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項長期不間斷性的工作,其中的酸甜苦樂,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深刻的體驗。但不管如何,當看到學生們學有所成時,我的心里還是感到快樂的。
關鍵詞:班主任 工作 管理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c)-0204-01
班主任工作是項繁重而瑣碎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干,并且還不一定能做好。有時一個學生偶然發生一件意外的事情,就能讓你所有努力化為烏有,接著通報批評、降職、降工資等就夠你受了。雖然班主任工作苦的多,卻也有快樂的時候,當你看到自己的學生學有所成時,內心會感到無比的欣慰和快樂,這時覺得為學生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學生個體差異是很大的,不管是外貌形體還是在心理上,都存在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在心理上的差異,讓人不易察覺,也增加了班主任管理的難度。往往容易出事的大都是心理問題嚴重而又得不到有效解決的學生。
1 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生
通過其它老師和同學等渠道了解本班學生的大概情況,包括他們的生活、學習行為習慣等,并記錄好他們的個人情況,使自己心中對學生有大至的了解。然后再和本班同學接觸,讓他們自我介紹、互相交流,通過這樣的交流以后,基本上可以了解了學生的生活學習、行為習慣、家庭情況等,然后我為每個學生建立了一份個人檔案。但這樣你還不能夠很好的管理他們,他們不會這么輕易服你管理的。要想管理好這些問題較多的學生,你必需和他們建立起感情,多親近他們,多接觸他們,和他們像朋友一樣能自由溝通。親近和接觸使你拉近了與學生的心理距離,便于和學生交流培養感情,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基礎,學生就容易接受你的建議和管理了,你的管理也就成功了一半。
除了按照學校要求的“六到位”跟班外,我還堅持每天午休、晚眠全到,只要在上班其間都堅持檢查宿舍內務,做到勤跟班、勤見學生,并記錄學生情況和堅持寫班主任日記。每天都樓上樓下的跑在學生后面,其間的辛酸勞累只有自己知道,然而我基本上掌握了本班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為以后的管理打下了基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了。
2 兒童須要經常表揚,同樣中專生、職高生也需要適時地給予表揚
在這些缺乏表揚的學生群體里,有時表揚會收到到批評所不及的效果。開學初,班里有幾位同學主動清理宿舍垃圾,開班會時,我在班上給予了表揚。當時,他們發自內心的感嘆:“好久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了!”由此可見,表揚對于我們的學生是多么難得。而有些教師也忘記了人的內心對肯定的需要,肯定和賞識對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乃是幫助成長中個體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因的“發展”。“生成”就是人的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因,從生命哲學的意義上來說,生成是生命的存在、沖動、變異,是一股向上、向外、向前永恒的推進的努力。它是生命的涌動與舒展,是生活的揚棄和展望,是自我意識的成長,是自我實現的形成。“生成”的內在動力的能量會因為教師和其它重要的人的幫助而發展,但只有教師把重點放在創造條件以利我定向的活動上,才會有這樣的發展,即學生會朝著教師希望的方向發展,因此,我們教師不要讓學生認為自已不行,也不要讓學生失望。
相信、關心熱愛學生,讓學生做班級的主人,不嘲笑挖苦學生。例如,我原來的班級有一個男生,調皮搗蛋,不愿接受新的班主任,只聽原班主任的話,很難改變他的思想。有一次他生病,我就帶他去看病、打針,病好了后他的思想就發生了轉變,愿意聽我的意見,也不再調皮搗蛋了。只有當你真正關心學生,學生才會將問題向你述說,使你能隨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便于進行有效的思想管理。
3 對待學生違反紀律問題,要就事論事,不能以過激的方式處理,更不能亂打罵學生,否則會使學生產生厭煩、逆反、抵觸的心理,達不到教育目的
我的班里有個學生,上學期受到了記大過處分,號稱“飛虎隊員”之一。上學期每周有3~5次爬墻外出打電子游戲。這學期開學后我不厭其煩的找他做思想教育工作,讓他認識到爬墻外出的危害和不安全等,發現他的問題并及時與家長聯系,進行共同教育,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相結合起來。
對于學生,我努力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如從不穿拖鞋上教室,不吸煙,言談舉止得體。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自然也不再穿拖鞋上教室了,吸煙的也不見了。
另外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及班級榮譽感。利用學校的值周通報欄、得分的排名,比一比,看一看,本班今天是否被扣分?對被扣分的同學查找原因,找到個人,幫助他糾正,使全班同學視集體利益無小事,都關系到大家的榮譽,都認真來維護集體的榮譽。
也許當別人在吃飯的時候,我們還在和學生談話;當別人在游玩的時候,我們還在伏案工作;當別人全都休息以后,我們還在思考著。干過班主任工作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體驗。有時實在是太忙了,只恨分身乏術啊!特別是對后進班級的管理,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還有耐心、愛心等。
特別是當面對那些流失到社會上去的少年而又無能為力時,我心里感到莫大的酸楚。許多少年犯就是從學校出去后得不到有效的管理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如果他們能留在學校多接受一些教育,也許就不會走上犯罪的道路了。
馬家爵事件發生后,更加突出了學生心理問題的嚴重性。試想看一個學生一下子殺死了四個自己的同學,如果他沒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又怎么可能下得了手。可見大學生的心理教育還是不夠的。四個鮮活的生命傾刻間便消失了,作為教育者,我們心痛不已。然而我們不能光責怪馬家爵因故殺人,作為他的班主任至少也該有點管教不到的責任。如果他的班主任平時多注意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引導學生合理處理好同學關系,也許就不會發生這件讓幾個家庭心碎、國人震驚的事情了,很多事情都是由于當事者一時沖動或想不開造成的。
另外還我定期給本班的學生上心理鋪導課,給他們進行心理問題疏導,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盡量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這樣做使學生的管理相對好得多,事情也容易處理解決了。
雖然班主任工作很苦很累,報酬也不高,可是當看到自己的學生學有所成時,畢業出去工作后,工資收入比自己還高,工種也好時,我心里感到莫大的欣慰!當節假日或周末自己收到學生的問候時,心里涌出甜甜的感覺來。這時覺得為學生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參考文獻
[1]周瑛.教育心理學[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
[2]孟繁華.賞識你的學生[M].海南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