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跟女人的思維差別非常有趣,好比說,男人不喜歡比自己年齡大的,女人正好相反。但原因卻驚人的相似。
怎么相似呢?就是跟對方一比,自己的優勢如煙望風,頓時瓦解。男人在把自己“厚勢”積累起來以前,對老一派(都叫“老頑固”)都是不服氣的,看不起的,憑什么嘛,“假我二十年必定過你”。所以,我們不聽話、不理會、不承認,必須到老頑固們下臺,新一派站到我們背后,悄悄拋來一輕蔑的小眼神兒,我們跟“老頑固”的戰斗才算結束,勒馬回頭,一臉賊笑看著這群小毛頭。
這就是我們傳統的“青黃相接”,這個接力的方式好不好?你會認為它不民主,不自由,不是兒子老子,就是老子兒子,不開明。可我覺得它挺好。在整個歷史當中,老頑固們大部分“老而不衰”“腐而不朽”,你恨不死他,也罵不死他,你跳腳罵陣,他眼皮都不抬。可當你假裝忘了他,想顯擺的時候,他那老煙桿“啪”一聲扣桌上,仿如天外驚雷,專門劈你。
我贊成老頑固們把守自己的勞動成果。這是他們在行業歷史和人類歷史中的意義所在。老頑固們以前也可能是激進派,今天的一切成績都是他們跟前輩過手交接,一手爭取到的。人的命力實在有限,有了成績,先守住它,而不是像黃巢一樣,打了大半個中國,最后連自己的一塊根據地都沒有,這是老頑固們值得欣賞的地方。
老頑固陸賈,跟高帝劉邦講了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天下)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 ”守業之難,不是打天下那樣一路打打打就可以完成的。換句話說,成績得來以后,守住它更為要緊,更為艱難,容不得打折和討價還價。
所以,兒子輩出來,也別想輕輕松松就把這成果“繼承”了去。文化不是足球,誰都可以踢兩腳。有本事就搶嘛,跑不過他,搶不過來,你繼承了有什么用?打天下都難,守天下多半會埋下劣根。
文化傳承嚴肅不嚴肅?很嚴肅!但我們心態可以放松一點,大氣一點,開明一點,容許,甚至鼓勵老一派的知識分子和藝人擺一點譜,把關把牢一點。傳承兩代人,一學一教,一攻一守,不保留,不放水,功德圓滿,兩生歡喜。
優秀的文化成績,老頑固年輕時爭取它,老來守住它,保護它,為它再和年輕人干最后一仗,實在可愛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