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游戲是小學各年級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它同時也是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方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常用游戲方法,可以有效地完成小學體育的目標。本文以對小學游戲教學目標的認識為出發點,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游戲教學的一些注意事項,旨在充分發揮游戲的最大功效,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游戲教學 小學生 注意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c)-0246-01
小學生的一個特點就是喜歡做游戲,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上體育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們盡情的玩耍,而到了三、四年級,教師要做的是通過游戲教學可以使他們真正學到一些基本的體育技能。筆者所教的是四年級的三個班,通過學生的上課表現,筆者發現他們非常喜歡游戲化的教學,愿意參與到游戲中來,因此,如何通過游戲來輔助自己的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就成為了筆者今后奮斗的目標。
1 對小學游戲教學目標的認識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體育教學大綱》規定,四年級游戲教學的目標是:“用游戲的情節和結果,促使學生積極參加游戲,全面鍛煉身體,發展各項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培養創造性的思維能力,滿足學生喜愛玩耍的心理需要,充分感受游戲的樂趣,培養同伴間友好相處,聽從指揮和遵守紀律等習慣。”對這一教學目標應如何認識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
1.1 游戲的健身目標體現了全面而有重點的思想
游戲具有健身的功能。小學生的健身是指身體各器官、各部位和各項身體素質的全面鍛煉,要通過長年的體育教學,包括游戲教學,才能使他們身體全面發展。所謂重點,就是在游戲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參加游戲的興趣,用多種多樣的游戲,促進身心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的發展,理解這一思想對于更好地認識游戲教學的目標和功能十分必要。
1.2 發展心理素質的目標體現了現代教育重視學生自身發展的思想
“用游戲的情節和結果,促進學生積極參加游戲”這是強調用游戲中豐富多彩、形象生動、活潑有趣的內容去激發學生游戲的興趣,使之成為參加游戲活動的內在動力,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而游戲活動為學生發揮創造性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環境和適宜的心理狀態。
因此,我們要深入理解這一要求,充分發揮游戲在培養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優勢,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滿足他們玩耍的需要,這里提出了兩個重要觀點:一是體育游戲教學要滿足小學生的需要;二是要滿足小學生玩的需要、娛樂的需要。教學包括育教游戲教學。既要滿足社會需要,也要滿足小學生的需要,并力求二者的統一,充分感受游戲的樂趣。如前所述,游戲可以滿足學生多種需要,使他們體驗到多種樂趣,應全面地、最大限度地發揮游戲的教育功能,使小學生在游戲中獲得豐富多彩的、愉快的情緒體驗。
2 游戲教學的注意事項
2.1 要注意全面鍛煉
游戲教學與其他教學內容搭配時,要考慮到全課應對學生身體有不同部位、不同素質的練習,以達到全面鍛煉的目的(如擲實心球是以上肢活動為主,應搭配以下肢活動為主的迎面接力游戲,又如前滾翻是以靈敏、協調為主的活動,應搭配以力量為主的搶救傷員游戲等)。
2.2 要注意運動負荷大小的調劑
游戲的運動量有大、有小,在與其他教學內容搭配時要視其負荷量的大小加以選擇,如與運動量較大的教學內容搭配時,則選一個小運動量的游戲。反之,運動量小的教學內容,則搭配一個運動量較大的游戲。
2.3 要注意情緒的張弛
當課的基本部分進行技巧或體操等練習時,學生需要嚴肅安靜、精神高度集中,與這類教學內容搭配時應選那些輕松、活潑、興趣濃厚的打龍尾、掩護同伴等游戲,使全課有張有弛,勞逸結合。
2.4 注意場地、教具的使用
一節體育課教具不宜使用過多,場地不宜過大,以免影響教學。如進行分腿騰越教學時,上課需要準備幾個山羊、幾塊墊子、幾個踏板,所需教具本來就很多了;在搭配游戲教學時,就選那些不用或少用教具的游戲,如:大魚網游戲就行了。同時,課的組織形式也不能忽視。上課需要采用分組輪換的組織形式時,一定要選配那些學生對規則較熟悉,又感興趣,且能獨立進行的游戲,這樣不致于干擾教師的教學意圖。如進行后滾翻教學時,為了安全起見,教師需要加強保護,則另一組進行的游戲最好搭配打龍尾、投沙包之類為好。
2.5 注意引入競爭機制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在經過一段時期的身體練習后,體質有了明顯的改善,身體各器官的功能得到加強,可增加適宜的運動量(短時間、少耗體力,無過量的靜力活動)。學生通過對體育的接觸,意識形態有所改變,好奇心、好勝心、模仿英雄(體育明星)行為的性格突顯。如:在迎面接力教學中,把學生按能力分成優秀組、良好組和達標組,分組進行比賽。這樣可使多數學生有獲勝的機會(獲得成就感,激勵學生樂學),即使失敗了也不至于灰心喪氣。因為彼此差距不明顯,只要進一步努力,下一次就有獲勝的可能。鼓勵學生自己與自己競爭,爭取下次成績更好。其目的培養了學生頑強拼搏、堅強自信的性格,在完成迎面接力賽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個性。
3 結論
游戲是小學體育重點教學內容之一,它深受學生喜愛,又有很好的鍛煉和教育價值。我們要不斷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挖掘游戲的功能。在體育課中采用“寓教于樂、激趣”學生,使學生“樂學”和“勤學”。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教學活動,傳授必要的體育知識、技能和技術,引導學生思維,學生學習掌握以至運用自如。使學生明確體育的內涵、目的及作用,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完善人格與個性,成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使學生真正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
參考文獻
[1]徐元忠.淺談小學體育游戲教學[J].學周刊,2012(28):45-47.
[2]劉波.新課標下“開放式”體育教學模式的探究[J].學周刊,2012(24):33-35.
[3]陳曉航.怎樣設計好小學體育游戲[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1(5):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