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稅區的“保”與“免”
保稅區
亦稱保稅倉庫區。運入保稅區的貨物可以進行儲存、改裝、分類、混合、展覽,以及加工制造,但必須處于海關監管范圍內。我國的保稅區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海關實施特殊監管的經濟區域,是我國目前開放度和自由度最大的經濟區域。
文化保稅區
嚴格意義上講,文化保稅區并不是獨立的區域,它是在國家批準的保稅區內單獨開辟的一個專門從事文化相關產品進出口的區域,可以說是保稅“園中園”。保稅區內的藝術品交易中心可提供藝術品快速通關、保稅倉儲、保稅展示、外匯留存等服務。現在我國有3個文化保稅區,分別位于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上海外高橋保稅和廈門象嶼保稅區內。
藝術品入關:6%關稅+17%增值稅
假設一件價值100萬元人民幣的藝術品入關,運費和保險費共10萬
關稅:(100萬+10萬)×6%=6.6萬
增值稅:(100萬+10萬+6.6萬)×17%=19.8萬
保守估計,一件價值人民幣100萬的藝術品入關,無論交易與否,都需預先納稅26.4萬。
我國免稅區
1990年6月,經中央批準,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第一個保稅區——上海外高橋保稅區。1992年以來,國務院又陸續批準設立了14個保稅區和一個享有保稅區優惠政策的經濟開發區,即天津港、大連、廈門象嶼、廣州、青島、寧波、汕頭等。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中國第10家綜合保稅區,也是中國首家以空港為依托的綜合保稅區。
免證、免稅、保稅
保稅區的功能定位為“保稅倉儲、出口加工、轉口貿易”三大功能,享有“免證、免稅、保稅”政策,實行“境內關外”運作方式。外國商品存入保稅區,不必繳納進口關稅,尚可自由出口,只需交納存儲費和少量費用,但如果要進入關境則需交納關稅。
各國藝術品稅收政策
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新西蘭、韓國、俄羅斯及中國香港與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品進口關稅均為零,無增值稅和其他稅費。各個國家和地區也多對藝術品有稅收優惠。例如英國對藝術品只加征5%的進口環節增值稅;德國最優惠,增值稅稅率為7%;中國臺灣、日本征收5%的營業稅或消費稅;新加坡的稅率為7%。
理想和現實有多遠
眾望所歸
一家拍賣公司,假如從海外征集上千萬的藝術品,一入關就要預繳6%的關稅和17%的增值稅,而23%的稅費只是最保守的估計,所以拍賣還未開始,就需要預留出起碼幾百萬的資金,這還不算通關所花費的申報時間。
一家到海外參展的畫廊,除了為期15天的批文,運輸藝術品出關要先預付40%的押金。按照正常流程,畫廊如果要在海外銷售作品,就要把作品先運回國申報,再按照正常出口流程出關。
于是,從關稅和復雜的審批程序就衍生出了各種問題:比如以個人的名義攜帶藝術品入關,比如將稅費轉嫁到作品的價格上,比如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查稅風波。
反觀和大陸只隔著一條河的香港,沒有關稅,沒有繁瑣的手續,世界老牌拍賣公司蘇富比、佳士得都選擇在香港成立分部。2012年,中國大陸拍賣公司嘉德、保利也紛紛進軍香港。對于大陸的藏家來說,去香港也只是坐幾個小時的飛機而已。現在,香港已成為繼紐約、倫敦之后第三大拍賣市場。
而“文化保稅區”這一新名詞的出現,又將大家的注意力轉回大陸。其實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就已經設立保稅區,在保稅區內實行“免證、免稅、保稅”等優惠政策,只不過從來沒有對文化產品貿易開辟專門的區域。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進出口貿易日漸頻繁,但是相關配套設施和政策卻依然跟不上飛快的發展速度,所以,文化保稅區的建設可謂是眾望所歸。
