于學生運用英語交際能力的鍛煉,不利于實現素質教育。
關鍵詞:小學英語 自信心 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c)-0056-01
新課改背景下,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在是引導學生掌握英語的相關知識,而是要促使學生運用英語的交際能力得到提高。而小學生往往都具有爭強好勝、天真浪漫、愛表現等特性,因此,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使學生不敢張嘴說話。自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征和心理狀態,也稱為信心。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性格比較外向的學生往往能夠抓住每個實踐的機會,且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也比其他內向學生要高一些。歸根結底,學生擁有強大的自信心。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1 注重英語閱讀教學,使學生敢講敢說
基礎教學階段的核心任務就是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給予閱讀教學足夠的重視。但是,閱讀素材的選擇一定要學生的認知特征和心理為依據,選定一些可讀、可親、可用的英語閱讀文本。可親,是指閱讀文本要與學生的年齡特征相符合,消除學生的陌生感,使學生能夠快樂的閱讀。可用,是指閱讀文本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拉進學生與文本的關系,使學生愜意閱讀。在閱讀教學中發現,單單依靠課內閱讀是不夠的,因此,我們必須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教師可以課堂的前十分鐘,讓學生進行演講。學生為了獲得老師和學生的好評,就一定為用心準備,這樣學生必然需要閱讀大量的英語文本。久而久之,既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夠鍛煉和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和口語能力。小學生往往對新鮮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因此,我們必須要為學生組織各種活動,但是組織的活動一定要在學生的認知能力范圍之內的同時,將教學內容貫穿其中,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慢慢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2 組織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參與進來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只能夠被動的聽講,而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很少。學生每天都要接受大量的知識,但是學生的精力有限,且知識聽講,毫無實踐,以至于經常會犯錯,而教師就會對學生大加指責。小學階段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往往都比較弱,且由于教師不能夠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使大多數學生都認為英語的學習是一件比較枯燥乏味的事情,對英語的學習毫無興趣,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教師,因此,作為一線的英語教師,必須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英語是一門語言,因此,我們要幫助學生在英語口語交際中樹立自信心。自信對于學生來講是一種積極的情緒,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從而使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得到提高。在小學階段就是學生克服運用英語交流過程中的困難,必定有助于學生的成長,是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發展人才。
3 科學合理地評價,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自信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后天慢慢培養的,且通過反復的強化而形成的。一旦學生有用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其就向成功邁出了一步。對英語學習來講,信心主要體現在學生對老師的信心和學生的自信心兩個方面。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自信心比較強的學生往往能夠自如地發揮自己的水平,而且這種自信的力量還能夠加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能夠更加從容的面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自己能夠將英語學習好,從而不斷的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一旦學生發現自己學習英語獲得了成效,就能夠更加主動參與到英語的學習活動中,從而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使學生運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得到提升。根據情感過濾說,學生的情感因素與其吸收知識的情況有很大的影響,因此,作為一線的英語教師,要盡可能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使學生輕松自在、自然而然的參與到英語學習中,收獲新知識。
在交際活動中,學生說的英語出現語音語調不準確或者語法有誤時,或者由于心理原因而緊張地漲不了口時,教師不要急于指責學生,而是要給予學生引導,使學生能夠參與到活動中,促使學生運用英語交際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另外,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發光點,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使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作為當代一線英語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制造運用英語交際的機會,使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慢慢消除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陌生感和恐懼感,促使學生養成運用英語交際的習慣,從而不斷的提高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將素質教育貫穿于教學過程中。
參考文獻
[1]代淑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11(8):123-124.
[2]韓寶民.創新英語閱讀教學 提升語言運用能力[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4):118-119.
[3]潘文霞.如何有效地組織英語課堂活動[J].考試周刊,2010(51):87-88.
[4]韓祥寶,孫兆舉.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J].思想政治課教學,1988(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