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新課標頒布以來,高考中數學的考試內容不斷的調整,增添了許多新的特點,更好的篩選出高質量的學生進入高等學校繼續發展。因此,老師需要針對這些新的變化,如現在的考試更加注重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和綜合素質等,來設計教學和復習方案。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對明確考試重點,突出“主體”;發展學生理性思維;夯實基礎;清晰導向;做好強化訓練等的高考復習策略做了重點分析。
關鍵詞:高考數學 有效復習 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c)-0072-01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高考中數學的試題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新課改后的考高數學拋棄了原來高考數學模式中的一些缺陷,增添了一些新的特色。面對高考學生是否能取得滿意的成績,教師需要用多種方法,針對高考數學中出現的新變化,高效率的讓學生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應對這些變化。為了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我們一方面要結合自己和其他教師的多年教學經驗;另一方面要深入分析近年高考數學中出現的新變化,總結出幾點應對新形勢下高考數學中的對策。
1 新課改下高考數學出現的新特點
從近幾年的考試的結構和內容來看,高考中數學整體上還是延續了以前考試的風格和特點。根據課標版考試大綱的要求,現在的考試增加了對基礎知識的重視程度,同時也注重對數學學習能力的考查。在整體上數學高考題的變化是平穩過渡,穩中求新的發展趨勢。透過試題增加對學生理性思維的考查;減少大量的數學復雜運算;強調學生的數學思想的運用;通過探究實踐的形式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試題不再是一個題只涉及學科的一個方面,而是多個學習板塊相結合進行考查;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綜合素質成為考試的重點,同時還兼顧了學生進入繼續學習的潛能。
2 高考數學有效復習的方法分析
一般高考前的復習分為三步,一輪復習重在學生對各個知識點的掌握;第二輪則需要鍛煉學生能夠綜合這些知識點靈活的運用到做題的過程中去,這是高考復習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第三輪就是學生對題目的總結和升華了,主要是依靠學生本人的思維能力。改革后的高考加重了對基礎知識的考查,但是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基礎知識的復習一定要全面,但是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重點是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知識點進行解題,這就使得高考數學的復習重點放在第二輪上。根據課改要求和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總結以下幾種高考數學的高效復習方法。
2.1 明確考試重點,突出“主體”
雖然當前的數學高考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整體上的結構還是沒有變的,根據近四年的試卷來看,代數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立體幾何、解析幾何和概率統計。但是試卷的主線是學生數學的能力,而且對數學知識的考查更全面,通過試題涉及對很多方面的考查,比如說數形結合、分類討論、偶然與必然等數學思想,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運算能力等數學能力。這些內容在復習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都有所了解,對于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應用,教師應該在課堂上解題時對學生刻意的培養一下。學生在日常做題的過程中不能只是追求做題的速度,還要有意識的通過題目來鍛煉這些思想和能力,這會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也就可以提高在高考考場上的完整性和正確率。
2.2 轉變學生思維,向理性方向發展
當前的高考試卷題目在難度方面都是層層遞進的,很多同學在日常做題時往往先把容易的做完了,后面的難題有時候會選擇放棄。所以教師在講解試卷時,要找到主線,讓學生跟著線索走,同時讓學生學會自覺運用數形結合等思想來解題。這會使同學更好的為后面的難題做好思想準備,對于一題多問的題目,在復習中,學生可以多做一些分解練習,培養一下自己的發散思維,這對于解答最后的難題是有很大幫助的。
2.3 夯實基礎,知識點全覆蓋
新課程標準明確表示要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全面考察,基礎知識是高考命題的出發點,是數學學習的基礎,也是做好復習的基本。在歷年的考試和日常的考試中,學生的錯題反映了學生對數學概念、公式、定理等會遺忘或混淆。經過對近幾年的高考試卷發現試題中可以找到和課本上基本一樣的試題原型,部分省的高考題甚至可以找到一半以上的試題原型,這也就突出了基礎知識在復習中的重要性,同時之前的偏題怪題也大大減少,通性通法成為重點,這為教師的教學方向提供的良好的導向。
2.4 清晰導向,貫徹落實
要注意的是,雖然加強了對基礎知識的考察,但是不再是一題一個知識點的考查方式,而是針對知識的交匯點進行命題。通常認為基礎知識的考查力度大了,那題型就會變的簡單,而很多同學卻反映題目難,這就說明學生對知識的結合程度不夠。比如說將數列與函數結合,將向量、集合結合用數形結合、代數運算的方式來考查,這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思想和理性思維。這需要教師在選題方面對這方面的強調,在講題過程數學思想的強化。
2.5 針對性強化訓練不可少
在高考之前對學生的強化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要想使強化訓練的效果達到最好,需要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努力。作為教師,要清楚認識當前高考的出題類型和重點,在給學生出題時,不能只注重數量,不注重質量。在選擇題目時題目的考查方向、考查面、新穎度等都要考慮在內,做到精選,另外,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領域、弱勢領域,教師對于不能很好遷移的學生要用過題目的講解利用他們在優勢領域的特點引起弱勢領域的進步。在講題的過程要注意把學生的注意力放在解題的思維方法上,讓他們掌握解題的思路。作為學生,不能揚長避短,在熟練掌握優勢領域的同時要加強對數學短板的訓練,并在做完題后學會總結,做到“多思少算”。對于歷年高考題,重在總結解題的方法和思路,并在今后的做題中充分的應用。
3 結語
我們研究多種復習方法的目的是要學生取得滿意的考試成績,因此,學生一方面要熟練掌握考試重點和解題方法;另一方面則需要在日常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培養自己的數學能力和理性思維。高考的改革是為了學生在今后有更好的發展,所以作為教師要深入探究高考的新特點,打造有效的數學復習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李明.高考數學有效復習的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2(11):35-36.
[2]項士芳.高考數學有效復習的途徑和策略[J].高中數學教與學,2012(4):36-40.
[3]黃永喬.高三數學有效復習四要素[J].考試周刊,2012(95):9-10.
[4]司志玲.成功是虛掩著的那扇門—— 新高考模式下高考數學有效復習思悟[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1(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