于是,文化保稅區的出現令各方躍躍欲。去年,蘇富比和歌華成立合資公司,并在大陸進行了象征性的首拍,雖然這次不屬于保稅拍賣的范疇,但是試水大陸市場的意圖明顯。繼蘇富比之后,佳士得也在在上海成立獨資分公司。這標志著外國拍賣公司準備與中國本土拍賣公司同臺競爭。而華辰在廈門舉辦的首次保稅拍賣,則將保稅拍賣推進到實際操作的階段。不難想象,有一天國內外的拍賣公司將會通過保稅區這個平臺共分一杯羹。
從實際作用上看,保稅區對“稅”所起的作用可以說微乎其微,它主要還是一個專業的、和國際接軌的服務性質的平臺,覆蓋到包括藝術品對外貿易在內的整個文化產業。現在,我國已有的3個文化保稅區處在起步階段,北京、上海和廈門這3個城市又因各自情況不同,發展方向也不盡相同。至此,文化保稅區的大致輪廓逐漸清晰起來。
北京 大體量才有大發展
在天竺保稅區,一切方興未艾。
2012年3月,由國家文化部和北京市共同建設的國家級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在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揭牌,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與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合作,計劃投資50億元,在天竺綜合保稅區內以“園中園”的形式建立的“文化保稅專區”——北京國際文化貿易服務中心。按照規劃,保稅區將分為3個部分,一是國際文化企業聚集區,占地在6萬平米左右;二是國際文化展覽展示中心,占地5萬平方米;第三是倉儲物流區,占地8萬平方米。
從成立至今,保稅區的園區建設還在進行中,首先是歌華的企業總部,未來會陸續有相關文化企業入駐28個企業獨棟,其中大部分企業會與歌華集團有股份關聯。據悉,在倉儲業務方面,歌華文化與瑞士歐亞投資公司聯合成立合資公司,主要由瑞士方面投資負責日常運營;此外,歌華還將會和文物局、意大利羅馬修復學院聯合成立一個“藝術品鑒定修復中心”。而已經開始運作的,則是歌華集團和香港蘇富比成立的合資公司蘇富比(北京)拍賣有限公司,其中歌華占了20%的股份。
北京歌華美術公司總經理王昱東表示,歌華希望通過合資的方式,通過董事會和現在企業管理制度,充分發揮股東方的資源優勢,按照企業正規方式去運營。而合資模式的關鍵不在于歌華絕對控股,根本目的在于引進國外資源和先進的機制。
保稅區的性質決定了其很大一部分業務要和國際接軌,所以在涉及到藝術品鑒定、評估和修復等方面的業務就要建立一個國際認可的標準和完善的體制。比如,歌華計劃引進歐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應用于未來的藝術品修復業務,在技術標準上和國際接軌,也為藏家建立一個具有公信力的機構,同時也能讓中國的藝術品更順利地走向國際。另一方面,對于試圖在中國發展的國際公司來說,雖然迅速擴張的中國市場很誘人,但是由于體制的不同和行業政策的限制,貿然進入勢必會遭遇水土不服,和歌華合作也有利于其盡快地和大陸市場接軌,相信蘇富比與歌華的合作很大程度也是基于這個因素。
作為文化中心,北京深厚的藝術品資源毋庸置疑,但是和上海外高橋的黃金地理優勢相比,天竺保稅區只能依托空港,因此很難達到大規模的貿易體量。王昱東打了個比方,到一個熱鬧的碼頭上去賣煎餅很容易賣,但是在一個不熱鬧的地方,一個孤零零的煎餅攤沒有用,你得開一個國際最大的煎餅店,這才能吸引大家去買,這也就是歌華的戰略。從基礎設施開始,歌華希望打造的是一個廣闊的平臺,吸引各類文化企業進駐,而未來的重點,并不是單純的藝術品倉儲或展示,而是要把天竺發展成一個藝術品國際貿易口岸。
上海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個保稅區中,上海的優勢可謂得天獨厚,因為外高橋保稅區不僅是全國第一個、也是迄今全國所有保稅區中經濟總量最大的保稅區。2012年,上海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為1,515.6億美元,同比增長17.2%,當之無愧地占據全國首位。
