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做為“導演”的教師主要任務就是努力使得每個學生達到最佳狀態,營造民主、平等、合作的課堂氛圍,激發興趣,優化課堂,使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善于利用情境、問題和評價等多種激勵方式,使每個學生都取得長足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 課堂教學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c)-0114-01
《高中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有價值的知識,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是指通過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最大效率的使學生在數學上有提高,有進步,有收獲。新課程理念下,數學教學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途徑,它突出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的發展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數學教學過程是教師根據不同學習內容,讓學生采取接受、模仿、掌握、探究、體驗等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根據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學生在有興趣時、發現知識的個人意義、能自由參與探索和創新時;被鼓舞時、對自己有更高期待時容易達到高效的學習目標。這意味著教師要以尊重學生為前提,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教學為目標,通過有效的行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創造更多合作學習的機會,給學生足夠的靈活度、時間和空間,使每個學生都取得長足的發展。新形式下,教師如何根據教育背景和資源,更好的實現課程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呢?
1 課前充分準備,抓好預習環節
課前預習是學生汲取知識的開端,沒有課前充分的預習,就不可能跟上課堂的快節奏,就無法更好地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在講授新課前引導學生做好預習,并且明確任務,促進學生進行理解和思考,上課時引導學生一起重點解決這些問題,就會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礎和根本,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從學生實際出發,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2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創設趣味性、探究性的問題情境進行教學,常常能誘發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培育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中,讓學生主動地學習,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能力。案例1: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通過玩猜價格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案例2:等比數列的前項的和,相傳國王要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者,發明者說:“請在棋盤的第1格子里放上1顆麥粒,第2格子里放上2顆麥粒,第3格子里放上4顆麥粒,依次類推,每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都是前一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的2倍,直到第64個格子。”國王欣然同意,國王是否能實現他的諾言呢?利用典故發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產生探究的欲望,很快就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
3 采取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是教學中在教師的啟發下,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物,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和探討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等多種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觀察、對比和反思中較快的對數學知識有一個感性認識。“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已經成為新課程理念下的一項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使傳統的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轉變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學習過程,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是通過教來促進學,學生不僅自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還能有效地指導他人進行學習,使學生可以從中更深刻地體驗到成功帶來的快樂和喜悅,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4 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改變了傳統的“一塊黑板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的老模式,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有吸引力、容量大、時效性強。數學課的隨堂練習,可以先讓同學們在練習本上作答,然后利用實物投影儀將部分學生的成果加以展示,這樣不僅可以糾正學生出現的問題,還可及時評價學生,更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合理的教學課件能夠增大每節課的容量并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提高講解效率,如:立體幾何中的幾何圖形、文字量較多的應用題、復習課中的知識總結等都可利用多媒體來提高課堂效率。
5 注重師生情感交流,及時評價、反饋
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真誠交流。成功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是充滿愛心的教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真誠交流意味著教師對學生的由衷的贊美和寄予一種熱烈的期望,并且讓學生時時感受到這種期望,使學生為實現這種期望而做出艱苦努力。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以肯定和贊美的態度對待學生,善于發現并培養學生的特長,對學生已經取得或正在取得的進步和成績給予及時、充分的肯定評價,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進取心,不斷將教師的外在要求內化為自己更高的內在要求,實現學生在已有基礎上的不斷發展,并以積極的心態相互反饋、互相激勵,合作學習,從而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課堂發展了學生獨立的理解、思考和判斷力,課堂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隨著新課改向縱深發展,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優化教學過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孔企平,胡松林.新課程理念與中學數學課程改革[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曹才翰,章建躍.數學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4]陳玉娟.以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為目標構建數學安全課堂[J].數學通訊(教師閱讀),20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