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足高中美術的基本教學宗旨,對高中美術教學方法進行分析和具體改進措施的探索,是現階段高中美術教學的一個基本出發點,在現階段的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眾多的問題,如何對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改進,是本文的研究重點所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對高中美術教學方法的改進以及美術教學的有效性提升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關鍵詞:美術教學方法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c)-0248-01
現階段,我國的美術事業正朝著一個嶄新的平臺發展,相比之下所進行的美術培訓和教學工作也迎來了一個新的起點,在我國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能力需求以及方法的應用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們知道,美術教學原則是美術課教學的基本準則,是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是用于指導中學美術教學的一般性原理,也是具體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的依據。認真貫徹教學原則,有利于正確處理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和教與學的關系,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文章立足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為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提供一定的借鑒。
1 高中美術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每年的高考升學中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每年參加美術特長考試的學生不斷攀升,對美術領域感興趣的同時不斷增加,這說明我國對學生的教育已經由傳統的模式正向現代模式轉變。但是從高中與大學的教學方法的分析和比較我們可以看出,我國高中美術教學方法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首先,美術教學方法缺乏必要的理念支撐。
在我國的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是一味的進行專業能力的提升,并沒有意識到其中美術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性,對美術理論和理念沒有一定的探索,可以說在這樣的理論缺乏普及的情況下對高中美術進行教學是十分難的,對教學方法的應用來說也帶來了一定的困境,教學方法受到教學理念的直接指引,所以,在現階段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的教學活動是一種盲目的美術教學活動,學生對美術教學理念知曉不全面或者根本無從知曉,這種對教學理念的不徹底理解,對教學方法的支撐作用極小,甚至不會起到任何作用,教學方法缺乏理念的支撐。
其次,理論也實踐教學嚴重脫鉤。
我們知道,美術教學是一種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類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高中美術教學缺乏一定的理論支撐,更重要的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存在嚴重的脫鉤現象,可以說在教學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問題是學生在寫生過程中遇到的額問題無法用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解釋,導致錯誤無法從源頭上改正,這無疑對學生的寫生帶來一定的影響,可以說理論與時間段額脫鉤問題是現階段高中美術教學方法中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最后,教學方法的針對性較差。
在教學方法中,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才是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可以說在現階段的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缺乏一定的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教師對學生的知識傳授只是一張集體講授,沒有針對每一個學生的不同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又無法用理論進行自解,所以在實踐中遇到的個案問題就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對高中美術教學質量的提高產生一定的障礙。
綜上所述,可見,我們現階段的高中美術教學具有一定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可以說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學方法問題進行詳盡的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高中美術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 高中美術教學方法存在問題的基本原因
高中美術教學方法上存在眾多的原因,究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教師方面的原因。
我們知道,美術教育需要專業性較強的教師來完成,并且在教師培訓方面同樣應該重視,所以,教師對美術教學方法的掌握多少,對學生的美術能力的提高具有絕對的導向作用。現階段的高中美術教學現狀是教師資源緊缺,而教師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也大打折扣,甚至缺乏必要的培訓,這就導致教師對先進的教學方法無法吸收并傳授給學生。
第二,學校方面的原因。
在學校方面,美術作為一個專業性較強的學科來說,學校并沒有將其作為一個主要的學科進行課程設計,在課程的設置上只是將其列為與體育、聲樂等課程同等的一個弱勢學科來看待,這就為為科學的教學方法的普及設置了一定的屏障,教師沒有充分的資源和時間進行教學方法的貫徹,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
第三,學生方面的原因。
學生對美術的追求源自于自身的興趣,但是這種興趣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具有間歇性,也就是說一段時間內可能對美術具有強烈的興趣,但是過后也會對其興趣有所減弱,這樣的波動狀態就無法使教師更好的滲透科學的教學方法,學生的美術綜合能力也就無法得到提升。
3 建立高中美術教學科學方法體系的基本策略
在高中美術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的基礎上分析其中的原因,進而應該對其應對策略進行一定的意義的分析,筆者認為,關于應對策略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深入:
首先,確定教學目標,有效調整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和完成教學任務的手段,不同的教學目的和任務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必須注意選用與教學目的和任務相適應并能實現教學目的和任務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將理論與實踐進行必要的結合,才能在具體的要求中進行實踐能力的提升,也只有在科學的教學目標的指引下,才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其次,教師提升個人素質,為教學方法的實施奠定基礎。
教師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優勢,揚長避短,選擇與自己最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千萬不可不顧自己的條件盲目照搬別人成功的教學方法,落得個邯鄲學步,適得其反。作為現代美術教師,需要不斷豐富和改進已有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素質,逐步形成具有明顯個性特征的教學風格。
最后,依據教學物質資源條件教學方法。
教學物質資源狀況對教學方法功能的全面發揮也有相當的制約作用,特別是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充分運用,會進一步地開拓教學方法的功能和適用范圍。教師選擇教學方法時,要在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最大限度地運用和發揮學校教學設備和教學空間條件的功能與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朝梅.農村美術教育的現狀與創新教學方式[J].現代交際,2011(6):150.
[2]李冰吉.美術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研),2011.
[3]劉建新.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提高中學美術教學效果[J].學周刊,2011.
[4]王俊杰.淺談美術教學中表現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研),20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