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里埃斯科珍藏重要中國瓷器
佳士得今年秋拍呈獻24件英國里埃斯科珍藏重要中國瓷器,該批珍藏以明代瓷器為主,亦涵蓋清代瓷器及早期單色瓷,每件藏品皆來源有序,是拍場上難得一見的佳作。作為一名企業家,里埃斯科(1877-1964)對中國瓷器孜孜以求。這批珍品由他花費了近30年的心血搜集而成,他更親自為其編制圖錄。倫敦克羅伊登市議會于1964年購入里埃斯科當時位于倫敦南部阿丁頓區(Addington)的住所Heathfield House及毗鄰的土地,該批珍藏亦隨之納入倫敦克羅伊登市名下。里埃斯科珍藏品共有230件,此次拍賣將推出其中24件精品,拍賣收益將悉數投入克羅伊登市的文化基礎設施。在香港拍賣之前,這批珍品將于香港、倫敦和臺北巡回展出,總估價逾1.13億港幣,合1,400萬美元。里埃斯科珍藏中其余206件年代橫跨新石器時代至19世紀的瓷器,將繼續存放于克羅伊登鐘樓(Croydon Clocktower)的里埃斯科展廳(Riesco Gallery),供公眾免費欣賞。
繽采御瓷 美國精粹收藏珍品
而在“繽采御瓷:美國精粹收藏珍品”專場中。拍賣的14件御瓷燒造于明初至清中葉,均為明清單色瓷及斗彩、粉彩及礬紅彩器之菁華,總估價逾5,500萬港元。
拍品之中,最為矚目的是一件印六字篆書款的清乾隆蘋果綠釉凸雕蒼龍教子燈籠尊。此尊除了器形敦碩,裝飾手法亦獨具匠心,環繞器身的五爪龍紋更是威猛生動,使人肅然起敬。浮雕的五爪龍紋,常用于象征天子威儀、皇權至尊。尤須一提的是,此器雕工無比精湛。雕琢者妙用淺浮雕來營造多重構圖,除了層次分明,器上各紋飾也交相輝映,手法渾然天成,龍紋亦栩栩如生。紋飾刀法利落,細節絕不茍率。尊身素胎上滿掛綠釉,色澤深沉含蓄,觀之美不勝收,且進一步彰顯了優美流暢的器形。這一特點在精雕細琢的龍身尤為明顯,只見其鱗片細部一絲不茍、纖毫畢現,使得環繞瓶身的蒼龍教子圖更顯得活靈活現、莊嚴氣派。
拍品中的明永樂甜白釉暗花榴開百子玉壺春瓶也是亮點之一。永樂時期的白瓷工藝漸臻成熟,當時的作品除了胎質瑩白致密,釉色更如凝脂積雪,故有“甜白”之譽。永樂朝的玉壺春瓶以造型優雅見稱,被奉為同類器物的圭臬之作, 這件作品器形秀美、規整和諧,堪稱玉壺春瓶中的絕色。永樂白瓷工藝爐火純青,極可能是因為皇帝對白瓷情有獨鐘。據載,西域回回國王曾于永樂四年進貢一件玉盌,永樂帝雖賜以賞金,但卻奉還原盌,并曰:“朕朝夕所用中國磁器,潔素瑩然,甚適于心,不必此也。”此件拍品釉色瑩白,并飾以花果累累的折枝石榴,寓意吉祥,對永樂皇帝而言,自是愛不釋手。熟透的石榴籽實外露,喻“榴開百籽”或“千子同膜”,寄托了多子多福的愿望。
書六字楷書款的清康熙青花釉里紅折枝花卉紋水盂亦是點睛之作。康熙皇帝對陶瓷工藝深感興趣,登基后銳意振興景德鎮官窯的制作。時至公元1670年代,陶工不但掌握好銅紅釉的呈色技術,更能以細致的筆觸表現紋飾,線條清晰,顏色深刻。值得一提的是,燒造釉里紅器極為艱難,窯內的溫度、氣氛及空氣流動皆須拿捏得絲毫不差,而著色所用的銅料亦須精心調配。本拍品最突出的是其細致生動的花卉圖案,所用銅紅料發色艷麗純正,乍眼看來,頗具豇豆紅釉的神韻。
拍品中有一對書六字篆書款的清道光礬紅彩龍鳳呈祥蓋罐。此作的礬紅彩紋飾深淺不一,若干細節用描金點畫,觀之富麗多姿,極具畫龍點睛之效。更難能可貴的是,它保存了原裝罐蓋,且同樣飾以龍鳳紋。這類龍鳳紋被視為帝后的化身,龍鳳呈祥則喻意宮室和諧。由此看來,這對精美的蓋罐很可能是為慶賀皇家大婚而燒造的宮廷用器。
焦點拍品尚有數件珍稀的清代御瓷,其中之一是一對清乾隆黃地粉彩蓮紋鏤空折沿大盤。此作源自美國收藏家戴維斯(Samuel C. Davis, 1871-1940)舊藏,器身滿施各色嬌艷的粉彩,鏤雕折沿的設計更是珍罕之至。這次是具乾隆款的同類黃地粉彩盤首度在拍場亮相。除此之外,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亦堪稱點睛之作。此器造型比例恰到好處,胎體敦碩,豐肩短頸,瓶身繪折枝四季花、瑞果紋各3組,青花發色清麗。
此次拍賣的壓軸之作是一件清康熙青花萬壽尊。此尊高 76.7 公分,氣度軒昂,胎質堅密,造型端莊大氣。此器通體用青花書9,999個“壽”字和1個“萬”字,喻指“萬壽無疆”。學者普遍認為,萬壽尊是康熙帝或其皇祖母孝莊太皇太后的壽禮。在已知傳世品當中,有3件近似例子見于博物館珍藏,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及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