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籃球是傳統的教學項目,它的自由度高,作為重要的體育教學內容之一,籃球技能的提高是必要的,教師要更新與籃球相關的理論知識,多借鑒經驗和成功比賽案例,掌握先進的訓練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籃球 新理念 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c)-0237-01
當代的體育教學項目內容會很豐富,涉及的方面也很多,這需要學生具備很強的靈活性。在眾多體育項目中,籃球雖然是傳統的教學項目,但也是最受歡迎的,而且與其他項目相比,它的自由度要高一些。籃球享譽世界,籃球涉及的范圍很廣,如美國籃球協會NBA,中國的籃球運動員姚明、易建聯,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或是平時的體育比賽中,籃球是必有的運動項目。作為重要的體育教學內容之一,籃球技能的提高是必要的,教師要更新與籃球相關的理論知識,多借鑒經驗和成功比賽案例,掌握先進的訓練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率。本文是根據筆者的多年訓練經驗,對體校籃球訓練教學進行的分析和總結。
1 利用學生的追星心理,發揮明星效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中,除了訓練和理論教學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國內外的體育明星的事跡和例子,讓學生以他們為榜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視覺上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現在很多學生特別是男生,對籃球明星很是敬愛,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播放一些體育明星,讓學生感受到比賽的精彩和激烈。學生有很強的追星心理和模仿能力,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使用明星的感染力和促進力鼓舞學生。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實現優化配置,為學生創造一個活躍、愉快的教學氛圍,利用體育明星的效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起和積極性。
2 運用“1+1>2”模式,在團隊中發展自主學習
籃球是一項具有靈活性的運動項目,對于體育生來說,“團隊”是熟悉的,從開始上學時教師就教育我們要關愛集體、互相幫助,發揮團隊的作用,培養團隊意識。“團隊”精神在籃球教學中應用甚廣,籃球就是以團隊為單位的項目,在比賽中往往會出現“1+1>2”的效果。在日常的籃球訓練和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用言語鼓勵學生,為學生樹立信心,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訓練和技能訓練,學生的積極性會很高。組織學生在團隊中學習,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學生會在互幫互助中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動力,發揮學生的最大潛力。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意識、拼搏精神和集體榮譽感都得到了培養,籃球技能也會得到很大提高,學生會感受到籃球學習帶來的樂趣。當然,在團隊練習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和引導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變化,做好跟進工作。教師在布置任務時要根據學生的差異布置不同的任務和要求,對于成績不太理想的個人和集體,教師要付出更多的關注和幫助,多多鼓勵他們,讓他們有信心完成學習任務,體驗成功的喜悅之情。最后,教師要講解的內容要豐富一些,可以給學生們介紹一些籃球規則和運動保健知識。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加一些素質練習和體能練習,讓學生全方面地發展,培養學生的各項技能和能力,為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打下基礎。大量實踐證明,以團隊為單位展開的自主學習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評價。
3 將教學方法與實戰相結合
檢驗學生掌握技術的熟練程度需要借助實戰進行檢驗。學生學習籃球技術的最終目的也是想在實戰中得到發揮,取得好成績,所以教師要注重這一點,可以把教學方法與實戰相結合,提高教學效率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模擬實戰場景,在學生進行訓練時增加干擾和困難,讓學生多熟練實戰情景,提高技術的熟練程度和抗干擾能力,為實戰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把壓力轉化為動力。
4 注重自我控制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自我控制的概念是個人對自身的心理行為的主動掌握,它是人特有的一項高級活動,它的基礎是自我意識的發展,對象是自身,對自我的控制需要日常德訓練和積累。在籃球比賽中,自我控制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自我控制的教育,促進學習的進行。學生一旦在學習中表現出強烈的自信心、堅韌的毅力,那就說明學生在學習籃球技能的同時也學習著自我控制。這會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狀態,有動力和興趣學習,這比被動的學習有很強的效率。事物的發展和變化有特定的規律,人的言行也要遵守一定規則,但有時也可以有隨意性,在籃球學習中也是這樣。籃球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過程需要師生的共同配合和促進,師生配合的好,教學效果就不會差,甚至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師生不配合、沒有共同努力,沒有營造好的課堂氣氛,那教學效果肯定不會好。為了提高籃球教學效果,教師應在教學中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給予學生引導和幫助,讓學生感受到籃球帶來的樂趣和成功感,對學生的自我控制學習起到促進作用。教師對學生進行自我控制的訓練方式是多樣的,有選擇性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選擇適當的訓練方式,增添課堂樂趣,例如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比賽,還可以讓學生選擇學生或者老師進行一對一的“單挑”,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出現的問題,之后對學生進行指導,改進錯誤。這種自我控制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外部因素,而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才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內部因素。內部因素是根本的條件,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所以作為外部因素的教師的控制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對于學生掌握技能來說,這只是外部因素,真正起作用的是學生的自我控制意識,它會使學生有目的、有計劃的控制進程,達到教學目標。所以,教師要把教師的控制與學生的自我控制相結合,優化教學方式和過程,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愉悅的訓練環境,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高效的教學法既存在于現有的教學法中,又需要教師的不斷創新、探究和實踐。同一教學法在不同的時間、地點運用于不同的學生群體、由不同的教師執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選用必須以實際情況為基礎。教師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找到最適合的方式;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用正確的教學模式和策略,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到籃球的技能,提高籃球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高瞻,張瑩.我國籃球教學理論的特征與體系建設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2004.
[2]張洪斌.籃球教學中的設疑與釋疑[N].中國體育報,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