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收藏是進行文化實踐的一種重要形式。收藏中的“自我”比心理學理論中的“自我”更具有重要性。提到藝術,會滋生許多問題。諸如博物館是否能作為收藏體系與訪客的價值交換的縮影;那么策展人的作用呢?收藏家通過藏品所展現的價值是否會與展覽的初衷相違背?
歷史是如何為藝術品定價的?收藏家如何衡量一幅作品的價值?收藏家可能會向拍賣行或另一個付錢少卻有強大議價能力的人屈服。
藝術顧問是屈指可數的內幕人士,他們懂得在不斷擴大的藝術世界中找到方向。如何判斷市場上的差異?最嚴肅的收藏家通常與藝術顧問合作,后者則同畫廊和拍賣公司保持緊密的關系。
曾經只需挑選一件完美的繪畫或雕塑,如今已被看作是一種投資。理論及實用并重。頂尖收藏家可以同美術館媲美競購那些藝術大師的杰作,而藝術中間商們則乘坐直升機來往于各國的藝博會之間。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取得成功需要門路及審美;更重要的是時機,而不是品味。精英藝術顧問的工作就是要為客戶提供服務,當下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是如此。
藝術的風潮刺激藝術品交易。拍賣公司的火熱現象是銷售藝術的一種途徑,他們用視覺化的方式刺激價格的增長。今天,審美判斷和市場位置漸漸合二為一。作品的藝術表現和經濟價值往往也交織在一起。藝術顧問會將這二者的關系理順。很少有收藏家可以準確的定位單個藝術家的最佳作品。頂級畫展出現時,會有豐富經驗的顧問與畫廊間歇性地合作,為客戶挑選最好的作品。它可以是某個藝術新星的發現展、某個國家級博物館展覽或個人收藏的文化精品展。
私人收藏通常會傾向于個人品味,非機構選擇。觀看藏品時會感覺個人風格強烈,而不是藏品來源無數。資深顧問能夠幫助那些即便已經非常懂行的收藏家,整合他們的藝術品味、并統一收藏主題。一些收藏家關心社會問題,另外的則傾向于觀念藝術或本地新興藝術家。
新收藏者可能會覺得畫廊主和拍賣公司專家知曉的同藝術顧問一樣多,因為他們擁有知識淵博的工作人員和專家。一些收藏家可能也覺得藝術中間商同藝術顧問一樣會參加各大藝博會。全球的藝博會轉一圈下來,就像王子去外交一樣盡快成熟。藝術成為一種可交易的商品在全球范圍內重新分配。它已經與所處的環境脫離并在不同的地點之間轉移。藝術作品越優秀,他就被轉移地越頻繁。例如,歷史上英國人需要最容易攜帶的藝術作品,那就是油畫。
需要將目光超出畫廊主和拍賣公司專家的一個明顯原因,是他們要推廣那些他們可以掌握的藝術作品。然而,獨立藝術顧問總是把客戶的需求排在首位并提供公正的意見。這將使收藏家的意圖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顯現。藏品不是沖動的載體,而是收集的意義、價值及對象,如何使用它們,或不使用,以及使用它們的方式。
利益沖突是可能發生的。收藏家應該直接問他的藝術顧問是否在代理藝術家或銷售及轉賣他的作品。還有一種敏感的情況,即同一藝術顧問為兩個具有相同興趣的客戶服務時,他會優先服務哪一個?稀有的資源和知識就是權力。藝術圈里稀有的資源有著不同方面,例如年齡、自身的稀有性(如皇冠上的寶石)和過人的智力。藝術顧問應試圖避免這種情況,因為區分興趣相同的客戶所需要的不同形式的作品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市場值是有賴這方面的知識的。對藝術作品的知識產權的稀有能夠增加其重要性,隨著被研究對象的知識的增加,對這個藝術作品的欲望就會增加,最終知識可以促成收購作品。
身為策展人、教育家及藝術顧問的Althea Viafora-Kress,曾組織過百場展覽,引薦了如Mattew Barney、Christian Marclay等新生代藝術家。Althea Viafora-Kress于1986年創立了紐約Althea Viafora畫廊后,策劃了一系列地景藝術和觀念藝術的主題展覽,包括Robert Smithson、Mel Bochner等藝術家。
她于2000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的美術學士學位,向重要收藏機構提供專業的策展和財務建議,包括杜克信托基金和Peter Jay Sharp私人收藏。從2007-2010年,她是Art Dubai中東、北非和南亞(MENASA)區域的國際藝術顧問。她也曾是MOMA PS1’電臺節目《收藏家論壇》的主持兼制作人并擔任文化評論。
在擔任香港藝術門畫廊國際總監之前,Althea Viafora-Kress是紐約HauserWirth畫廊的銷售副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