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行和教材內容的變化,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學方式、落實理論與技能相結合的體育教學模式,成為一個新的研究課題。教師要切實樹立新理念,關注體育的同時更要關注健康,要利用已有知識提高學習層次,關注體育文化、開發課外課程資源,推動體育課程更加豐富多彩。
關鍵詞:體育 健康 整合 體育文化 課外課程資源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c)-0239-01
《高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指出: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具有鮮明的綜合性,它強調課程的多種內容、多種功能和多種價值的整合,是以體育為主,同時,融合健康教育內容的一門課程。這表明了體育課程已擺脫了傳統體育重體能、種技能的單一教學內容的束縛,開始向綜合化發展。注重從學生的成長需要編排教學內容,關注學生成長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注重與其他科目內容進行交匯整合,多角度、多方面關注學生身體和精神的同步成長,確保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那么,教師要如何結合新課程內容來更新教學理念、調整教學思路、落實新課目標呢?
1 體育與健康并重
傳統體育課教學重點關注學生體育技能和學生體能的訓練,只要能起到強身健體作用就完成了體育課程的學習任務。新課改后,體育課程在原有的內容的基礎上,更加關注學生的健康。這里所說的健康既包括學生的身體健康,也包括學生的心理健康。關于身體健康方面的學習,還增加了飲食內容,引導學生在飲食上要做到葷素搭配,保證食物的多樣性,既要保證主食,也要保證副食,遵循“平衡膳食、合理營養、清單雜食”的飲食原則,并具體為學生列出“膳食寶塔”每層食物的科學攝入量,指導學生針對自己身體發育的需要適當調整飲食。還指導學生怎么吃,怎樣保證食品中的營養成分最大程度被吸收。新教材的最大特點是結合時代需要增加了全新內容,注重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和心靈的呵護。針對當今社會青少年常遇到的問題:抽煙、喝酒,甚至被毒品誘惑。引導青年學生自覺避免沾染不良習慣,做自己生命的守護者。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檢測,盡早發現心理問題,并進行預防或利用科學方法消除消極情緒,保持健康的心理。新教材內容變化,向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徹底改變傳統的體育課概念,賦予體育課程更豐富的內容。組織學生圍繞課本中的問題展開討論,激發學生的探討熱情,及時發現自己在相關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制定出相應的改正計劃、大家互相幫助、互相監督,達到共同進步。
2 與其他學科整合
新教材的內容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很多內容學生并不陌生,在其它學科早已接觸過,比如“飲食知識”在生物課程有過詳盡的講解;“避免惡習、呵護心靈”相關內容在思想品德課程中學過;“愛護環境”內容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課程中都有相關內容。面對這些學生熟知的內容,教師不能因學生有過了解而省略掉,而要結合體育學科的特點,加強與其它學科的整合,讓學生將這些知識從體育角度去理解、運用。生物與體育都有關于科學飲食的學習內容。生物側重于營養結構,而體育在關注營養結構的同時更關注如何結合運動進行飲食,比如,有“發展體能,你該吃什么,體育鍛煉后你該吃什么”。教師要運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自由結組對課本中的問題進行深度探究,在整合多科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從體育課程的角度對這些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從而讓學生明白要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心靈,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運動、科學飲食、交友、呵護心靈、避免沾染惡習等。讓學生在知識的整合中加深理解,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加深認識和理解,從而保證體育教材的學習落到實處,保證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3 關注體育文化
體育文化是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既體現了體育歷史的源遠流長,也表現出體育對當今人們生活和社會經濟的影響。引導學生關注體育文化,了解與現代奧運會相關的體育文化,既包括體育場館的造型,也包括相關的雕塑、繪畫、音樂等,讓學生感受體育文化“力”與“美”兩大主題元素。讓學生通過體育文化的學習感悟其重要作用—— 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體,領悟體育文化中蘊含的時代精神。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悉尼、中國、英國奧運場館的建筑造型,讓學生感受不同國家賦予奧運與體育的不同文化色彩;為學生播放1988年漢城奧運會主題歌《手拉手》,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歌《我和你》,1998年法國世界杯主題曲《生命之杯》等,讓學生從優美的旋律中感受歌曲中所渲染的“和平、友誼、進步”的氛圍和主體;展示23~29屆奧運會的會徽,讓學生結合造型理解每屆會徽寓意,理解主辦國及城市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詮釋,理解他們對豐富體育文化做出的巨大貢獻。教師要鼓勵學生開放性接受體育文化—— 以課本為切入點,卻不局限于課本。提倡將課外閱讀得到的體育文化知識帶進課堂,來豐富學生體育文化的學習。比如,讓學生講述我國第一枚金牌獲得的過程,以及其歷史意義;讓學生介紹中國女排“五連冠”的輝煌歷史;讓學生介紹我國在奧運會上贏得冠軍的乒乓球選手,以及他們的優勢;讓學生例數我國的體操冠軍、跳水冠軍、游泳冠軍等。并講述與這些人相關的體育故事,讓學生從中受到精神感染和鼓舞,發揮體育文化巨大的感染力,促使學生對體育文化、精神的深度理解。
4 開發課外課程資源
大力開發課外課程資源是新課程目標的提倡的重要理念。隨著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各地都修建了一定規模的公共運動場地,這些場地都是重要的課外課程資源。鼓勵學生利用星期天、節假日去打球、溜冰、游泳,或者騎自行車郊游。在平時,利用身邊的各種健身器材隨時進行短時間的健身活動。開發課外課程資源有余力體育課程內容的豐富,有助于體育鍛煉的多樣性。除了借助公共場合的體育設施、鍛煉器材推進體育鍛煉的常態化外,還要借助發達的媒體平臺向學生推薦熱門的體育賽事,了解更多的運動形式,讓學生從中感受體育的“力”與“美”,感受體育文化的多元化。教師還要善于依托本地區的傳統運動發展特色體育。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體育,比如,氣功、武術、毽球、抖空竹、腰鼓等,這種體育往往深得人心,有大量社會人員在自覺參與,并不斷進行創新。學校聘請熱愛某項運動的人擔任業余教練,讓有運動興趣的學生組成業余體育愛好隊,定時進行培訓,形成有自己本地特色的運動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發展學生的體育愛好;另一方面,對傳承本地區體育文化起到重要作用,使祖先留下來的優秀體育形式和體育文化得以延續。
教育理念的更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師要學習新課程標準以及相關材料,從指導思想上接受新課程理念,從而保證教學方向的正確性。教師還要認真研究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盡量讓理論學習和運動鍛煉交叉進行,既保證理論學習的質量,更要保證學生運動技能學習落到實處,為學生終身體育運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袁小平.新課標下體育教學中的分層教學探析[J].中學教學參考:理科版,2009(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