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具有創造力的創意產業經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競爭力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創意經濟時代正在到來。而當下,中小學的創造力發展已經成為國家人才培養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學校已為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提供了一定的條件,但同時也存在著缺乏創造力培養的文化氛圍等諸多問題,對此,從美術課堂中提高學生創造力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而學會審美與創意也是美術課堂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美術 中學生 創造能力 美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c)-0244-01
1 美術課堂現存在的問題
有這樣一則事例:一位國內重點小學的學生移民到美國,上第一節美術課,老師要求他們畫一顆圣誕樹,這位中國小朋友的畫技讓美國老師和小朋友都很驚訝,因為他畫的太像了,跟墻上貼的一模一樣。可是當老師要求大家自由創作一幅畫時,這位小朋友卻無從下筆。最終獲得評價就是:中國小朋友臨摹能力強,但創造能力差。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在美術課堂的教學實踐中,美術教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些美術教師依然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的示范進行繪畫創造。不注意調動學生的自主創造性。
另外一些美術教師在示范時,示范過度,以致學生模仿范例,作品雷同,遏制了學生創造力的發揮。
也有部分美術教師采取放任式的教學方法,只讓學生自主學習,不進行必要的示范與指引,讓學生無法掌握基本技法。創造能力同樣難以得到發展。
還有一些教師喜歡用游戲競賽等形式讓學生進行學習,由于學生注意力僅集中于比賽,學生很難有時間和空間思考、理解、感受和表現。
2 從美術課堂中提高創造力的方法
2.1 觀察、寫生與創作結合
觀察、寫生是繪畫的基本功,教師在教兒童基本功德同時,就要鼓勵兒童進行充分的想象和創造,完全忠實地、客觀的描繪對象,不應該成為我們評判美術作業的唯一標準。
三年級有一堂課程內容是學畫樹。在我們學校的院子里剛好有一顆海棠樹,這顆海棠樹便成為了學生觀察的寫生對象。學生寫生的時候,海棠樹剛好有一些小花苞,葉子長得也并不是很多。我要求學生一邊寫生一邊創作,把海棠花盛開的景象想象出來。當學生面對那些點點朱紅的小花蕾,十分容易激起他們的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于是把樹畫成沐浴在春風之中;把樹畫成有小朋友在觀賞;把一顆海棠樹畫成一大片海棠樹;繽紛的畫面顯示出孩子們到生活中能夠激發出豐富的想象力。同時,通過寫生,孩子們也能夠提高造型能力,改變過去那種畫樹的概念化傾向。
在帶領六年級同學對學校附近的民宅大門寫生時,鼓勵學生把平常見到的生活場景融入到民宅之前。有的畫喜迎新娘子的熱鬧場景,有的畫新開張的小食品店,有的畫傍晚在跳群舞的老奶奶。一幅寫生畫就變成了十足的生活畫卷,而對于學生來說,這也他們對于生活的細致觀察的體現。在寫生時加入創作,對于學生理解生活與創作的關系,寫生與創作的關系,有著積極地意義。
2.2 創作與手工制作相結合
小學課程的手工制作,我們可以拓寬學生使用的材料,從廢舊物品到不銹鋼,從瓶蓋、紐扣、豆子、毛線、報紙、塑料等幾乎沒有什么“能使用”和“不能使用”的嚴格界限。引導學生認真的體驗材料的形狀、質地、色彩、光澤等,在熟悉體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到掌握材料、使用材料,任何創作的構思都通過材料來完成。手工制作與創作相結合,能使手更多的參與創造活動,手的積極參加會促進兒童大腦的發育。
有一堂課程我指導學生畫龍,要求學生選一種材料把龍的鱗片貼上去,于是學生們便大膽使用材料,有的用碎花布,有的用鉛筆,效果非常好。還有一個學生用衣服上的裝飾亮片貼在龍身上,遠遠看去,金光閃閃很有立體感。從這節教學課中,我體會到了兒童對材料的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鼓勵學生敢于嘗試用新的材料,破除墨守成規的保守思想,是提升學生創造力的一大飛躍。
2.3 個人創造與集體創造相結合
兒童的創造才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與環境中才能得到發揮。教師的引導,學校的整體氣氛都是很必要的。但是集體本身就是最好的一個條件。集體就意味著人多,議論多,智慧多。兒童可以在集體中感受到多層面的啟示,又可以相互協作,產生更加動人的藝術效果。
集體創作可分為全班同學共同創作的巨幅畫,或者是6~7個人的小組合作,3~4個人的合作,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合作的內容也很廣泛,合作的方式也很多,像同時畫一幅畫,一起完成一個手工制作。這就需要提前討論、策劃,需要領導者負起組織的責任。還有另外一種形式就是傳畫,依次向下排列動手畫,1→2→3→4→5……這種畫法可以培養學生隨機應變,學會在尊重他人作畫的基礎上,又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
愛因斯坦認為:“創造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創造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正是有了創造力人類才能超越常規思維的束縛,沖破現有知識經驗的局限,以大膽奇特的方式對所要結局的問題進行創造性的探索,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所以說,創造是一種極其可貴的思維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