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教育主管部門對農村小學的大量投資,美術教具,多媒體的匹配加上現在的實驗教材培訓和教師們的自身學習,如何充分地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欣賞和感知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上好農村小學的美術課是美術教師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主要通過對《雄偉的塔》一課的教學設計來分析當前農村美術課堂教學中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關鍵詞:農村小學美術教學 現代化教學手段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c)-0243-01
我從事農村小學美術教學已經17年,可能在農村教過學的老師和我有同樣深的體會,以前農村師資和設備都很有限。美術課一直都是讓學生自由的畫,自由地涂,沒有統一的訓練目標。由老師板演簡筆畫學生照葫蘆畫瓢模仿出來就算大功告成。即使老師想改變這種老式的教學方法,但是美術教材是城鄉共用的,而一些課本內容與農村學生生活實際相隔甚遠,學生沒有親身體驗,無法表現出有生命力的作品。還有些內容受到學具的限制所以無法展開教學。在多年的教學和不斷地反思中讓我深刻的體會到美術課要想上好不是那么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設計,環節的安排,個性輔導都是我們每位教師十分關心而又實際的問題。但是現在不同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教育主管部門對農村小學的大量投資,美術教具,多媒體的匹配加上現在的實驗教材培訓和教師們的自身學習,我們每位教師的教學理念有了新的改變,在我們的教學中不斷地表現出來。
《美術課程標準》提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2)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3)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4)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5)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所以說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學習美術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的質的內涵,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充分地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欣賞和感知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上好農村小學的美術課呢?在一次次的實踐檢驗中我設計了一節成功的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學的美術課,人美版小學美術第三冊第12課《雄偉的塔》一課。
1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識,認識古今中外的塔,培養學生熱愛家鄉保護古跡的意識。
(2)學習比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將自己記憶中的塔或設計的塔畫下來,并進行簡單的裝飾。
2 教學重點
把自己見過的塔畫下來或設計一座漂亮有新意的塔。
3 教學難點
根據塔的特征進行表現和設計。
4 教材準備
畫紙,彩色筆,鉛筆。
5 教學設計
(1)欣賞導入出示課件《古代建筑》,例如,北京四合院和一些古代低矮的建筑,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看和欣賞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這是孩子們在農村所見不到的。
(2)啟發入境。
教師提問:在遼闊的祖國大地上還可以看到一些高聳云霄的古代建筑,你們能說出它的名字嗎?這時讓學生投入到積極地討論中。有的同學會想到是塔嗎?這時教師會出示另外一組課件《古代的塔》,如,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大理三塔、山西應縣木塔……通過這些名作的欣賞教師適時引出課題《雄偉的塔》并提出問題,我們的家鄉朝陽有沒有這樣的建筑呢?學生討論后匯報出,我們朝陽有著名的南塔和北塔,教師馬上給予表揚并出示課件《南塔》《北塔》學生看到自己家鄉的塔更有了極高的學習熱情,同時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教師質疑:你們還想知道關于塔的哪些問題?這時教師鼓勵學生照問題,提問題,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學生馬上會提出一些關于塔的常識,如,塔的組成、塔的種類等問題。
(3)引導欣賞。
教師出示課件《塔身知識》學生與教師共同學習塔的有關知識,教師并適時給予講解①塔的作用:瞭望,藏經,存放舍利……②塔的形狀:有粗的,細的,尖的。③塔的結構:地宮—塔基—塔身—塔剎。④塔的材料:土、石、磚、木、金、銀、鐵、瓷、陶……這樣在師生互動的同時突破了本課的重難點。
(4)學生評述。
教師提出讓我們欣賞外國的塔并談談你們的感受如何?出示課件《埃菲爾鐵塔》《意大利的比薩斜塔》引導學生進行分析:①外國塔的造型,質地,美感。②中外塔的不同之處》。此時,教師闡述這些塔的歷史背景,《埃菲爾鐵塔》法國橋梁工程師亞歷山大·居斯塔夫·埃菲爾設計,故稱埃菲爾鐵塔,比埃及的金字塔還高一倍多,它還是法國電視中心,電視臺,廣播電臺均在塔上安裝了現代天線發射裝置向全世界播送節目。它能俯看巴黎市全容。而后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分析出中外塔的不同之處,中國:莊嚴·穩重。外國;雄偉·壯觀。通過分析了解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的不同風格。
6 布置作業
(出示課件提出作業要求)
(1)每人設計一座漂亮又新意的塔。
(2)并將塔加以裝飾。
(3)構圖安排畫面豐富,線條流暢,并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大膽設計,發揮創新能力。
7 學生作業評價
(1)展示作品。(2)自評、互評、互相欣賞。(3)教師評價,選出最有創意的給予表揚,鼓勵有創新的。通過互評自評發揮雙主體,提高評價能力。
8 教師總結
希望同學們休息日親自去南塔欣賞感受。
我的這節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農村小學美術課,改掉了以往的陳舊的一板一眼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學生在興味盎然中完成了美術教學,合理的完成訓練的目的,課件在教學中,只要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就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就能夠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認識,著豈不是事半功倍呢?在新的課程指導下,在以后的教學中肯定還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思路等著我們去思考,我會進一步完善自我探索更新的教學模式進一步把農村的小學美術課上好!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S].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