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每天都要面對教師的作業評價,但傳統的分數和等級制如一杯白開水“索然無味”很難激起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和熱情,教學中我用特別的評價符號、感染學生的語言、激勵學生的評價制度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評價符號 評價語言 評價制度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c)-0129-01
作業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它反饋著教師教,學生學的重要信息。學生每天都要面對教師的作業評價,但傳統的分數和等級制已經很難激起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和熱情,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努力改革傳統的評價方式,讓作業評價成為師生心與心交流的平臺。
1 評價符號吸引學生
長期以來,我們在語文作業批改中已習慣用“√、×”來衡量學生做作業的情況,學生看到“√”心里自然很愉快,但時間一久也就乏味了,而那紅紅的“×”總是那么刺眼,讓學生產生不愉快的情緒,時間一久給學生帶來一種挫敗感,影響到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因此,在作業評價中我嘗試用直觀形象的圖形來代替“√”或“×”。這些圖形簡單易畫,也易于學生理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對于學生作業本上的錯題,我用“?、—— 、∽ ∽”圖形勾畫出來,對于作業本上的錯字用“○、▽”圈起來。為了關注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我用“!”表示仍需加油,用“”表示作業進步了。作業書寫認真、出現錯誤,但能及時改正的可得“★”,作業書寫欠佳、完全正確的可得“★★”,作業書寫認真、完全正確的可得“★★★”,作業書寫認真、完全正確、答案富有創意的獎勵“★★★★”。一個個評價符號吸引著學生,學生拿到作業本都會快速打開看自己得到了什么獎勵,而后臉上露出的是燦爛的笑容。學生每天都享受著作業評價帶給他們的快樂!
2 評價語言感染學生
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學生的心里。因此,我們應讓飽含真情的評語走上學生的作業本,走進學生的心靈。如:在書寫認真、正確率高、方法新穎的作業本上寫“孩子,我喜歡你深刻的見解和這股認真勁兒,就這樣做下去!”對因粗心而出現錯誤的作業本上寫“沉住氣、看清楚、寫準確,你能做到!”對于那些對待作業態度不認真的作業本上寫“我相信自己的學生,你也要相信自己,你能行!”對那些字跡潦草的作業上寫“作業已感染病毒,請不要猶豫馬上殺毒!”等。新穎幽默富有藝術的語言,感染著學生,學生能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和期待,學生會更加自覺與努力。
3 評價制度激勵學生
我為學生設立了作業評價制度,每周進行小組評比,每月進行個人評比。在教室墻上張貼“作業評價記錄表”(見表1、2所示)。
每天學生拿到作業本后就把自己得到的獎勵圖形畫到記錄表中,每周末分組按★總數進行評比,選出優勝組頒發“優勝智慧星”一顆,連續兩周得智慧星的小組可以把智慧星換成一本課外書。為了給小組內多添一顆★,每個學生完成作業都認真仔細了,即使作業中出現了錯誤也會主動改正過來。每月月末再進行個人評比,并頒發“作業小能手、進步獎”等喜報,并讓學生把喜報拿回家得到家長的表揚,學生在校有老師的鼓勵,在家有家長的贊賞。恰當的評價制度,激勵著學生不斷進步!
總之,作業評價至關重要,教師在作業評價上要多想辦法,多花心思,給學生多一份關注,多一份欣賞和期待,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只要我們滿懷激情,作業評價也將十分精彩。
參考文獻
[1] 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趙蓮芳.讓語文作業成為學生放飛潛能的天空[j].小學教學參考(語文),201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