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簡介
當代藝術可以追溯到一戰時期,即后現代藝術的達達主義,著名的倡導者是從法國移居美國的馬塞爾·杜尚。當代藝術的具體定位很難,主要開始于1960年代,如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并延伸到今天各式各樣的創作,有數不清的門派。當代藝術的興起,也是英美替代法國成為藝術世界的主流的開始,藝術的重心也隨經濟而轉移。
這一運動大致包括50來個潮流,其中有名的如1960年代的概念藝術和極簡藝術,1970年代的超寫實藝術和行為藝術(1950年代時已有),1980年代的自由創作,1990年代的數字藝術,到后來還有多媒體藝術、生化藝術以及眾多無法歸類的創作。
當代藝術的明星中確實有些是才華非凡的藝術家,也有些是因為拍賣紀錄的不斷創新而倍受市場的追捧。許多名家都是眾所周知:弗朗西斯·培根、安迪·沃霍爾、杰克遜·波洛克、讓-米歇爾·巴斯奎特、達明安·赫斯特。
市場分析
當代藝術市場在2012年的平均價格為18,858歐元,前5%的高端市場為13,930,749歐元,將近739倍的差距(總體市場的平均價和高端作品價的差距是169倍)。由此可見,此專區的普通作品和明星作品在價格上的差距之大!
另一個讓人驚異的數據是當代藝術市場這個專區的流動性指標只有1.1(從0到5,即流動性少到高),流動值低于整體藝術市場的1.5的平均水平。要知道藝術市場的流動性已經遠低于金融等市場。如此看來,普遍上當代作品的轉手買賣并不容易。然而,如果考慮到前5%的高端市場的作品,流動值便大幅上升至3.95。不出所料,他們的拍賣成交率為95.4%,相對專區的平均率61.7%要高出許多。
雖然當代藝術很熱鬧,市場宣揚很大,拍賣也眾多。要注意的是,價格超過100,000歐元的作品數量只占專區的1.9%,其交易金額卻達專區的63%。相比之下,小于2,000歐元的作品數量眾多,占61.8%,而其成交總額僅占專區的1.3%。
許多人可能會詫異地發現,由數據顯明,當代藝術這個專區并不是藝術市場的主導者,因為在2012年它的市場交易額僅占總市場的14.85%,交易數量占9.54%。從這點而言,當代藝術還是低于作為主導地位的印象派和現代藝術,它在2012年的市場交易額占總市場的31.16%。當然,如果按購買意愿這個指標來看,當代藝術是最時尚的,有42.7% 的購買意向。
在投資方面,這個專區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它是相對不穩定的(波動值為3.9分,總分為5)。收藏者的購買意向率很高,有33%的人在購買動機中以喜好為主, 另外一個主要動機是處于地位的顯示。
專家建議
只有歷史才能大浪淘金。有人比喻投資當代藝術如創建公司,三分之一的會破產,大多數的公司很平庸,只有極少數能出類拔萃。由于總體上缺乏足夠的因素和時間來辨別真正有才華的藝術家,僅僅是投機性的買賣是不理性的。誰會是明日的畢加索 ?一定程度上,如今當代藝術的市場也受資金操控,美國的一些億萬富翁就捧出不少本地的當代藝術巨星。藝術市場與金融市場的彼此影響將會越來越大,那么藝術作品真正的價值以何衡量?在美國次信貸危機后,當代藝術市場的價值跌破近30%,可見其風險。風險也來源于投機!
當代藝術品的價值還有待于歷史來斷定,看它的創新,它所屬或之后影響到的社會價值、歷史價值、人文價值等等。總之,當代藝術的投資建議沒有可以依定的準則,還是一句話,出于喜好并在符合自我經濟實力的基礎上去購買。當代藝術的兩個優勢是:其一很少有偽品;其二是能夠與在世的藝術家直接進行交流,這也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