2011年11月,我國首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正式揭牌,身處這樣一個發展如此成熟的貿易口岸,這個聚集了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星空傳媒、亞洲聯創等企業的對外文化基地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作為發展了13年的保稅區,外高橋的倉儲、物流等基礎建設都非常完善,在申報、通關等服務管理方面也經驗豐富,再加上空港一體化的優勢,對很多拍賣公司、畫廊或者其他涉及到藝術品海外業務的企業和機構來說,上海港都是理想的選擇。上海外高橋國際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近期對媒體表示,現階段保稅區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藝術品倉儲展示區已建好,二期的大型藝術品倉庫和三期的外高橋國際藝術島藝術商業地產區開發將會同步進行。現在該公司不但和香格納畫廊等上海本地的機構合作,還和威尼斯雙年展等知名國際藝術展建立了保稅展示、運輸合作協議,另外還與佳士得(中國)以及保利、嘉德等國內外拍賣巨頭建立了拍品征集協議。
說到此前迂回進入內地市場的國際拍賣公司佳士得,今年也終止了和北京永樂的合作,成為首家在中國內地獲得拍賣執照的境外拍賣公司。和國內拍賣公司不同的是,佳士得在征集、拍賣以及外匯結算等方面都會受到外資企業性質的限制,選擇上海,很重要一個原因是考慮到外高橋保稅區成熟的通關通道。
近期,又有一則新聞重大新聞公布:7月份國務院原則通過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這就意味著自貿區內將會先試行人民幣資本項目下開放,并逐步實現自由兌換、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進一步推動離岸金融和國際貿易。到那時,處于自貿區范圍內的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也將直接受益,而且不僅僅是手續便利和保稅那么簡單。顯然,“自由貿易區”這個新名詞比“保稅區”更具吸引力。
廈門 小而精致
今年4月,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在廈門舉行的中國首屆西洋藝術品保稅拍賣會敲響了第一錘,同時也敲響了中國保稅拍賣的第一錘。
據華辰董事長甘學軍介紹,此次選擇廈門正好有一個契機。華辰此前就計劃在廈門發展一個藝術品交易中心的項目,其中涉及到保稅的業務,在和廈門政府部門的溝通中,提到了率先在象嶼保稅區做了一個實驗的構想,廈門方面也表示愿意積極配合,于是就促成了此次拍賣。拍賣結束,全場成交總額974萬元人民幣,其中法國設計師弗朗索瓦·林科設計的一對路易十六風格珍罕鎏金銅腿紫檀面圓桌,以230萬元被一位北京買家買走。
在此次拍賣中,大多數買家來自國內,有來自廈門、泉州、福州、漳州等福建的藏家,也有從北京、山東等地專程趕過來的藏家。成交的拍品有一半留在保稅區,免除了入關必須繳納的關稅和增值稅,放在了華辰投入改建的倉庫中,藏家需交納相對較低的倉儲費用,而保稅區之前現有的倉庫并不具備存儲藝術品的條件。
在遵循基本政策法規的前提下,廈門政府為華辰承諾提供個性化服務,簡化了手續,提高了辦事效率。但是甘學軍也表示,兩個月的籌備過程有些倉促,也處處碰到關卡。此次拍賣,無論對華辰還是廈門海關來說都是頭一次,所以在合作的過程中,協調的時候比較順利,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就會碰到很多如規章、流程這些棘手的問題。有了實戰經驗之后,甘學軍說,要做保稅拍賣的公司一定要熟悉《海關法》、《國際貿易法》這些法律條規,也要對海關的管理規章也有了解,這樣才能減少準備過程中的阻礙。4個月后,華辰已經開始和廈門海關方面開會總結經驗。
