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是保戶進行理賠的依據,但有時,保單也會發生一些“不測”,為保戶帶來困擾,這時保險公司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盡可能為保戶提供解決方案。
其中,保戶比較容易遇到的一種情況是,保單因過了繳費期而失效。例如,某人在國外公干了近一年時間,在此期間,他的重疾險保單過了繳費期,但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沒能聯系上他。等他回國后,60天的寬限期已經過了。繳費過了60天,保單是否就會失效呢?
據太平人壽介紹,大部分長期分紅險或重疾險產品都設計了自動墊交保費功能,決定長期繳費的投保人可以選擇這一功能避免保單失效的情況。自動墊繳是保戶由于特殊原因無法繳納續期保費,用保單的現金價值來抵扣后期保費,從而使保單維持在有效狀態的一種功能。
不同保險公司所采用的自動墊交保費功能的形式也各有不同,有的已經直接寫入產品條款;有的則在投保單上載明,需保戶自己勾選,提前約定。
另一種情況是,保險合同已經中止了,保戶才想起來半年前曾發生過一次保險事故,當時沒有及時提出理賠申請,現在還能申請理賠嗎?
事實上,保險合同中止了,并不是說客戶一定不能申請理賠,需要按客戶出險時間及具體情況來判斷。根據《保險法》的相關規定,保險事故在合同有效期內發生,2年或5年內都可申請理賠,其中人壽保險為5年、非人壽保險為2年。
案例1:“自動墊費”解救失效保單
保戶連續4年沒有繳納保費,但是保險公司在其意外身故后仍舊給予理賠——這就是曾經發生在太平人壽上海分公司的一則特殊理賠案。
2010年8月,一位姓杜的女士來到太平人壽上海分公司:“我先生過世了,他生前在你們公司買過保險,我今天是來理賠的。”按照杜女士提供的保單信息,太平人壽柜面服務人員立即在電腦系統里進行查詢,發現該張保單有異常信息——這張保單已經連續四年沒有繳費了。杜女士知道后非常震驚:“天哪,我都不知道沒有繳費,那是不是不能理賠了呢?”
為了確認保單是否有效,服務人員繼續對該保單進行仔細審核。杜女士亡夫陳先生生前投保的是太平人壽“太平豐登”保險,并附加了“壽比南山”保險。2006年,雖然經過多次催繳,但由于種種原因,陳先生一直沒有繳納續期保費。于是,這張保單已進入自動墊繳功能,該保單的現金價值完全可以抵扣欠繳的四年保費。經審核,太平人壽很快決定給付保險金2.5萬元。
案例2:合同預約終止仍有獲賠可能
齊齊哈爾的王先生于2008年1月在太平人壽購買了保額達10萬元的終身壽險,并附加了一份健康保險產品。2010年1月,王先生預約終止了健康保險產品的投保,僅保留終身壽險。在預約終止自己健康保險的4個月前,王先生曾在2009年9月23日因急性闌尾炎住院治療,因為經常外出,他在治療結束后也沒有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直到其健康險合同預約終止將近一年后,王先生才想起要為自己的這次治療申請理賠。
合同已經預約終止近一年了,還能申請理賠嗎?王先生的家人和朋友都勸他沒必要多跑一次:“你的健康險都不保了,保險公司肯定不會給你理賠的!”
但是,當王先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太平人壽咨詢,公司服務人員當即告知:王先生的疾病發生和治療都是在保險合同預約終止之前,也就是說保險事故的發生是在保險合同的有效期內,雖然這份保險已經預約終止了,但仍然是可以申請理賠的。隨后,在提交理賠申請和相關資料的三天后,王先生收到了太平人壽的理賠通知短信,獲得理賠金3000元。 (湯巾整理)