雖然從成交額方面來看不盡理想,但甘學軍表示,只要大方向對了,就要去做,因為不實際操作永遠不知道會碰到什么問題,而積累經驗和吸取教訓是最重要的,只有這樣才會有突破。通過此次嘗試,也堅定了華辰在廈門即將開展的藝術品國際交易中心的項目。而這場不成熟的拍賣的意義在于,有人邁出了第一步,也為之后的保稅拍賣開辟了一條新的通道。
此外,廈門雖然遠離北方文化中心,但是它還有一個獨特的優勢,即與臺灣隔海相望。廈門藝術品貿易的繁榮很大程度要歸功于臺灣的收藏家,當年朱德群、趙無極等人的作品以及西洋藝術品最初也是通過臺灣引進大陸。對于臺灣來說,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從環境來說,廈門無疑是最適合的口岸,所以從長遠來看,如果臺灣藝術品交易有向大陸轉移的趨勢,那么廈門還會在這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路要往哪里走
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保稅區的發展歷史也不過區區十余年,而文化保稅的概念也剛剛開始付諸行動,從長遠來看,以保稅區的基本功能為中心,以此可以輻射出很多條道路,從而形成一個覆蓋面廣闊的文化產業鏈。
首先,保稅區從一開始就實現了免證、免稅和保稅,它能為企業提供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一條便利的通道。其實,保稅區的關鍵不在“減”而在“免”,6%的關稅和17%的增值稅不會變,但是手續的簡化以及不必預繳數額龐大的稅費,這些無疑節省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尤其是對于藝術品從海外進入國內市場,無論是出于展示還是銷售目的,這些都可以在保稅區內完成。
所以,作為一個服務性質的平臺,這就要求保稅區在藝術品倉儲、物流和展示等方面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而由于藝術品不同于一般貨物的特殊性質,對基礎設施的要求也更高,而這也是國內3個文化保稅區第一步開始著手解決的。而由此衍生出的藝術品修復、鑒定、保險等服務也必須達到國際標準,因為保稅區更多涉及到對外服務,所以就更加需要和國際接軌的專業人員和專業機構。
其次,進口、出口、轉口和長期的保稅的存儲是保稅區的4個基本功能。由于我國的政策和國情,轉口貿易是在我國保稅區很早就發展起來的業務,后來又發展成大規模的轉口加工。王昱東認為,未來保稅區應該進一步加強文化產品的轉口貿易,因為北京、上海這些城市本身就有巨大的市場,在經濟文化發達的地區進行轉口的成本會降低許多。以香港為例,它不僅僅是發達的自由港,背靠大陸這個龐大的市場也是它相對于新加坡等其他亞洲城市和地區不可比擬的優勢。而如果北京、上海的文化保稅區發展起來以后,亞洲藝術品市場會從香港、新加坡等地直接轉向市場需求龐大的中國大陸,這也將對亞洲藝術市場的格局產生影響。
第三,保稅區所涉及的不僅僅是拍賣或者藝術品進出口,它涉及的是整個文化產業鏈。在藝術品方面,它直接影響到了保稅拍賣、文物回流、藝術品進出口等;除此之外,它還包括了媒體出版、產權交易、數字移動、游戲動漫、演藝娛樂、影視制作、展覽展示、服務貿易、文化交流等主流文化領域,以及相應的專業藝術品倉儲和展示等服務性業務。而每一個版塊都可以做細做精,也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當然,也有人持有質疑態度,擔心文化保稅區會不會逐步成為變相的商業地產項目;而居高不下的關稅和增值稅并沒有減免,對藝術品入關來說實際的意義不大。但是從現在的趨勢來看,文化保稅區并不是某個開發商可以獨立支撐的商業行為,它的出現起初也是由于政府和政策的推動。而即將實行的自由貿易區,也意味著保稅區內金融資本的進一步開放,這些優惠政策對保稅區來說是重要的保障。保稅區由于牽涉范圍廣,勢必要鋪很大一個盤,無論從市場層面還是政策法規方面,需要完善的地方還有很多。所以,現在還不必急著下結論,俗話說得好,路要一步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